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党建

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025年11月27日 14:4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滋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第二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主动精神。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刻内涵、精髓要义,领悟其文化底蕴和哲学智慧,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锤炼,在新征程上把党的自我革命引向深入。

崇道尚德、知行合一、修身为本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修身立德”“革故鼎新”等思想,强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下功夫。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有施药动刀的治病之法又有固本培元的强身之举,是对每名党员的党性修养要求。

所谓自我净化,就是有弊所当革、有疾所当治。古人说:“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中国古代推崇仁德,追求君子人格,主张“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我们党的自我净化,标准是党性要求,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反省不足,敢于刀刃向内、自剜腐肉,打扫和洗涤思想和工作上的灰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自我净化上下功夫,通过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不断纯洁党的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告诫党员干部“治病救人,哪能不吃药,对那些顽症须下点猛药才行,对有病毒扩散风险的肿瘤还得动刀子”。

中国古人崇道尚德,将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都视为修养身心的机会,不断自我完善。《论语》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荀子主张,见有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见到不善,一定要警醒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我们党是学习型、使命型政党,善于在学习中进步,在总结经验中成长,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我革命,要求“在自我完善上下功夫,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监督机制,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

古人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言“日新之谓盛德”,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是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斗不止。法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主张治理国家要根据时代变化进行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自我革新上求突破,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

通过勤学善学实现自我提高。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把学习作为人生一件快乐的事;强调“仁者,先难而后获”,先要经历困难,而后才能有所收获。《道德经》讲“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长过程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革命“要在自我提高上下功夫,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对立统一、格物致知、务本求真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坚持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提醒全党学习运用对立统一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等哲学思维看待问题,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在联系实际加强思想改造、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革命的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辩证思想,比如《周易》中“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强调事物内部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实现事物自我进化、自我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全党,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党越是成就辉煌、赞扬声多,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

科学的实践观。中国古人强调知行合一,《中庸》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后面,紧跟的是“笃行之”。《论语》中强调“学”与“习”统一,好学者不只是满腹经纶的学问家,而且是言行一致的行动者。在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论什么问题,不论谁出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手”,强调“监督者,自身要接受监督;执纪者,自身要严守纪律;反腐者,自身要廉洁不腐”,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历史的群众观。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德”备受推崇。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指出要“修己以安百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着人类社会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革命,而要多听听人民群众意见”。

胸怀大我、率先垂范、以法治国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看,自我革命体现为一种仁道治国的远大抱负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不私自公、初心如磐等思想,阐述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理论问题。

无私才能无畏。中国古人坚持天人一体的观念,认为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秉持大公无私之心才能安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自我革命,是因为“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员干部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只有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

打铁必须自身硬。古人曰,“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主张把贤能的人选出来治理国家。比如,墨子认为,“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等古语,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从严治吏关键是要清除贪官污吏,反对贪污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从古至今,许多政治人物都在探索权力制约的有效途径。《管子》讲“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认为以法律治理国家,只需制定并执行制度即可。法家主张,“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执法应“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等。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等古语,强调“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形成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作者均系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27/12784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