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健康

呼吸道合胞病毒渐增 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2025年11月05日 15:20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最新情况,当前呼吸道疾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测阳性率在北方省份逐渐增加,提醒公众注意防护。

每年冬季,呼吸道合胞病毒都是威胁儿童呼吸道健康的“常客”。它的早期症状常与感冒混淆,容易发展成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住院风险比流感更高。因此,提前做好疾病预防,及时识别感染症状,对于孩子的呼吸道健康十分重要。

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冬季是这种疾病的高发期,需要警惕的是,它的住院风险比流感更高,尤其对6-12个月龄的宝宝威胁最大,因为他们的气道狭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一旦感染,更容易发展成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传播。

1.飞沫传播 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孩子吸入后可能感染。

2.接触传播 病毒附着在玩具、门把手、餐具等物体表面,孩子接触后再摸口鼻,就可能“带毒入体”。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还容易引发聚集性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很像,容易被家长忽视。

上呼吸道症状 流清鼻涕、轻咳、低热(部分孩子可能不发热)。

下呼吸道症状 若病毒侵袭下呼吸道,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此时症状会明显加重,表现为呼吸异常,如呼吸急促(婴幼儿每分钟呼吸超过50次)、喘息(呼吸时发出“呼噜呼噜”声或“喉鸣”声)、呼吸困难(吸气时鼻翼扇动、肋骨间或锁骨上凹陷)。

全身症状 精神萎靡、拒奶或食欲下降、烦躁哭闹、尿量减少。

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临床表现变化快,应警惕喘憋、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等肺部症状体征和中枢神经系统等肺外并发症。

呼吸困难或脱水需住院治疗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会导致气道黏膜炎症、黏液分泌增多,进而堵塞气道;同时,人体免疫系统若出现“失衡”,会加重气道损伤,引发更严重的病理变化。此外,研究发现部分基因多态性也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易感性相关,也就是说,具有这类基因特征的孩子感染后,出现严重症状的风险可能更高。

如何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

一是快速抗原检测 通常是采集鼻咽拭子或吸出物,优点是速度快(15-30分钟出结果),操作简单,缺点是在病毒载量低时可能出现假阴性。若抗原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需用核酸检测复核。

二是核酸检测 这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样需采集鼻咽拭子,为临床上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主流方法,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检测周期短,缺点是价格较贵,出结果时间稍长。由于病毒检测灵敏度受到采样时间和采样质量的影响,建议在发病4天内采集鼻咽拭子样本。

目前,应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没有特效抗病毒药,治疗核心是对症支持,缓解症状,改善气道通畅性、保证氧供和能量供给,防止并发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采取不同治疗决策。

轻度感染 若孩子仅表现为轻微咳嗽、流涕,无呼吸急促、拒奶等情况,可在家护理。家长重点关注4点:1.保证液体摄入,少量多次喂奶,避免脱水;2.合理退热,若发热导致孩子烦躁、哭闹,可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退热药物,避免过量;3.清理鼻腔,用生理盐水喷鼻或滴鼻,软化鼻痂后轻轻擤出,保持鼻腔通畅;4.保持空气湿润,比如使用加湿器有助于缓解咳嗽和鼻塞症状。

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病情,若出现以下危险信号需立即就医:呼吸急促(婴幼儿每分钟>50次,学龄前儿童>40次)、喘息、吸气时鼻翼扇动;拒奶、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提示脱水);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难以安抚;持续高热,或体温超过39℃且用退烧药效果不佳。

中重度感染 若孩子出现呼吸困难、缺氧、脱水等症状,需住院治疗。氧疗是最核心的治疗手段,通过鼻导管、头罩或高流量氧疗,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以上,避免器官缺氧。若孩子因呼吸困难无法正常吃奶,需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同时严格控制输液量,避免过量加重肺水肿。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进行药物治疗,有喘息症状的通过雾化给药缓解气道痉挛;抗生素只在明确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它对单纯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无效。如果孩子出现呼吸衰竭,会使用无创呼吸机(如CPAP)或有创机械通气,帮助呼吸。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最后的抢救手段,仅用于常规机械通气无法维持呼吸的难治性呼吸衰竭,临床上很少用到。

感染高发季预防更重要

在冬天这个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预防十分重要。预防是降低病毒感染风险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在控制呼吸道疾病中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

日常防护 阻断传播途径要做到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为宜。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玩具、奶瓶、餐具,以及门把手、开关、桌面等高频接触部位。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游乐场),若家庭成员感冒、咳嗽,应佩戴口罩,并避免与孩子亲密接触(如亲吻、脸贴脸)。此外,在孩子生活、活动的场所(包括家中、车内)应禁烟,因为二手烟会损伤他们的气道黏膜,增加感染风险。

特异性预防 长效单克隆抗体能提供“主动保护”,有效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否需要接种、选择哪种抗体,需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评估后决定。

家长提前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做好日常防护,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帮助孩子平稳度过病毒高发季。

(作者为清华长庚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医师)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05/12767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