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国际
深刻把握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重大意义
2025年11月18日 15:13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坚持实施扩大进口战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举措接续落地,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代表的开放平台影响力持续提升,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态势日益巩固。
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举办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举措。新近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场重大经济外交活动,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中国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既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又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体现了新形势下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一方面,自主开放更加强调“主动”,是立足我国自身发展需要的开放,是有节奏、有范围、有层次的主动开放。另一方面,自主开放还强调“合作”,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兼顾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积极扩大进口正是我国扩大自主开放的重要内容。
积极扩大进口,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务实举措。这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国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以进口带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使国际资源要素更好服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进口缓解国内部分消费品供给不足,使国际消费品更好满足我国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国内国际资源互动,优化要素配置,能够进一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积极扩大进口,我国具有一系列显著优势。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基于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每年实现近50万亿元的消费、超过20万亿元的进口,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日益彰显。超大规模市场催生了旺盛的进口需求,不仅包括资源能源、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等生产性物资的进口需求,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进口需求,而且包括优质科技产品、品质生活产品、食品等消费品的进口需求。我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时期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15万亿美元。同时,我国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能够在产业链条和广阔市场中迅速迭代升级,更好发挥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口的互补效应、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我国扩大市场开放能够以开放促合作促共赢,以自身开放促进世界共同开放。
一是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进口贸易是连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键纽带。积极扩大进口,可以充分发挥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根据自身需要使我国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巨大引力场,又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我国通过积极扩大进口把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打造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不仅使世界各国通过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提升了自身经济实力,而且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新动能。2024年,中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对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21年至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二是有利于加快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倡导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系统回答了一系列事关全球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扩大进口正是加快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务实之举。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为世界各国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出口市场,有利于各贸易伙伴国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推动出口贸易发展,创造更多投资机遇和就业机会,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特别是我国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愿意与最不发达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和广阔市场。组织贸易促进团到最不发达国家进行采购、为最不发达国家在进博会中提供免费展位等一系列举措,缓解了最不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提高了共享数字贸易红利的能力,切实助力这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我国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原产于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适用税率为零的特惠税率。
三是有力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长期来看,经济全球化是由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共同推动的历史进程,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世界各国整体利益,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和历史潮流。然而近年来,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地缘冲突易发多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遇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积极扩大进口,向国际社会传递出坚定扩大开放、共享市场机遇的明确信号,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一方面,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了广阔而稳定的大市场,有利于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全球价值链发展,激发国际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贸易平衡,缓解贸易摩擦,有利于增强世界各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信心。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提升进口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更好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持续探索并创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监管制度和业务流程,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创新监管方式、完善通关政策、优化服务措施等方面积累了大批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梓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18/127778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