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展示发展新成果,促进农产品消费

2025年10月23日 15:02

据《人民日报》10月23日报道,日前,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本届农交会以“塑强品牌助振兴 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来自全国3965家企业超2.5万种优质产品参展,近6万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到会洽谈。据不完全统计,参展人数超30万人次,日均参展人数超10万人次,现场销售额超1亿元,达成意向合作8500多项。强农论坛聚焦农业强国建设,探讨如何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突出区域协同和省际合作,创新搭建京津冀协同展馆。展会参展产品基本覆盖全品类,充分展示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的丰硕成果。

image

10月17日,观众在京津冀协同展区参观。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新式茶饮、低脂奶酪、谷物能量棒……不同于传统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需求,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许多新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出现。此次展会专设精品品牌展区,各地精品品牌、新品潮牌亮相,举办“品牌之夜”直播助农、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采购渠道对接等系列活动,组织对接发布活动100余场,3000多个大买家到场采购,全方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农产品新需求。

 持续优化供给,更好满足需求。2025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的较高水平。“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带动农产品生产向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迈进……农民要顺应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加快品种培优和品质提升,增强优质农产品供给,减少同质化竞争,提升农产品发展的规模和品牌效应。

挖掘特色资源,补齐服务短板。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发布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西湖龙井茶等39个第一批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精深加工转化力度……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补齐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农业服务短板,破解初级农产品低端供给过剩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环节增值,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完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十四五”时期,产地冷藏保鲜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我们要推动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健全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持续优化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损耗、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高效协同机制,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更好地帮助乡亲们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共同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活跃消费市场,拓展消费空间。“村BA”、村跑、村创……从消费场景看,消费者在关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体验感,呈现游购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等趋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持续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打造更多消费场景,依托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开发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新产品,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打造城乡居民消费好去处。

作者: 李永杰  单位:延安市接待处

责编:吴成玲

校对:张慕琪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23/12757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