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人工智能+”大会开启AI下一个十年新篇章
2025年11月21日 15:18据人民网11月17日报道,11月15日至17日,以“AI下一个十年:场景驱动×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5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
这场大会不仅是技术与思想的碰撞,更标志着中国AI 发展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协同、从技术探索走向场景深耕的新阶段,为AI下一个十年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1月6日,嘉宾在观看可提供空中巡检服务的“道通龙鱼 Pro”垂直起降固定翼。 新华社记者赵宇思摄
培育创新生态,筑牢AI发展多元支撑体系。人工智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全链条、多维度的创新生态支撑。此次大会以北京“人工智能第一城”的资源禀赋为依托,从产业协同、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到全球布局,构建起闭环式生态网络。北京市人工智能协会(筹)的发起设立,整合了产业链核心企业、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资源,为协同创新搭建起关键平台,助力北京打造全球AI创新策源地。中关村原生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通过市场化机制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通道,让高校前沿技术得以高效落地,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人才是引领AI创新的核心动力。大会发布清华大学顶尖人才服务清单,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邀请,搭配科研合作签约的资源注入,为 AI领域“从0到1”的突破提供了人才保障。在全球化布局上,首批“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服务港”的授牌与东盟市场20余项合作的达成,让中国AI成果走向世界。“产业协同+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全球拓展”生态体系为AI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场景驱动AI技术扎根实体经济土壤。“场景驱动是人工智能从技术革命走向产业革命的关键”,这一观点成为大会共识。脱离具体应用场景的AI技术如同无源之水,而此次大会通过榜单发布、分论坛研讨、产品秀展示等多种形式,推动AI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AI100应用标杆”榜单从千余家企业中遴选而出,集中展现了智慧能源、智能装备等领域的落地成效,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系列分论坛则精准聚焦“人工智能+”的重点领域,“具身智能”“AI+大健康”“AI+数字孪生”等议题的探讨,让跨界交流激发创新火花,为技术落地拓展新路径。AI+X产品秀展区更将抽象技术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场景,灵活机械臂的精准协作、仿生设备的流畅互动,生动诠释了机器人从“行业工具”向“生活伙伴”的转型趋势。场景驱动的核心价值,在于让技术创新紧扣市场需求,既解决了AI落地难的全球性挑战,又让技术进步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
共话未来十年,凝聚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共识。大会的核心议题,始终围绕AI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方向展开。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强调,通用人工智能(AGI)是未来重要方向,而顶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提出的“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与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思路,为AI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企业代表则从实践角度描绘了机器人产业的升级蓝图。
大会发布《AI中国方案》等报告,提出“场景需求驱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反哺产业升级”的特色路径,为全球AI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圆桌对话环节中,企业与高校专家围绕大模型演进、人机协同等议题的深度交流,进一步勾勒出AI发展的丰富可能性。下一个十年,AI将不再是孤立的技术概念,而是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全球合作中发挥核心作用。
从构筑创新生态到深耕场景落地,再到共识未来的发展方向,2025人工智能+大会以务实的举措、前瞻的视野,为AI下一个十年铺就发展之路。在场景驱动与新质引擎的双重赋能下,中国AI产业必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以开放协同的姿态书写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章平周
责编:邱子凌(实习)
校对:吴成玲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21/127807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