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时政
拆除性别的藩篱
2025年10月16日 16:42在玻利维亚埃尔阿尔托高原地区,40岁的艾维拉用一部二手手机拍摄下母亲编织羊驼毛围巾的画面,自己剪辑制作,将这些视频打上“安第斯手工艺”的标签,传至社交平台。不久后,这些带有浓郁当地原住民生产生活特色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来自西班牙、美国的订单蜂拥而至。在艾维拉的带动下,周围几百名农村妇女加入合作社,通过社交媒体将羊驼毛制品销往海外,实现自主创收。
在拉美国家,越来越多的女性像艾维拉一样,借助数字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拓宽了就业渠道。墨西哥的电商平台上,约七成的个体卖家为女性,她们在线销售天然食品、手工艺品、定制服装等,打开了“居家就业”新通道;哥伦比亚的线上配送平台上,女性骑手占比超过三成,不少家庭主妇利用闲暇时间接单;巴西的自由职业招聘平台上,过半数自由职业者为女性,她们通过远程办公承接设计、编程、写作、翻译等工作。
女性劳动参与率稳步提升,是近20年来拉美劳动力市场保持活跃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拉美适龄女性劳动参与率约为52%,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攀升至60%。世界经济论坛今年6月发布的《2025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肯定了拉美地区自2006年以来将性别差距缩小了8.6个百分点,在所有地区中进步幅度最大。这是地区发展转型、社会观念更新、女性个人奋斗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批拉美女性还热衷于创业,踊跃投身于数字经济浪潮,地区女性创业率突破25%,数字经济领域的女性创业者占比升至41%,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尽管拉美女性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参与度和贡献率不断提升,但要真正实现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制约女性发展的结构性障碍短期内难以消除。眼下,拉美近1/3的女性缺乏独立收入,女性日均无偿家务劳动时间为男性的3—4倍,职场中的“玻璃天花板”“同工不同酬”现象仍广泛存在。对此,拉美学界建议进一步完善反歧视法律,扩大普惠托育等友好型政策,并通过媒体和教育打破固有观念。世界银行则呼吁着力解决拉美女性创业的融资壁垒和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
拆除性别的藩篱,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也影响发展前景。“当女性的技能和潜力被充分挖掘,将释放超过10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量。”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指出。按照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测算,拉美女性劳动参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增长0.5%—0.7%,基尼系数将相应缩小。
历史经验表明,当教育机会更加平等,女性的社会参与就会从“被动融入”转向“主动塑造”,推动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的更新。促进平等就业、增加女性收入,有助于拉美减贫进程,并助力改善儿童营养健康和教育质量,形成良性循环的“代际红利”,这将为拉美国家赢得更公平、更高效、更具韧性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16/12751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