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生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5年10月20日 14:2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设专章“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收录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等多篇著作,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形象地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比喻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一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跃,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深刻反思的思想结晶,对于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传递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理念,要求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我说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系统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这意味着建设美丽中国是全民行动。上述内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至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基础上正式形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则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阐述,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大原则。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号召全党“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

“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2013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森林状况作了认真研究,他指出:“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强化绿色意识,加强生态恢复、生态保护。”并强调,“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森林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充分认识林业的极端重要性。2014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植树活动,不仅号召全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而且身体力行参加植树劳动。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来到莲花山公园,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树。这是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出京考察种下的第一棵树。沐浴着阳光雨露,这株树如今已枝叶繁茂。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亲自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并就加强生态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理念,号召全党全民推进造林绿化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后果十分严重,它造成我国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一系列突出环境问题。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口总额不到十三亿,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就会把这个人口数量提升一倍以上。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有机联系,切实贯彻好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并号召全党“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战略全局,把握发展规律,提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党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花在全国绽放

20年来,浙江余村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典型。

作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倡导和推进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20多年的持续奋斗,如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认可。2018年9月27日,该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参观走访浙江村镇后,对绿色发展成果高度赞赏。他说:“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始于2003年的“千万工程”,先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主动减排二氧化碳。“千万工程”挥写出的中国农村新画卷,高度契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浙江“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千万工程”为新起点,14亿中国人民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步伐更加坚定。

自2016年环境保护部将浙江省安吉县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试点县以来,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目前全国共有57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些被命名的地区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继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发挥了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这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花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到处绽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深深融入亿万人民群众的心田,化作人民群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个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实现。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20/12753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