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文化
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着力点
2025年10月14日 14:28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部署,要求针对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创新丰富了廉洁文化内涵,通过理想信念固本培元、凝魂聚气,在全社会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面向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将廉洁理念更深融入制度建设与社会治理,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更坚实的文化支撑。
深刻领会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廉洁文化被赋予更加深厚、更具时代特色的内涵。
回顾过往,“廉洁文化”往往与“廉洁政治”紧密相关,主要指的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主要指公职人员、公职行为和公权力行使领域。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使清风正气得到弘扬”。廉洁文化内涵有了极大扩展,涵育了社会文化、家庭美德、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触及每一位社会成员。
廉洁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从历史中走来又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焕发出蓬勃生命力。廉洁文化根植于中华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铸就廉洁文化的“根”与“魂”。新时代廉洁文化深入挖掘并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强化了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的意识,培养了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念,涵养了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新时代廉洁文化赓续革命文化中的红色血脉,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淬炼身心、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廉洁文化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一代代共产党人自觉传承廉洁从政要求,为政清廉、秉公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更是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廉洁思想的时代内涵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文化浸润筑牢“不想腐”的内在防线,与制度层面的“不能腐”“不敢腐”形成系统合力,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不断强化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放纵、不越轨、不破规、不逾矩,自觉将党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深刻总结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既是对新形势下廉洁文化建设面临严峻考验的有力回应,又凸显了廉洁文化建设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我们党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引领廉洁文化建设。建设廉洁文化的发展动力和根本旨归都来自人民。我们党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无特殊私利的廉洁文化。以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为引领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实践彰显,更是坚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通过这一引领,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
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廉洁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常怀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补钙壮骨、排毒杀菌、祛病疗伤、去腐生肌,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使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廉洁文化对于引导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至关重要。党内政治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经过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熏陶,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全党的自觉,从而推动廉洁文化的纵深发展。
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引领廉洁文化建设。社会环境对腐败产生巨大的影响,营造对腐败“人人喊打”的社会风气,摒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官本位”等封建糟粕的社会思想,能够有效遏制不良风气,压缩腐败滋长空间,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同时,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公权力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倡导崇廉尚俭的社会风尚、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实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党员、干部形成自觉抵制腐败的意识与行动创造了条件。
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为了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党上下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作风问题为什么“一抓就好转、一松就反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上下功夫,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将廉洁文化纳入党内学习教育的核心议程,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从思想源头上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将“廉洁”融入道德品质、家风家教、为政理念、社会风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常态化开展廉洁文化教育,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氛围。廉洁文化是社会清正廉洁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提升新时代廉洁文化教育成效,要明确教育对象群体,推动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消除廉洁文化教育中的“薄弱点”和“盲点”。要切实增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与实效性,善用网络载体,利用特定时间节点、特色地点场景、特殊历史故事等,将廉洁文化融入人们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形成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让廉洁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可视、可听、可感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断增强其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构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在持久抓和彻底抓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推动廉洁文化在党内和全社会蔚然成风,需要全方位发力、多维度推进,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要不断完善廉洁文化建设教育机制,根据不同层次,分类、因人、因地施教,采用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要不断完善廉洁文化建设评价机制,以目标责任制考核为主线,细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将廉洁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要不断完善廉洁文化建设监督机制,既要强化党内监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践行廉洁从政、用权的纪律规矩;又要强化社会监督,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进来,久久为功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洪向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杨润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14/12748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