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夸父”式成果涌现,中国科技耀全球

2025年11月04日 08:54

据中国青年报11月2日报道,三地联动、四城同传!今天,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跑动50棒,每棒跑动50至100米。圣火采集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深海“科技之光”与体育“活力之火”交相辉映。0号火炬手是“广东智造”代表——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它无需技术人员陪跑,奔跑步伐稳健、动作自然。这是全球首次由人形机器人参与并独立完成火炬传递。

(全运会)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深圳站举行XxjpseC000105_20251102_PEPFN0A001

11月2日,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与王裕宁(左)在火炬传递中。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当身高1.6米、体重5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夸父”手握1.6公斤重的火炬,在深圳的十五运会火炬传递现场稳健奔跑,独立完成接力任务时,这一全球首次由人形机器人实现的壮举,不仅点燃了体育赛事的活力,更照亮了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坚实足迹。“夸父”的亮相,绝非简单的技术展示,而是中国科技实力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集中见证,是“广东智造”乃至“中国智造”迈向全球前沿的生动注脚。

“夸父”的每一步稳健奔跑,都凝结着硬核的技术突破。作为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它打破了行业内对手持遥控器现场控制的依赖,在无技术人员陪跑的情况下自主完成传递全流程,这背后是5G-A技术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5G-A广覆盖、高速率、低时延的网络能力,如同“夸父”的“神经中枢”,边缘计算节点将云端算力下沉至传输链路最近端,确保实时高清视频回传与控制指令传输零延迟,让机器人的步伐既精准又自然。从硬件的自主研发,到软件与通信技术的协同适配,“夸父”的诞生,是乐聚机器人、中国移动、哈工大等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成果,彰显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通信网络等领域的全链条技术攻关能力。

火炬传递中的科技元素,更折射出城市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深度同频共振。十五运会港澳广深四城同步传递,深圳有“夸父”机器人领跑,广州用无人驾驶穿梭老城,而68名火炬手中科技工作者占比达28%,成为最庞大方阵。这一组组数据与场景,勾勒出一幅“科技驱动城市发展”的清晰图景。科技工作者成为火炬传递的重要力量,意味着科技人才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机器人、无人驾驶等科技手段融入赛事,不仅提升了活动的创新性与观赏性,更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城市以科技为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方向。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孕育出“夸父”这样的科技成果;广州作为历史名城,用科技为老城注入新活力,四座城市各有特色却又共同诠释着“科技让城市更美好”的理念。

从深海1522米处采集可燃冰作为圣火来源,到“夸父”机器人以科技之姿传递火炬,十五运会的火炬传递已然超越了体育仪式本身,成为一场科技实力的“全景展示”。“夸父”的接棒,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能在5G、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更能将这些技术无缝融入实际场景,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提升生活品质的强大动力。

未来,随着更多“夸父”式的科技成果涌现,中国科技必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作者:郭元鹏

责编:王灿熙(实习生)

校对:吴成玲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04/12765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