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视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③丨深化改革

2025年10月30日 15:2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研读这部重要著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重要举措。宣讲家网即日起推出系列视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研读这部著作。本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第2个专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图片 1

✎原文摘要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从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这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同时,要清醒看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等等。归结起来,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第四,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4年7月15日,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学习链接

全面准确理解《决定》的思想指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用“六个必然要求”集中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迫切需要”进一步作了概括凝练。【详细】

 

图片 2

✎原文摘要

《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六个坚持”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善于汇集民智、凝聚民心,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巩固改革成果,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坚持系统观念,要统筹兼顾、辩证施策,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024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学习链接

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关键。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坚持”原则,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作出深入阐释、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必须在改革实践中毫不动摇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详细】

2

2024年10月2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图片3

✎原文摘要

我们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提高制度竞争力。

我们不断丰富和拓展制度内容、优化制度结构、完善制度体系,我国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更加完善,特别是把党的领导制度确立为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日渐成熟定型。

我们强化制度执行,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2024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学习链接

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落地落实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强化制度执行,我国制度优势必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详细】

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详细】


参考来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网、共产党员网、宣讲家网

责编:张弛

校对:王梓辰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刘妍君、刘斌


往期链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①丨宏伟蓝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②丨中心任务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030/1276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