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时事锐评

五年时光绘就“京”彩画卷

2025年11月27日 16:34

从2021年到2025年,时光这支如椽巨笔,记录了大国首都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

中国之治,北京实践!这五年,是北京与国家同频共振的五年,是成功举办冬奥会等诸多大事的五年,是美丽北京入画的五年,是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的五年,是深化改革一茬接着一茬干的五年,是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

五年来,北京以奋斗为笔,实干为墨,将宏伟蓝图逐渐绘成“京”彩画卷。当我们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抬头望去,这幅“京”彩画卷,愈发光彩夺目。

(一)回望“十四五”

北京作为共和国的首都,始终立于国家发展的潮头,在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发展。进入新时代,首都北京与党和国家的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之问摆在眼前。

北京“十四五”的前行画卷上,浓墨重彩地铭刻着“四个中心”的战略擘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首都赋予的城市战略定位。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用实际行动回答“时代之问”,京华大地处处洋溢着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

01政治中心保障坚强有力

建首善自京师始。五年来,北京始终以首善标准提质加压,推动工作走在前、作表率,展现了作为政治中心的使命与担当。

 “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推动新时代首都现代化建设,第一位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从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坚定实践,到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从党员干部“当好红墙卫士、守好百姓日子”的实际行动,再到识大体顾大局、自觉把国家事当作自家事的市民群众……都是践行“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生动实践。

“首都首先是政治中心。”五年来,北京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圆满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特别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令世人瞩目:48小时内观礼台拔地而起,30分钟完成嘉宾转场,5万人50分钟有序疏散,大会结束后几小时内城市恢复如常……依靠高效协同的“大脑与神经”,各项工作得以精准执行,将“北京速度”“北京精度”“北京温度”刻在了“九三”阅兵的每一个瞬间。这场盛典,成为北京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注脚,充分展现大国首都的风范。

02文化中心魅力充分彰显

五年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始终以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以守正创新激发文化活力,以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持续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

在思想引领中凝心铸魂。近年来,北京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擦亮了一系列红色地标。自2023年起,“‘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成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文化大思政课”的“北京样板”。“北京榜样”主题活动不断深化,让崇德向善、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浸润心田。

在保护传承中绽放活力。北京坚持把历史文化保护摆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突出重要位置,加强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传承。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到“双奥之城”惊艳世界,从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游船通航到琉璃河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再到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北京“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独特魅力更加彰显。

在推陈出新中书香致远。“十四五”期间,北京大力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达11.4%。以“演艺之都”“博物馆之城”“书香京城”建设为抓手,推出“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会馆有戏”等品牌。从北京走出的Labubu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顶流”,泡泡玛特等潮玩“圈粉”无数海外年轻人。京产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微短剧等出海势头强劲。以文兴业在北京有了生动注脚,以文化贯通中外、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的华章仍在不断书写。

03国际交往中心能级显著提升

这五年,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的五年,是千年古都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五年。

服务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五年来,北京持续擦亮“北京服务”金字招牌。从北京冬奥会的无与伦比,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万众瞩目,再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丰硕成果……北京成功服务保障了多场国家主场外交和重大国事活动,赢得国内外与会嘉宾的纷纷点赞。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五年来,北京搭平台、畅渠道、聚资源,将对外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新设外资企业超8000家。据统计,2024年,北京“双枢纽”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点超过120个,口岸入出境外籍人员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25%;接待入境外籍游客321万人次,同比增长188%。在京国际组织数量增至127家,较“十三五”末增长32%。

国际化环境实现新提升。五年来,北京出台《北京城市国际化服务工作方案》,设立“北京服务”机场服务点,提供金融、交通、旅游等20余项高频服务。“BEIJING PASS”一卡通行、地铁外卡全球“五大卡”拍卡过闸、银行卡和通信卡“两卡”融合等创新举措,有效打通了支付、交通、通信等小微堵点。《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5》显示,北京市凭借宜业环境、入境游复苏、科技创新、交通联通方面的进步,排名较2024年提升一位,位列全球第6。

04科技创新中心激荡澎湃动能

向科技要答案,向创新要动力。五年来,北京以聚才之力筑根基、以改革之勇破壁垒、以创新之锐攀高峰,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谱写新时代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答卷。

改革所至,一路繁花。五年来,北京市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北京服务”更加贴心,迭代出台1700余项改革举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世界500强榜单北京上榜民营企业6家、居全国城市首位。如今,北京日均诞生300家科技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保持全国城市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第一,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约占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的六分之一。

创新驱动,成果泉涌。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光芯片“太极”问世,以光子之道挣脱算力瓶颈;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为再生医学打开新大门;“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成功帮助瘫痪患者以“意念”操控机械臂,并让失语患者重建交流能力……从创新源头奔涌而出的活水,既是北京坚持创新驱动结出的累累硕果,更是这座创新之城奔赴未来的朝气。

 产业跃升,引领未来。全球科技与产业革命呼啸而来,五年来,北京市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2024年,北京信息软件业营收迈上3万亿元台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20%,信息软件业已成为北京第一支柱产业。2024年,北京的机器人产业规模,总的营收超过了300个亿,同比增长超过了50%。

(二)展望“十五五”

1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北京“十五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方向、勾勒蓝图。由此,一张气势恢宏、层次分明的大国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徐徐铺展,为北京在新的历史方位继续承载首善之区的使命担当,明确了清晰而坚定的方向。

放眼今日的京华大地,这座兼具古老灵魂与现代精神的都市,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美丽北京景致宜人,古都文化生生不息,民生福祉坚实可感,书写“稳稳的幸福”。北京正以一场全面、深刻、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变革,作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之问,展现大国首都的使命担当。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汇的历史关口凝望,北京有足够的信心!这信心,来自五年来政治引领的北京担当、创新赋能的北京速度、古韵新声的北京故事、可感可触的北京温度和蓝绿交织的北京画卷。北京更有奔涌向前的决心!这决心,是“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是“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更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续奋斗。

作者:祝中炎

责编:吴成玲

校对:邱子凌(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相关数据来源:

1.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四个中心”彰显大国首都风范!

2.中国旅游报:北京去年入境外籍游客同比增长188%

3.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网站:“十四五”时期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国首都国际影响力与吸引力持续攀升

4.央广网:信息软件业成北京第一支柱产业 

5.央视网:《新闻联播》报道“十四五”期间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成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25/1127/12785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