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理论研究
【理响中国】从“政党治理”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2025年10月29日 08:38【编者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为核心定位,不仅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实践部署,更在政党治理、现代化比较、制度变迁、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五个维度实现理论深化与认知突破——既延续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逻辑,又精准回应百年变局下的时代命题。宣讲家网评论栏目特别策划系列评论,紧扣上述五个维度,从学理化建构视角解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层意义,为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律提供核心密钥。此为系列评论第一期。
政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作为总要求,推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实现了自我革命深化与治理能力升级的辩证统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最可靠的政治保证。
自我革命的制度化深化:政党治理的内生进化逻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十四五”成就总结,更在“十五五”部署中明确“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标志着党的自我革命从实践探索走向制度定型。
这种制度化转向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在治理靶向性上,聚焦“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将反腐败斗争从“压倒性胜利”向“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回应了“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核心命题;其二,在治理机制上,完善“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贯通协调”制度,通过“网上征求意见”等全过程人民民主形式,构建起内外联动的监督体系,如“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过程中广泛吸纳基层智慧,正是民主监督融入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其三,在治理效能上,将自我革命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出“党的领导贯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自立自强等各领域”,避免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彰显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进化逻辑。
从历史维度看,自我革命的制度化发展,延续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从严治党”的实践脉络:从延安整风运动确立思想建党的重要原则,到改革开放后制度治党的积极探索,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形成了“历史传承—实践创新—制度定型”的演进轨迹。与西方政党面临的“周期性执政困境”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破解长期执政难题,实现了执政能力的动态提升。这种通过持续自我革新永葆生机活力的独特能力,正是党引领国家行稳致远的核心优势。

2025年10月3日拍摄的三峡大坝(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治理能力的体系化升级:从“要素整合”到“系统赋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六个坚持”首要原则,将党的治理能力提升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系统推进,实现了从“要素整合”到“系统赋能”的升级。
这种体系化能力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战略谋划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通过“跨省调研—专题座谈—集体审议”的科学流程,确保规划建议既立足国情又把握大势,展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治理智慧;二是资源统筹能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通过“党领导下的部门协同机制”,统筹推进制造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打破了传统部门壁垒,初步估计未来5年会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能和民生红利;三是风险应对能力,面对“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环境,构建“识变应变求变”的动态治理体系,如2024年通过“一揽子增量政策”稳定经济大盘,体现了“底线思维与战略主动”的有机统一。
这种治理能力的体系化升级,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与西方多党制下“政党博弈导致政策短视”的弊端不同,中国共产党通过“民主集中制”实现了“长期目标与短期任务”的衔接,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通信和商业咨询公司美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佩雷拉认为,“中国能够保持稳定与前进,关键在于政策的延续性、治理的高效性以及社会的强大韧性。”
政治引领的价值化锚定:“两个维护”的实践具象化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并将其贯穿于战略部署全过程,实现了政治引领从“原则要求”到“实践准则”的具象化。
这种具象化体现在:在经济领域,通过“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高质量发展方向,避免资本无序扩张;在社会领域,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破解民生难题,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筑牢思想根基。
从学理层面看,这种政治引领的价值化锚定,成功探索出破解“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权威与社会活力协调难题”的有效路径,为实现二者动态平衡提供了关键支撑。它既不同于传统集权模式下的“单向控制”,也区别于西方多元民主下的“权威消解”,而是通过“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稳定秩序与发展活力”的辩证平衡,为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政治基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政党治理的能力跃升,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领导”的理论认知,为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轨道全面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 | 周峰 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编 | 王静静
校对 | 翟婧
审核 | 于川、张凌洁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29/127612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