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图文

从假日中国看经济发展活力——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半程观察

2025年10月06日 09:06

山河壮丽千秋秀,家国团圆一梦融。正值一年国庆中秋假期,人们走出家门,与亲朋好友一起,在“双节”同辉中共逐心中的“诗和远方”。

神州大地,车流如织,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正旺……假期过半,各地假日经济的蓬勃气象,充分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也进一步激发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以文塑旅,拓展人文经济共生之道

金秋时节,国旗飘扬,情怀激荡。

10月1日凌晨4时,天还未亮,北京天安门广场已经人头攒动。清晨时分,12.1万人屏息望向旗杆高处,期待着共同见证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

华灯映照着一张张脸庞。27岁的陶卜凡,9月3日以受阅民兵的身份来到长安街,今天以观众身份见证升旗仪式:“我期待能在晨光里,向着国旗献上一份属于中国人的深情告白。”

假期里,爱国的豪情与出游的热情融合叠加,如同有力的引擎,驱动着人文经济的齿轮加速运转。

广场南侧的北京坊,售卖着国旗、爱国主题T恤的小店热闹非凡,这些小小的商品承载着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也成为节日经济中亮眼的元素;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取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轮番补货,人们穿着汉服、梳着发髻漫步于承载着博大文明的精品文物间;不远处的餐馆里,座无虚席,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一边品尝着地道美食,一边兴奋地交流着来北京旅游的感受……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涌动着家国情、中国风、文化味的假期生活不断印证,文化是驱动消费、赋能经济的关键要素。

在四川乐山市,海拔3079米的峨眉山金顶,一场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为旅途增添意义。伴着晨光,一架无人机悬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金顶上空缓缓升起。游客们举起手中的红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现场气氛热烈感人。

河北唐山市,“歌唱祖国·唐山南湖广场音乐会”从10月2日持续至4日,歌唱家同观众们一起用歌声传递对祖国的祝福。唐山投控(文旅)集团文旅演出公司董事长温超介绍,音乐会每晚向公众免费开放,在节日期间为市民游客奉上高水准的文化盛宴。

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一个个动人的瞬间、一张张欢乐的笑脸,生动反映出人文经济学投资于人、惠及于民的追求——发展要以人的需求为导向,让社会经济的发展化作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

放眼全国,这个假期,各地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1.2万场。“文旅+科技”“文旅+工业”“文旅+演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验度高的文旅活动,更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成为人们争相拍照留念的网红打卡地;山东无棣古城中人们与身着古装的演员载歌载舞,共赏齐鲁文化;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各地游客重温长征岁月、致敬革命先辈……

行万里路,铸家国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相促进,释放出强大的发展动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人文与经济双向奔赴中焕发出更加持久的发展活力。

城乡一体,厚植中国经济发展势能

10月2日,贵州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镇五里村科力寨观景台迎来旅游高峰,来自全国多地的游客汇聚于此,只为一睹花江峡谷大桥风采,感受自然与工程交织的震撼之美。

镜头向东,沉浸式园林实景音乐剧《耋戏生》正在上海董家渡会馆街的商船会馆中上演,观众可以选择“商会代表”“戏班代表”两个不同身份,跟随剧中角色穿梭于商船会馆的天井、内宅、戏台等实景空间。

这个假期,从城市商圈到乡村民宿,从景区打卡到田园体验,不同时空的消费场景折射当前城乡发展格局的深刻变迁,假日经济的触角正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为中国经济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能。

交通网络的完善为这种互动提供了硬件支撑。高铁、高速路网已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小时圈”的构建缩短了城乡时空距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城乡之间不再是割裂的生产与消费单元,而是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紧密联结的统一市场。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半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出行人数约12.43亿人次,日均值超过3.1亿人次。公路、铁路、水路、民航各类运输方式的人员流动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整体旅客运输态势稳中向好。

出游的热情,在假期的欢乐时光中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长活力,为城乡一体融合、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庆中秋佳节,江西龙南市杨村镇太平堡“村BA”激情启幕。赛场内外人声鼎沸,市民游客争相围拢观赛打卡,这场充满乡土气息的篮球赛,成为龙南假日里最具活力的文体风景线。

“假期前就听说这里要举办‘村BA’,我们一路从厦门自驾过来,看球赛的同时欣赏这里的中秋美景,更有别样的假日氛围!”厦门游客刘女士说。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扩大内需是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战略基点。假日经济所展现的城乡消费联动,正是内需潜力释放的生动缩影。它表明,中国经济的韧性不仅存在于城市的人声鼎沸中,也蕴藏在县域的烟火气、乡村的绿水青山中。

去哪儿数据显示,四川九寨沟、新疆布尔津等县城成为秋景“天花板”;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湖州、南通、桂林、扬州等成为游客们探访的热门城市,多家10年及以上市井老店客流量增幅超300%。

假日经济就像一扇窗口,展现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风景线。当城市与乡村在发展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国经济必将释放出更广阔深厚的发展势能。

政策显效,激活中国大市场更大动能

上午故宫看展、下午海河游船、晚上长城夜游。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包含景区、住宿、线路等信息的“乐游京津冀一码通”,让更多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合适的行程,京津冀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打通,人们畅游三地更加便捷。

“一码通三地”的背后,折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日臻完善。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促进各类要素流通顺畅,为假期市场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供需升级,政策加力。从中央到地方有针对性地打出组合拳,进一步激发国内大市场的蓬勃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今年1至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河南分四轮发放1.1亿元通用消费券,覆盖百货、餐饮、酒店、文旅等多个领域,本地与外地游客均可申领使用;

安徽推出覆盖酒店、景区的“信用游”,游客凭借信用就可以0元预订景区门票、酒店,“先游玩后支付”,因故无法出行还能直接取消退订,大幅提升出行便利度;

天津各金融机构开展各具特色的消费金融活动,叠加惠民措施,助力假日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更得益于在供与需的良性互动中点亮新场景、拓展新应用。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由科大讯飞研发的“星火伴游”AI智慧导览平台在安徽名人馆上线试运行,“即问即答”的交互模式让历史与文化成为可对话、可感知的鲜活存在;在上海徐汇西岸梦中心,3000平方米的裸眼3D穹顶投影秀让观众们直呼惊艳;去哪儿旅行推出“AI行程规划助手”,可通过个性化标签量身定制出“懂你”的行程……

开放包容,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以广迎四方宾客的胸怀,吸引世界各地的目光。

在山西大同品味古城的历史悠久,在贵州“中国天眼”感受大国科技的魅力……来自国家移民局的数据预测,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在深度游中感受东方风韵。

假期过半,旅途仍在继续。假日经济升腾的活力,透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也映照出中国经济令人期待的美好未来。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06/12742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