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2025年10月01日 07:46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6周年,恰是风华正茂。本文紧扣“青春中国”这一主题,以历史为经、现实为纬,从信仰传承筑牢道路根基、创新奋斗凝聚前行力量、开放自信拓展世界格局三个维度,阐释中国发展的精神密码与时代动能,旨在凝聚共识、激励担当,号召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复兴征程,以青春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共赴“永远年轻”的青春中国之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历史的车轮驶过第七十六个春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愈发昂扬、愈发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七十六载风雨兼程,七十六载春华秋实,这片古老的土地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历史性变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彰显青春气象的“青春中国”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2025年9月25日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祝福祖国”大花篮。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青春的底色是信仰与传承,中国道路彰显青春活力
一个国家的青春,根植于其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源于其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与旺盛生命力。新中国成立七十六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实现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人类发展史上彪炳史册的奇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高度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不断推进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成功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人民意志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是简单照搬西方模式,也不是固守传统路径,而是在守正中创新,在开放中自主。正是这种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塑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内核与坚定的文化自信,赋予我们在复杂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的底气。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持续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使国家发展始终立于时代潮头,焕发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成为“青春中国”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青春的脉动是创新与奋斗,中国力量迸发青春激情
青春最宝贵的特质是敢于梦想、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今日之中国,正是一个创新活力迸发、奋斗精神昂扬的广阔舞台。从“神舟”问天到“嫦娥”揽月,从“蛟龙”探海到“雪龙”破冰,从“北斗”组网到“天眼”巡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标志着中国正在诸多领域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这股澎湃的创新浪潮,正是青春中国最强劲的脉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青春才华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天地。国家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创新生态,鼓励“从0到1”的原始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挑大梁、担重任,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各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力军。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用新理念激活乡土潜能;产业工人精研技艺,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创业者敢闯敢试,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开疆拓土;在抗疫一线、抢险现场、边防哨位,无数青年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生产一线到开放前沿,亿万人民的接续奋斗,汇聚成不可阻挡的中国力量。创新点燃希望,奋斗成就未来。正是这股澎湃不息的青春脉动,让中国始终充满朝气与活力。
2025年9月25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参加“祝福祖国”活动。新华社发(王彦冰 摄)
——青春的格局是开放与自信,中国胸怀展现青春气度
真正的青春,蕴含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面向未来的远见。新中国成立七十六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余载,中国以愈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从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到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对话与合作机制,再到积极推动全球南南合作,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一系列务实行动,展现了青春中国拥抱世界、共享机遇的真诚意愿与责任担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全球发展失衡、安全恶化、价值冲突、治理困境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旗帜鲜明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相继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理念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界限,秉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与冷战思维,展现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青春气度。与此同时,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更加从容笃定,既虚心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坚定守护自身价值与文明根基,青春中国正以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大国风范。
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复兴伟业,催人奋进。七十六年的辉煌成就已载入史册,更加美好的未来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年一代去开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复兴伟业的时代洪流,激发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弘扬奋进的朝气与开拓的锐气,在劈波斩浪中勇毅前行,在披荆斩棘中开创新局,以奋斗之我、担当之姿,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篇章,让青春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正当时”!
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愿星辰大海,征途璀璨;
愿青春中国,永远年轻!
作者 | 苏平
责编 | 王静静
校对 | 翟婧
审核 | 于川、张凌洁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01/12739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