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主题专题 理响中国 要闻
中国理论网:深刻把握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世界意义
2025年11月13日 14:03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战略总纲,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从农业大国加快迈向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看,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激烈展开,全球农业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持续加大对智能农机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哪个国家能够掌握前沿关键技术,哪个国家就能掌握农业发展主动权。与此同时,受贸易保护主义驱动,部分国家通过加征关税、设置技术壁垒等手段限制农产品跨境流动,加剧了全球农业贸易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我国农业开放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农”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生产从传统的“靠天吃饭”转变为“科技种田”、农民生活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农村面貌从封闭落后到生态宜居。这一跨越式发展不仅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全球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农业强国道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既符合中国国情农情,也适应并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一、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农业人口和广阔农村地域的传统农业大国,中国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不仅有益于自身,同样有益于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引领,通过“人文关怀+制度创新+多维赋能”的系统性治理方案,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减贫成就不仅直接加速了全球减贫进程,更以显著成果证明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方法论的科学有效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内生性发展路径提供重要参考。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在推动农民身份转型与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当拥有数亿农业人口的世界大国整体迈入现代化,无疑会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农业强国,也是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贡献中国力量。”[1]中国的减贫成就和乡村建设实践表明,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大国能够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为建设没有贫困、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二、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完善全球粮农治理体系作出重大贡献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将粮食安全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系统谋划并加快构建稳固、高效、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2025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粮食供给问题,对于增强世界粮食安全韧性同样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受经济波动、极端气候和地区冲突等因素的交织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结构性失衡与系统性风险叠加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健全农业多双边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多双边农业合作,落实《规划》提出的“深耕多双边农业合作关系,推进全球发展倡议粮食安全领域合作”战略部署。多年来,我国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推广、政策协同等方面的务实行动,已与全球140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与60多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农业合作机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了农业生产效能与管理水平。我国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参与者与支持者,持续落实粮食安全议题,为推动形成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新格局、构建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为发展中国家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中国建设农业强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既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立足本国资源禀赋、历史传统与制度优势,实现了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的有机统一,是一条在开放包容中实现独立自主发展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径。马克思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揭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交往日益紧密,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国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中,始终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农业技术、管理经验与制度成果,并通过本土化创新将其转化为适合自身发展的可行方案。与此同时,中国持续推进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依托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分享减贫与乡村建设经验,不断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农产品贸易总额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庞大的市场体量与独特的发展路径使我国成为连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的重要枢纽。总而言之,中国建设农业强国走的是一条区别西方传统模式的新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设农业强国贡献了融汇中国智慧与全球视野的中国方案。这一道路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韧性,也向世界展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多元可能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研究”(22FKSB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少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宋婷婷,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1]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求是》2023年第6期。
责任编辑:张慕琪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13/127735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