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时政

天下德园

2025年10月10日 16:47

半边城,半边山。城是五彩斑斓的喧闹与繁华,山是绿色葳蕤的宁静和庄严。城与山之间,是清澈的嘉陵江水,江水把它们紧紧相连。

走进四川仪陇,你会有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发现,这里有和其他景区不一样的文化景致。有的地方打造“福文化”,有的地方打造“寿文化”,仪陇人则全心全意地打造独特的“德文化”。当地人以“德”为荣,痴迷地解读一个“德”字,并把“德”作为生活、工作以及走向社会的准则。“德”已经铸进了仪陇人的灵魂。

在仪陇新城,一座“仪山嘉水,德韵流芳”的德园,就诠释出仪陇人以德为本真、以德行天下的朴素民风和奋斗情怀。

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明亮纯洁而真诚。仪陇人说,那是先哲们的眼睛。期冀绵绵,祝愿满满,德仪严严,都在那些眼睛里,那些眼睛规范着仪陇人的一言一行。

一条“德”字长廊,把从甲骨文时代至今上百种风格的“德”字全部书写于长廊上。不同风格的“德”字由不同时代的仁人志士书写。这些“德”字所蕴含的风格,无不彰显出书写者厚德载物、忧国忧民的情怀。

德园的“德”字长廊里,每一个“德”字都令人震撼。百余位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为了国家强大而以身许国的科学家们,他们的雕像矗立在步道两侧,践行了中国人的“德智”“德勇”精神。

德园以红色教育为主题,同时兼顾国学传承、健身锻炼、休闲游赏与修身养性等功能,园内有广场、书院、剧场、艺术馆等场所。仪陇人除了提出《有礼十二条》,还把爱情婚姻归纳为七步:一步相识,二步相知,三步相惜,四步相爱,五步相守,六步相随,七步白头。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仪陇人用“德”来诠释和谐价值观,把温馨提示送给每一个来德园休闲的人。孩童的纯真、青年的活力、老年的风范,尽在德园。

在仪陇,很多孩子都会背诵有关“德”的成语或诗词。孩子们学说话的时候,父母都会教育他们“德性”“德行”“德兴”,以“德”塑性、有“德”行远、大“德”兴业,有“德”才有“得”。

爱好书法的人,都会写几种不同体的“德”字,还会说出“德”初始是由“行”和“直”构成,强调正道直行;后又加上了眼睛,表示目不斜视,行为要正,目光要正,才是有“德”;“心”字底,代表只有行为正、目光正、心正,才会成为高尚的、有道德的人。

最近几十年来,自豪的仪陇人对“德”字又有了精辟的新注解。字右侧是14亿多人民一条心,左侧的“双人”是仪陇籍的朱德元帅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他们以胸怀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品德,擎起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成为全中国人民的榜样和楷模。以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榜样,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在仪陇的每一天,都会在晨光熹微之时,到德园去散步。莫道君行早,早就有很多人在德园健身了。有漫步慢跑的,有舞扇舞剑的,有练拳习武的,还有孩子在看那些英雄人物故事。

我停下脚步,和一位穿绿色工装的园林工人聊了起来。他是仪陇秋垭乡农村的,儿子在巴中打拼,女儿毕业后在重庆工作。儿子给他们老两口在县城里买了120平方米的大房子,让他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们也主动承担起照看孙子孙女的责任。孙辈上学后,老两口来当了园林工人。

政府考虑到有些工人的实际情况,允许他们把一天8小时的工作变成四等份来做。每天早上4点半至6点半到园里清扫卫生,6点半后回家送孩子上学;8点至10点回园里负责草坪树木修剪,10点后去学校接孩子回家吃午饭;下午4点至6点再回园里为草坪花木浇水,6点后去学校接孩子回家;7点至9点再回园里打扫卫生。

我第一次听说,工作还可以这样安排,既兼顾了家中的孩子,又不耽误工作,还避开了中午的高温酷暑。不用接送孙子孙女的,可以直接在上午工作4个小时,下午工作4个小时,同样避开中午的高温。

政为民生,事为民谋。这不是政府的大德吗?

问及他的姓氏,他说姓张。我说是不是和张思德一个家族的同姓啊?他说不是,张思德是思德乡的,他们秋垭乡并入思德乡后改成了思德镇。不过他很自豪地说,“他屋头的”(老伴)姓朱,是马鞍镇的,和朱德是一个宗族。说起“他屋头的”,他还有些话说,朱老总回仪陇时,“他屋头的”小时还见过朱老总呢。朱老总老家马鞍镇现在有了高铁站,老张的儿女每次都在马鞍站乘高铁。

那一刻,在朝霞满天的晨光中,我看到了这个园林工人身上闪耀着迷人的中国红,那是对现在生活感到知足的颜色。

也许是园林工人老张的情绪感染了我,我在德园的脚步也变得轻盈。晨风微微,晨光熹熹,晨水清清,德入心脾。朦胧的远山像德高望重的宽厚长者,近处清晰的大树像德达天下的青年才俊,灵动的花草正是德芳四邻的聪慧少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天光云影,湖光山色,尽显草木葳蕤。猛然间,我发现,山已在湖中,城已在湖中。盛夏时节,湖中已是荷叶田田、荷花灿灿、荷香阵阵,粉色、白色、红色、黄色的花苞高洁挺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荷之美不正是“德”之美吗?

那一日,我在德园里沉思良久。“德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让我们的国家成为注重道德、讲究美德、成就品德的礼仪之邦。除了“德文化”,还有“善文化”“和文化”……

我对仪陇这个西部小城情有独钟。不是因为它是我故乡的近邻,而是因为这个一生也读不尽的“德”字。

游人渐渐多了。从他们的口音里可以听出,一些是仪陇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游客。随意问几个游人,他们也被“两德故里”所吸引,来品味“德乡”之深厚底蕴。

原来,德园不是仪陇人的德园,是天下人的德园。

(作者:谭国伦,系中国作协会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10/12745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