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人民日报今日谈:礼品为何“难以拒收”

2011年11月29日 16:12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元旦、春节之际,各种规定相继出台,狠刹节日送礼收礼风。有地方规定,对于“难以当场拒收”的礼品,可以事后上交。可以说,这一规定有一定针对性,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的“身份困惑”。

  工作岗位上,领导干部有“职业身份”,要严守纪律,避免“利益输送”,远离“利益交换”;日常生活中,领导干部也有“个人身份”,有亲朋好友,免不了互相走访、互送礼品。少数人却模糊了这两种身份的界限,面对礼品,怕拂人面子、伤了感情,所以“难以当场拒收”。于是行贿受贿贴上“人情”的标签,变得名正言顺。

  权力始终是由人在行使,领导干部的“双重身份”,一些时候难以截然分开。所以,尤其应该警惕这二者的“交叉地带”,在岗位上保持独立,在生活中保持警醒,不能把个人利益、私人身份带入工作。制度建设也应该以此入手,在权力的运行和监督中,以严格的规定划定权力的边界,严防“身份的越界”。 




    人民时评:狠刹违规收送购物卡之风,减少“节日到、干部倒”

    岁末干部要交好“三份答卷”

    临节狠刹“收礼歪风”配套措施要跟上

    加强廉洁自律 教育部不准收礼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129/4820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