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2025年11月04日 17:00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战略部署,抓住了把握未来5年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指明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科技自立自强是决定我国生存发展的基础能力,也是塑造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回顾“十四五”辉煌成就,我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但某些关键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问题。只有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议》部署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例如,我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成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时速可达350公里,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在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众多铁路“黑科技”集中亮相,除了“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还有最高时速达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通过技术优化,实现运行阻力降低22%,牵引效率提升4%,整体减重10%,能耗下降20%,高铁创新的基因已融入每一寸铁轨的精雕细琢中,使得中国高铁科技实现了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航空航天领域同样成就斐然,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组网等重大工程相继成功,彰显了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突破能力。2025年10月31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及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载人飞船按计划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3.5小时后对接至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空间站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这意味着神舟飞船的自主交会对接能力再提升,也增强了我国空间站任务规划的灵活性和应急响应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布局,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建议》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成果,而是要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自强之犁,犁破科技无人区。科技自立自强是“十五五”征程上的硬核引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织网,实现“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自主可控;高铁穿山越岭,攻克高原冻土禁区,让“市市通高铁”梦想照进现实。从“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到“羲和”探日工程,无数“从0到1”的突破,正是“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动注脚,自立自强并非自我封闭,而是以开放的胸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强的原创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导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议》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支撑,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到今日奋战在科研一线的青年才俊,正是代代相传的科学家精神,支撑起中国科技事业的巍峨大厦。
奋斗之姿,激扬青春弄潮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精神,同样适用新征程所需的精神坐标。从航天青年团队“万人一杆枪”的协同攻关,到高铁工匠毫米级的极致追求,无数奋斗者挺膺担当。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尤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之大者”,以“挑大梁、当主角”的锐气,在科技前沿阵地勇攀高峰,为中国智造注入不竭青春动能。
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科技创新的根本落点,在于回应“民心所盼”。“十五五”规划建议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普惠共享,弥合数字鸿沟。当创新成果如春风化雨般惠及寻常巷陌,中国式现代化才真正书写出让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建议》绘就的“十五五”宏伟蓝图,是星河璀璨,“长征火箭”托举神舟翱翔于无垠天宇;更是大地脉动,“复兴号”巨龙的呼啸贯穿城市山川。让我们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犁铧,为中国式现代化深耕一片生机勃发的创新沃土,共同凝聚14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
作者:黄金水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04/127671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