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国际

四大全球倡议是一个逻辑整体

2025年11月10日 14: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大国关系总体稳定,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引领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是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

全球发展倡议重塑发展范式,推动包容普惠的全球复苏

全球发展倡议以“发展优先”为根本导向,超越了西方主导下发展援助的“条件性”与“附加性”逻辑,开创了一种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发展范式。它强调发展不是施舍,而是权利;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共同成长。倡议提出“六个坚持”,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发展哲学体系。“坚持发展优先”,要求将发展议题重新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核心位置,扭转当前国际议程中安全议题过度挤压发展资源的失衡局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锚定在提升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上,反对为增长而增长的GDP主义。“坚持普惠包容”,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数字鸿沟、性别不平等,确保“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共享,帮助其跨越“技术鸿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行动导向”,强调将政治意愿转化为具体项目,推动建立项目库、资金池、合作网络等务实机制。

近年来,中国设立总额为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发布《全球发展报告》,推动成立“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等。近200个合作项目开花结果,覆盖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数字经济、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从非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到东南亚的数字丝绸之路项目,从拉美的清洁能源电站到中东的海水淡化工程,全球发展倡议正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成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加速器”和“推进器”。

全球安全倡议超越零和博弈,构建可持续的全球安全新架构

全球安全倡议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内核,从根本上挑战了西方“结盟对抗”“阵营对立”的旧安全逻辑,提出了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安全新路。“共同安全”强调安全的普遍性,反对任何国家以牺牲别国安全来谋求自身绝对安全。“综合安全”要求统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既要应对战争、冲突、恐怖主义,也要应对网络安全、生物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挑战。“合作安全”倡导通过对话协商、政治解决争端,反对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可持续安全”强调通过发展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源,通过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长治久安。这一倡议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套行动指南。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倡导尊重各国主权、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在巴以问题上,中国坚定支持“两国方案”,推动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在伊核、朝核等问题上,中国始终是劝和促谈的建设性力量。同时,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维和出兵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打破文明隔阂,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球文明倡议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起点,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纽带,以“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路径,构建起一套超越“文明优越论”与“文明冲突论”的文明对话新范式。倡议强调,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人类文明应在平等对话中增进理解,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倡导超越意识形态分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一倡议不仅体现在理念层面,更通过一系列重大实践落地生根。

中国成功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搭建高端平台;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支持共建国家青年来华留学;推动“欢乐春节”“茶和天下”等文化品牌走向世界;与多个国家建立文化年、旅游年机制。这些举措有效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知相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更重要的是,全球文明倡议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相呼应,证明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全球治理倡议主动改革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演进

全球治理倡议以“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核心,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倡议强调,全球治理应由各国共同参与,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制定,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坚决反对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反对将本国规则强加于人,反对搞“小圈子”“集团政治”。倡议主张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不仅是这一倡议的倡导者,更是坚定的践行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金砖国家扩员,提升金砖机制的全球影响力;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新开发银行,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融资渠道;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新冠疫情期间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宣布“双碳”目标,推动《巴黎协定》落实。这些行动表明,中国正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包容、普惠、平衡的方向发展。

四大全球倡议系统集成,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梁八柱”

四大全球倡议并非孤立并列,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服务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最高目标,形成了从理念到行动、从局部到全局的完整体系。全球发展倡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全球安全倡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全球治理倡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四大全球倡议共同构成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四梁八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

目前,全球发展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全球安全倡议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全球文明倡议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全球治理倡议成为多边合作的重要共识。这充分证明,中国方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四大全球倡议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四大倡议走深走实,为破解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10/12770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