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第138届广交会:以“三向”之力绘就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年10月13日 13:20

据新华社10月10日消息: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商务部10月10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志华介绍,本届广交会在助力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上都有新亮点、新体现。

第138届广交会将以15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7.46万个展位、超3.2万家参展企业的历史规模,于10月15日在羊城启幕。这场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盛会,已提前释放出“向新”“向智”“向绿”的鲜明信号,预示着中国外贸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创新突破与责任担当。从即将亮相的35.3万件智能产品,到计划采用的“蓝牙+北斗+5G”智慧导航网络,再到预计占比47%的绿色低碳首发新品,广交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未来舞台,更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前瞻缩影,正通过企业能级跃升、技术场景革新、全球生态协同三重维度,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力量。

创新引领:优质企业与新品矩阵构筑外贸“向新”内核。在即将启幕的广交会展台上,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与单项冠军企业将首次突破1万家,占出口展企业总数的34%,这些带着自主创新基因的市场主体,将携100万件近一年研发新品、110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80万件广交会首展产品组成“硬核”阵容,重构全球对“中国制造”的认知。首次设立的智慧医疗专区,将吸引47家企业带来手术机器人、智能监测设备,展现中国医疗科技的突破方向;持续设置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也将迎来46家行业领先企业,展出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前沿产品,勾勒智能时代的产业图景。正如商务部所言,广交会将成为企业展示研发能力的“黄金舞台”——当3600家首秀企业与超3.2万家参展商形成创新矩阵,当35.3万件智能产品集中登场,中国外贸将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优势,而是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在全球价值链中加速向中高端攀升。

智能赋能:技术场景与服务升级激活外贸“向智”动能。面对55个展区、460万件展品的庞大规模,广交会将用“蓝牙+北斗+5G”技术破解“找展位难”的痛点,在10个展厅试点展位级导航,配合AI逛展、智能指路功能实现“一键导航”的精准对接。升级后的广交会APP将拓展至24项功能,新增短视频筛选、产品图册下载模块,结合智能推荐算法,把“人找货”的传统模式升级为“货找人”的智慧交互。这种技术赋能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240家贸易服务机构将现场提供金融保险、物流仓储全链条服务,600场新品发布会与13场主题论坛将搭建知识分享网络,共同构建“技术+服务”的智能生态。据预登记数据,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美总商会等144家工商机构将组团参会,20.7万名采购商已完成预登记,技术创新正重塑国际贸易的连接效率,让广交会成为全球采购商体验“中国智慧”的前沿窗口。

绿色共赢:全球网络与政策支持擘画外贸“向绿”未来。据展前规划,本届广交会首发新品中,47%将体现绿色低碳理念,31%将使用创新环保材料,彰显中国外贸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响应。这种“向绿”发展不仅源于企业自觉,更依托广交会搭建的全球合作网络——目前全球合作伙伴已增至227家,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欧盟、美国采购商预登记数量环比均有明显增长,形成多元开放的绿色贸易生态圈。与此同时,展会将延续助企惠企政策:为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对乡村振兴等展区全免参展费用,预计超5000家企业首次享受优惠;首次举办的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活动,将设置3000平方米对接专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为绿色产品开拓双循环市场。当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商会等采购团带着需求而来,当9场“贸易之桥”供采对接活动促成绿色技术合作,广交会将用政策温度与市场广度,证明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中国与全球经济共赢的必答题。

从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的万商云集,到如今以“三向”之力领航外贸新征程,这场持续68年的贸易盛会,始终与中国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广交会不仅是中国外贸的“未来会客厅”,更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器”。在不确定性加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它以企业为笔、技术为墨、绿色为纸,正提前书写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也为全球贸易注入穿透迷雾的信心与力量。

作者:黄宗跃

责编:王灿熙(实习生)

校对:吴成玲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13/12745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