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理论

深刻把握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的时代要求

2025年11月17日 14:45

战斗力是一支军队兴衰成败的最终决定力量,不仅影响武装力量的作战方式和实际效能,更维系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存安全和长治久安。先进战斗力,是习主席深刻论述“新质战斗力”这个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之后,我们党提出的关于战斗力建设的最新观点。2019年1月,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军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增加新质战斗力比重。”此后,习主席多次论述这一重要问题,强调“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推动新质战斗力加速提升”等。正是在新时代我军新质战斗力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先进战斗力”这个新思想新论断应运而生。先进战斗力是更高级形态的战斗力,以新质战斗力为引领和支撑,强调新质战斗力的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运用,注重理论创新、智能加持、体系升级、才智升维、武器装备升级,同时还包括对传统战斗力的升级改造和创造性运用,是新质战斗力的形态进化和容量扩展、质量升级。

先进战斗力代表着军事变革、军事智能和军队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是战斗力的新增长点、未来战场的制高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部署,提出“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为在新起点上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质量效益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衡量标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不断开创新时代强军事业新局面的坚定意志和深谋远虑,深刻把握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的时代要求,积极抢占军事斗争制高点、谋取军事竞争发展新优势,聚焦先进战斗力思变革、抓建设、做准备,推动新时代备战打仗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

先进战斗力是深刻洞察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跃升态势和军队现代化发展规律提出的

习主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先进战斗力,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战争形态演变规律,深刻洞察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崭新态势,科学把握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成就、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作出的科学部署。

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强劲推动战斗力形态变革。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大数据、区块链、量子科技、生物交叉、纳米材料等战略高新技术群体迸发,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引起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深刻变化,日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战争形态演变呈现很多新趋势,智能化特征更加突出,一些新的技术装备对传统装备形成降维打击态势,以战略预警、信息控制、算法攻防、无人智能等为代表的新质作战力量愈发成为左右现代战场的重要力量。凭借人工智能和军用机器人等技术的飞速进步,武器装备的自主战场感知、自主作战决策、自主规划计划、自主采取行动等“自主能力”越来越强,从“执行工具”升维成“智能节点”。无人机与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深度融合,出现“千里追杀”震慑效果。火力打击与网电攻击有序配合,打造出软硬一体、全域覆盖的进攻体系。新质战斗力在军事智能牵引下,不断孕育效能更高、质态更优的战斗力类型,先进战斗力愈益成为驱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强劲力量。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联动拉升战斗力建设提质升级。任何战斗力的生成、升级,都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生产力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和延伸。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当今社会创新最活跃、技术最前沿、前景最广阔、影响最广泛的生产力构成。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供了先进科学技术和雄厚物质基础,又为其提供了升级换代的牵引力、支撑力,成为重塑战争形态、重构作战体系、重组指挥要素的关键变量。新质战斗力源自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依托新兴科技手段和先进作战理念,全要素植入信息化基因、融进网络化体系,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使军事体系呈现出谋略导能、信息赋能、网络聚能、技术强能、体系释能等新优势。随着新质战斗力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由其主导的先进战斗力形态必然显现出来,成为推动现代军事体系变革发展的有力引擎。

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重大成就奠定先进战斗力厚实基础。新时代以来,习主席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强军目标审视和牵引战斗力建设,推动战斗力各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先后组建调整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等新型作战力量体系,实现了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整体性、革命性重塑。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加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以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为代表的新型四代装备列装部队,以“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等为代表的大国重器亮相阅兵场,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正式入列。人才强军战略深入实施,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加速成长。新时代这些革命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使新质战斗力由概念到规划、到实践,不断累积成势、优化升级,为先进战斗力诞生提供了坚实的军事实践沃土。

先进战斗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辩证性

习主席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回顾历史,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始终注重战斗力建设,推进作战能力动态升级,用实战标准衡量建设成效。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战斗力内涵、要素和特征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只有积极适应军事革命发展趋势,敏锐把握战斗力演变的时代脉动和强劲需求,才能明晰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仗,锚定战争准备的逻辑基点,找准军队战斗力发展方向。先进战斗力,就是习主席在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时代征程中,基于打造新型军事力量体系、加快新质战斗力建设、提高胜战能力质效、高标准履行使命任务提出的重要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辩证性等特征。

先进战斗力体现着军事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当前,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智能化为引领,是我军推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传统战斗力以机械能、化学能为基底,注重人员、武器、力量叠加,聚焦陆海空天等实体空间争夺。新质战斗力在传统战斗力基础上,更依托数据、算法、算力等新型能量,注重数据要素、算法要素、跨域要素植入,聚焦网络域、信息域、认知域等新兴领域制敌谋胜。先进战斗力顺应未来战争将从“能量主导”向“信息主导”再向“智能主导”跃迁的新趋势,不仅关注战斗力的“新质”构成,强调新质战斗力发挥主导地位,更关注新质战斗力的应用效能之“优”,发挥其规模化、实战化、体系化效应,注重运用军事智能改造战斗力生成结构,不断提升战斗力的智能化水平。

先进战斗力意味着战斗力全要素迭代升级。先进战斗力本质上是高质量战斗力,依靠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智能加持,具有高智能、高科技、高质量、高度一体化等突出特征。一方面,先进战斗力要求战斗力构成诸要素全面迭代升级,使军事理论这个灵魂、组织形态这个结构、军事人员这个核心、武器装备这个支撑全面贯彻质量第一、质效优先导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智能技术对人、武器及其结合方式广泛渗透和深度赋能,以全要素优化生成先进战斗力。另一方面,先进战斗力更加依托于整个军事体系一体联动,使战斗力释放方式由“点”向“面”转变,效能呈现由条块化向聚合化转变,人机关系从“主从配合”向“智能共生”变革,使整个军事系统对战斗力的产出最优、释放效能最佳,以体系结构之“优”催生战斗力之“强”。

先进战斗力蕴含着唯物辩证的军事思维方法。先进战斗力不是固化的、静止的、被动的。先进战斗力具有相对性,是相对强敌对手的领先性,有着先敌一步、胜敌一筹、快敌一分的明显优势。先进战斗力具有动态性,所有的“先进”都是发展着的,是先进引领传统、新质改造旧质的过程,今天的先进不等于明天的先进,一时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先进”从作战的最终能效上讲,必然是高效能战胜低效能,高质量碾压低质量,强军事智能化胜过弱军事智能化。先进战斗力具有主体性,既有不受制于人的主动性,又有善于扬长避短、积极进取的主动性,以及适应军事最新发展、战争环境变化的弹性、坚韧、活力等特征。先进战斗力这个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的提出,创造性揭示了军事能力生成中先进与落后、质量与规模、主动与被动等辩证统一关系,深刻揭示了战斗力生成、发展和跃升的一般规律,拓展了军事理论新视域,深化了对军事理论的新认识,实现了对战斗力构成要素的创新变革和系统改造,开辟了解放和发展战斗力的新路径。

先进战斗力概念在军事理论发展史上实现多重突破

习主席站在时代前沿,深刻把握新时代军事变革和现代战争形态演变规律,对战斗力构建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斗力构建理论体系,推动了党的战斗力形态理论创新变革,超越了西方战斗力生成理论的逻辑局限,在军事思想史、军事理论发展史中实现多重战略价值突破。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斗力构建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洞察军事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内在联系,科学把握军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强调“武装力量的性质和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装备和战术,部队的编制和训练方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社会的阶级结构”,并形成军队战斗力构成要素及其生成发展规律的理论认识,为无产阶级政党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提高战斗力提供了科学指引。习主席坚持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立足新的时代特征和我军发展的新实际,提出“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新质战斗力”等一系列概念和命题,科学揭示了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及演变规律,引领我军战斗力质态实现新的跃升,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概念体系。

推动了党的战斗力形态理论创新变革。在人民军队建军强军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十分注重提高军队战斗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提高主力军的战斗力”问题,并在实践中以极为高明的战略指导、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刻苦训练和勇敢精神,保持了强大战斗力。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明确指出:“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军队要提高战斗力”,领导我军通过精简、整顿、改革和强化训练等不断发展战斗力。随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强调“科技兴训”“科技练兵”,推动战斗力建设有了新的提高。进入新时代,习主席科学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大势,着眼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在强调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基础上,提出“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等科学论断,为我军战斗力迭代升级提供重要引领。“先进战斗力”是对党的战斗力建设历史经验的凝练升华和创新发展,丰富了新时代党的军队战斗力形态科学理论,成为习近平强军思想中极具引领性和思想力的新概念新范畴,为新时代党的军事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奠定坚实基础。

超越了西方战斗力生成理论的逻辑局限。恩格斯深刻指出“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这为战斗力研究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但在战斗力构建问题上,很长一段时间,技术崇拜、“武器装备决定论”等很有市场,出现了论战斗力只见“物”不见“人”的误区。比如,美军曾以技术代差,完败很多弱小对手,其“军事转型”却频繁陷入从旧武器到新武器的“作战平台替换”逻辑。先进战斗力概念,坚持从新质战斗力的基点出发,以“新”标识技术突变,以“质”表征战斗力结构质变,以“作战质效”衡量战斗力建设运用效果,强化战斗力生成的生态体系,将理论、数据、算法、人才、组织纳入生产力、战斗力融合拉动体系,把战斗力重心从武器比拼转向体系对抗,重塑了战斗力生成底层逻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战斗力生成理论,有效摆脱那些过度依赖技术与物质、政治目标与军事手段相脱离等战斗力生成的误区,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军事知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构建先进战斗力生成、建设和维护体系

习主席强调:“提升军事系统运行效能,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强先进战斗力建设的必然遵循。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领会《建议》部署要求,把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阶段性特征,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一以贯之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守正创新搞好先进战斗力建设统筹设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不断提高作战能力,增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

坚持推进战斗力构成的全要素高质量发展。未来作战,随着新域新质力量不断加强和无人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战斗力生成将出现全要素升级的态势,呈现立体聚优、动中聚优、效能聚优等新特点。要着眼战争形态发展新趋势,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步伐,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战斗力建设重要论述,研析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制胜机理,推动军事战略、作战思想、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战斗力主干理论繁荣发展。适应军事系统运行整体性、协同性、复杂性显著提升的实际,抓好改革任务落地,持续优化军事力量体系,做好军事治理现代化这篇大文章,提升战斗力萃取和聚合效能。把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结合起来,坚持从政治上培养、考察、使用人才,打造适应智能化战争要求的军事人才方阵,进一步加快先进武器装备发展,提升武器装备智能化程度,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加紧国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转化,研制建造更多制强胜强的“杀手锏”武器装备。

用好军事智能化这个战斗力质态升级的强劲引擎。随着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突破,人类社会由信息化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也反映在军事领域,军事智能化的“桅杆”已经出现在战争形态发展演进的“海平面”上,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显露雏形。必须加快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网络是信息和智能的载体和通道,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网络信息体系成为核心支撑。要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作战单元、各类武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分布式、可重构、强韧性的作战网络,加快把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和服务支撑备战打仗能力搞上去。必须构建智能化军事体系,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成果向军事领域的转化应用,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及反制能力建设,使军事智能更好更快融入体系、驱动体系、赋能体系。

涵养一体融合这个战斗力建设的源头活水。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越来越紧密。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的源头活水。要创新战斗力建设和运用模式,根据军事斗争需要积极牵引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前进方向,健全完善需求对接、规划衔接、资源共享等制度机制,突出推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这个重中之重,大力推动新型军事人才、新型作战装备、新型组织形态、新型战法建设发展和融合运用,持续打牢社会生产服务未来战争的物质基础,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确保战时军队战斗力和社会生产力在战场上有效聚焦、精准释能,以强大持续的国家整体力量打赢未来战争。

突出实战化训练这个战斗力催化的重要抓手。实战化训练,是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组织体系高效融合的桥梁和手段,对战斗力生成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具有很强的整合转化功能,是生成、发展和强化先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习主席深刻洞察发展先进战斗力的要害所在,要求“强化战训一致,坚持以战领训、以训促战,做到按实战要求训练,实现作战和训练一体化”“提高全周期、精细化训练管理水平”,为先进战斗力指明了“实战化”生成路径。要深化战略和作战筹划,扎实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作战能力体系集成,创新战斗力建设和运用模式,结合斗争塑势、联演联训和多样化军事力量运用大力开展现代化练兵,加强针对性对抗性训练,推动部队实战能力不断提升。

(作者为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17/12776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