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视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④丨扩大开放

2025年11月06日 09: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研读这部重要著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重要举措。宣讲家网即日起推出系列视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研读这部著作。本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第3个专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2022年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三大机遇

✎原文摘要

——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11月4日,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学习链接

进博魅力诠释“三大机遇”

进博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四叶草”内,新老朋友齐聚一堂,共享“中国机遇”,也将在开放合作中创造美好未来。【详细】

开放的中国和世界共享三大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制度型开放机遇、深化国际合作机遇。分析人士指出,“三个机遇”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注入强大正能量。【详细】

自贸试验区

✎原文摘要

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2023年9月24日,习近平对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的指示

✎学习链接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为新征程上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领航定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谋划和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当好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详细】

 

贸易强国

✎原文摘要

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2023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

✎学习链接

以制度型开放打破中国贸易强国建设困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等要求。这不仅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宣言,而且对于中国在新时代做好对外开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详细】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拓展开放范围、领域和层次,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详细】

决心

✎原文摘要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会变,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不会变。我们将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将努力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改革,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同时,推出更多“暖心”举措,优化外国人来华和停居留政策,着力打通大家在华使用金融、医疗、互联网支付等服务的堵点,为外国工商界朋友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保障。

——2023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学习链接

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会变,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不会变,将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努力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改革。面向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为世界带来更多市场机遇、增长机遇、合作机遇。【详细】

体制机制

✎原文摘要

中国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和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以来,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中国积极推广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便利了中外人员往来,“中国旅行”爆火出圈。下一步,中国将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4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学习链接

“互惠发展”,勾勒中国外贸亮丽图景

从成为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到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超五成,中国外贸的亮眼数据,不仅印证了“朋友圈”的广度,更彰显了“互惠发展”的深度。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新兴市场的强劲拉动、传统伙伴的稳定合作,以及自身贸易质效的持续升级,三者共同勾勒出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的共赢画卷。【详细】

从“ChinaTravel”到“空箱赴华”:开放新名片背后的政策、服务与文化三重奏

从“ChinaTravel”到“空箱赴华”,这不仅是旅游场景的迭代,更是中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的生动注脚。从故宫红墙下的打卡留影,到景德镇窑火旁的工艺体验;从入境免签政策的持续放宽,到离境退税服务的“即买即退”,中国正以政策创新、服务升级与文化融合为支撑,将“中国游”升级为“中国购”的深度体验,让世界在“买买买”的烟火气中,触摸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东方文明古国。【详细】

 

参考来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国际在线、共产党员网、宣讲家网

责编:张弛

校对:王梓辰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刘妍君、刘斌


往期链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①丨宏伟蓝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②丨中心任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读书笔记③丨深化改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06/12767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