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主题专题 理响中国 要闻
中国理论网:以“四力”整体提升,凝聚实现“十五五”规划的磅礴力量
2025年11月26日 14:47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强调要“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四力”不仅是党百年奋斗制胜的“看家本领”,更是新征程上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宏伟目标的“核心引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四力”建设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对于凝聚磅礴力量,奋力谱写“十五五”壮丽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锻造坚如磐石的政治领导力,把稳中国式现代化的“定盘星”
党的政治领导力,是党驾驭复杂局面、引领时代发展的根本能力,是确保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定盘星”和“主心骨”。展望“十五五”,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越是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越要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这一“定海神针”的作用。
一要彰显举旗定向的战略远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十五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偏向、不走样。
二要强化总揽全局的驾驭能力。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十五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融入国家发展大棋局,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并进。
三要提升贯彻落实的执行效能。政治领导力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以强大的政治执行力,确保“十五五”规划的每一项部署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二、锻造凝心铸魂的思想引领力,高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旗帜”
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党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独特优势,是团结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进入“十五五”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强大的思想引领。
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围绕“十五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和重点任务,精心组织宣传阐释,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有效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全体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三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五五”规划不仅是经济发展规划,更是文化繁荣的规划。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锻造扎根人民的群众组织力,汇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之源”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强大能力,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和执政根基。“十五五”规划的实现,归根结底要依靠亿万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党的群众组织力正是将蕴藏在人民中的磅礴伟力有效组织起来、充分激发出来的关键所在。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而赢得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自觉追随。
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地落实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基层党组织,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将“十五五”规划的任务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锻造万众一心的社会号召力,画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同心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党的社会号召力,是党凭借其政治主张、价值理念和执政成果产生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将社会各界、各族儿女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为共同目标而努力。这种号召力源于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伟业与为民造福的现实担当,是凝聚共识、汇聚众力的精神纽带。
一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作用,团结带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等共同为“十五五”规划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三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通过全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感召、吸引、带动全社会成员,心甘情愿地追随党、拥护党,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画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同心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KYCX24_074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延泽,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梁丹,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新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慕琪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26/127839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