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北京发布17项场景创新成果,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2025年11月25日 16:42

据《北京青年报》11月25日报道,以“智绘未来 场景无限”为主题的2025北京市智慧城市场景创新发布活动昨天举行,活动上集中发布17项智慧城市场景创新成果与35项场景需求,以场景创新为引擎,推动城市数智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17项场景创新成果的发布,是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更是“北京经验”的集中呈现。“北京经验”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技术创新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关键在于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生态,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精髓在于以场景为纽带,打通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落地的全链条。

image (2)

  图为AI公共法律服务室。新华网 卢俊宇/摄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载体。2025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将“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北京作为首都,其智慧城市建设既承载着示范引领的政治责任,也面临着超大城市治理的现实需求。从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捷到民生保障的精准普惠,从城市治理的精细智能到产业转型的动能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直接关系城市综合承载力与群众获得感。

智慧城市建设绝非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治理理念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北京创新推出“常态化+集中化”发布模式,累计开放132项高价值小切口场景,既避免了“大水漫灌”的形式主义,又通过精准对接实现技术与需求的双向奔赴。在需求端,“综合清单+专项清单”模式覆盖政务、教育、医疗等多领域,35项需求既包括门户网站AI服务、潮白河流域京津冀一体化应急监管等,也涵盖老年人体检报告智能解析、慢病管理等数字医疗领域。在生态端,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构建“市区共建、政企共建”模式,以“先创新、再授权”的公共数据开放机制,破解了数据安全与创新活力的平衡难题,为技术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

场景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引擎,更是技术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载体。脱离具体场景的技术创新如同无源之水。北京发布的17项场景创新成果中8项为国内首创,大模型、F5G全光网络等前沿技术之所以能成功落地,关键在于找准了政务办案、教育教学、基层治理等具体应用场景。场景创新的价值,不仅在于推动技术迭代,更在于重构城市服务逻辑,实现了从“政府供给”向“群众需求”转变,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升级。石景山的微尺度预报保障、大兴的慢病智能管理,这些“小切口”场景精准回应了基层治理与民生关切,让技术创新更有温度。场景创新形成了“北京验证、全国推广”的创新路径,95项数据核心技术清单可支撑15个领域创新,让局部实践转化为可复制的制度成果。

当前,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智慧城市建设正迈向纵深发展阶段,北京以数智北京创新中心为枢纽,持续巩固全国领先地位,既为自身发展注入动能,也为全球标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北京经验”。未来,随着生态持续完善,更多技术成果将在北京落地验证,我们要让技术创新更有温度、城市服务更接地气。

作者:章平周

责编:吴成玲

校对:邱子凌(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25/12782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