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社会
白志刚: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2007年12月20日 09:57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今天我们这个讨论主要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我个人理解,十七大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十七大报告有顶天的和立地的内容。顶天的是我们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立地的主要就是跟老百姓有关,跟“民”有关的内容。这个“民”,我觉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福,幸福的福。我们提的小康社会、和谐发展,这是为民造福,包括它的文化,也要大发展,这个是目标,它的基础就是民生。十七大报告关于民生的篇幅不是很长,但非常细致地写了关注民生的问题,包括收入分配,包括应该怎样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的收入稳步提高。二是民主。十七大关于民主比以往任何一次代表大会提得都突出,都响亮。虽然原来人们的预期可能会提得更高一些,更重一些,但我们要看到民主的历史发展有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第一步先走基层民主,给老百姓发言的机会,能够说出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样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会更多。
今天我主要是结合十七大讲社区,所以关于十七大的全面解读就不多说了。一共分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第一,什么是和谐社区?第二,为什么建设和谐社区?第三,怎样建设和谐社区?
什么是文明和谐社区
不知道大家对社区这方面有多少了解。社区最开始提出来是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在1887年写了一本书,英语叫做《CommunitySociety》,当时北大的学者费孝通等把Community翻译成了社区。所谓的社区就是社会的区域,它是社会的局部。腾尼斯强调的社区有四个部分,一是强调同质人口。什么叫同质人口呢?就是人口的质量差不多。费孝通研究的乡村调查实际上就是一个社区的调查,现在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城市社区。实际上最原始的社区是农村,是人们自然形成的社会区域,有相同的文化,而且有共同的利益,因为大家既然居住在一起生活,利益都是相关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另外,关系是平等的。因为大家住在一起了,你多大的官到了这儿就是社区成员,出门都是大爷大妈,哥们姐们,都是可以吆五喝六的,没有问题,大家的关系很友善的。其实等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我们新农村建设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农村社区的建设也应该是一大块。
美国有一个芝加哥学派,它主要研究的也是都市社区,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叫帕克,他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生活在某一地域的居民,彼此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文明和谐呢?我认为文明是一种较高的较好的社会进步的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和谐实际上是对事物状态的一种描述,它也是一种状态,它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协调自然融为一体的关系。音乐中合奏的各种乐器,它的音色、音调要相互独立,但是又要相互配合,要快慢有致,跌宕起伏,轻重得当,相得益彰,所以音乐的天地是特别的协调,要不然形不成音乐的合奏,这个就叫和谐。植物也有和谐,农村地区的山区植物很多,自然界的各种植物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既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依赖,在空间上他们是高低错落的,因为有小的灌木,也有高大的树木。在不同的温度带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季节上它们各得其所,开花有先后,结果有先后。各种植物的气味是不同的,色彩也互相搭配得非常好,植物世界也特别的融洽。那么,音乐、植物都很和谐,但我们人类社会呢?其实原来也挺和谐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竞争的压力、国别、民俗、人种、战争等,闹得不太和谐了,包括我们中国社会,虽然经济发展了,但是存在着不和谐的一面。
和谐用于人类社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所展现的融洽、祥和、安宁的状态。关于和谐,古人讲和合固能谐,这个和合两个字非常重要,就是和气了才能合到一堆、一块。你看,第一个和是和气的“和”,第二个合是大家在一块合作的“合”。那么,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和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妥协,这个妥协非常的重要,不能争得你死我活。“谐”表现的是团结友爱、协调一致。也就是说,有了和气和睦才能同心同德,才能达到谐和、谐美。谐美这词字典上是有的,不是我编的,你看音乐的谐、植物的谐,它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时候,才能达到美。今天讲美学,谐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与自然要相互依存,共生共融。其实人本身是一种动物,是一种高级动物,本是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后来人发展得本事太大了,居然开始藐视自然了,要怎么着呢?要改造自然,改天换地,从某种意义讲这种想法是一种进步,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又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只有你出自自然,然后又融入自然、回归自然,变成自然的一部分的时候,才是最高的文明。十七大也提出了生态文明,人类社会达到高等文明的时候,跟自然一定是和谐的。
这是丹麦的一张城市图片,后面是楼房,这是一只海鸥,落在了马路边的一面墙壁上。大家看看,这个城市的人一定是爱鸟的,不然的话,海鸥怎么敢往这落?这个是他们大街上的花。我们看一看,这些花颜色的搭配,高矮错落,然后品种都各不相同,就是说它的美化水平是很高的。这个花是我们这儿没有的,我不知道叫什么,你看这个花本身上面还有图案,很美的。看,这是他们的郊区。下面栽的野菊花,然后上面是蜜蜂。这是城市的雕塑公园,它旁边都是野鸭子。你看那个野鸭子的状态,很安详的。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是第一次提出。你看人家的那个房子,那个草坪,人家怡然自得,旁边是河水,周围是鲜花、植物、然后两个人,好像是母女俩,躺着的,趴着的,内心世界非常和谐。
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呢?中央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决定里讲,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几个定义,叫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两方面都包括,既是和谐,又是文明,这里面还有若干的层次,里面有因果关系的,不是并列的,最主要的是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它们是基础,是条件。只有做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后边的东西才能实现。
关于和谐社区,中央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叫标准,实际上就是标准,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共同体这个词是从community化来的,字典上的community可以有多种,比如网络可以叫社区,然后我们的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也可以叫社区。可以有虚拟的社区,可以有实在的社区,可以有地域的社区。昌平对于北京来讲叫社区,中国对于世界来讲也叫社区,地球对于整个的宇宙来讲叫地球村,也是个社区。所以社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生活共同体实际上是社区的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儿提了三个方面。
北京市出台了一个和谐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列了八个方面,好像还没有正式出台,但是这个标准已经出来了。第一条就是文明向上,第二是安全健康,然后是生活便利、环境整洁、民主自治、保障机制、特色创新,评估机制。其实这个指标体系做得有点毛病,因为评估机制不是标准之一,它是一种最后评价的方法。我研究指标体系多年,根据中央和北京市的,把它们融合了一下,列出了九条,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有的方面更细、更全一些。比如说中央叫管理有序,我给它划分了什么方面的管理呢?治安。人的安全感永远是第一位的。按照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安全感跟我们说的食和性都是基础的。安全还有生态安全,现在说哪哪儿污染了,这不能吃,那有毛病,还有什么能吃啊?生态得安全,食品得安全,然后卫生得整洁,这都属于管理。再看看这个基础的还有什么呢?设施得齐全,社区开展什么活动,没有场地,没有点设备,没有屋子,那是不行的。保障得到位,不能让人有后顾之忧。生活得便利,交通、购物,还有其它的一些文化娱乐都得便利。高层次的是什么呢?文化得丰富,精神得愉悦,邻里得和睦。这是我给它归纳的几个方面。
看看这,也是北欧,我们拍到的。人家的社区不像我们,家家都有院子,还封闭。这是他接出来的一块,当然不是非法建设,这是在他的设计里面,为了采光、休闲特意接出来了一块。那块是玻璃,法国式的落地窗,然后外边跟自然界融合,非常安宁。这一位老人所坐的地方是哥德堡市政府前边,你看他就在市政府前面,有花、有座椅。再看这儿,这个人好像也坐在前边了,没被轰走。再看市政府,举行盛大的婚礼可以去市政府,当然它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文物,你可以参观,那边照常办公,不受影响。当然,北欧那儿社会是比较和谐的,才敢这么做,我们还得有个过程。
为什么要建文明和谐社区
在城市社区里面,现在人们觉得是相互不了解,住一块,楼上楼下,甚至同一层,大家都没说过话,有的连人都没见过,只听见那防盗门咣当咣当响,但是不见其人,难闻其声,除了狗叫的声音。邻居在一个电梯里很尴尬,彼此想说话吧,甚至你知道他可能就是隔壁的,但是也没话可说。不像老北京,见了面,您吃了吗?这很亲切、很自然。现在人们住在一起,但是居住方式的变化也造成一种不和谐。当然了,社区要做的事是让他们怎么样认识起来,让他们亲热起来,让他们亲近起来,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这个城市,原来是没有社区的,建国以后,都是政府和单位包社会,现在才提出社会建设。十七大把社会建设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我们原来都是叫居委会、家委会,居委会是杂院,家委会是单位所属,就是什么事都习惯先找单位,不行再找政府,没有听说找社会的。社会谁管?那时候没有什么社会。但那种状况对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高度的时候是不相适应的,社会应该有社会的事情,政府不能大包大揽。
改革开放以后,对于社区建设,北京提得还是比较早的。实际上社区这个词是国外引进来的,但是在社会重建过程中,社区建设是基础,正像胡锦涛总书记讲的,社区是细胞,没有这样一个一个的细胞,社会就无从组成。这样一来,就是说城市社区建设自然而然随着社会的需求,职能就增加了。我们离退休人员应该都回归社区,现在有大部分已经回归了,但是有的高干、有的单位还没有完全回归。从原来的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过渡,也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归属。社区工作增加了很多,政府也给它很多很多的事情做。我现在有一个观点,就是社区不要老闹自治。社区也自治不了,为什么?因为您的工资都是政府发的,现在还没有达到自治的状态,自治是说您在社会中完全能够独立才能自治,现在不可能,也不应该。所以,我对社区自治这种提法,觉得好像为了宣传、为了作秀说一些,其实还远远达不到这种地步。
为什么?比如,现在我们的社区主任竞聘的时候,他不住在本社区,他就没法代表这个社区。在座的社区干部,如果您要真正代表老百姓,一定要深入下去,跟社区居民聊天,知道他们缺什么,他们想要什么,这样您才能够在下届换届选举的时候,以高票当选,不然的话,只是给政府做腿,只是给做一个纽带桥梁,远远不够,得为百姓服务。请大家注意,一定根要扎在社区居民当中,那些大爷大妈们,那些孩子们,实际上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社区为什么要文明和谐呢?是因为有种种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说治安不好,没有安全感,卫生不好,我们看着不舒服,生态不好,我们的身体受损害,邻里关系不好,我们的心特郁闷,你说你家里吃得再香,出门谁都不理谁,咱们说多郁闷啊。服务不好的话,生活总是那么不便利,缺东少西的。文化氛围不好,没有品位啊。你说大家住得也不错,穿得也不错,出来以后就是一说话就骂人,老是带脏字,或者彼此老是那么横鼻子竖眼,老是那么较劲,这就坏了,那生活也变得非常的单调,索然无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实际上就在社区。现在有一些老百姓觉得不太满意的地方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干群矛盾比较突出,贫富分化在加剧。十七大报告已经提出来,要扭转贫富分化加剧的这局势。失业生活困难,下岗的有时候比退休还困难,退休还能拿到完整的退休金,下岗就是几百块钱,非常少。竞争的压力加大,尤其是孩子,他们虽然不缺吃、不少穿的,就是没时间。为什么?压得太紧,老师压力太大。环境污染严重,征地拆迁,利益受损,老年人社会照顾不够,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助学难、交通难,等等。这是老百姓觉得不太满意的地方。
怎样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总书记对于社区与社会有这样的阐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每一个社区家庭息息相关,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每一个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基层都和谐了,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和谐。总书记说得话很平和,很实在。在座的各位实际上都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任务,你看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你做的每一项很不起眼的事情,实际上都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很大的贡献。如果没有我们现在在座的干部,绝对没有地上的事情,那这个和谐社会就是空中楼阁,根本不可能建成的。
胡锦涛同志还讲,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是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社区的重要作用非常之大,那怎么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呢?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一段话,时间关系,我就不念了。十七大又提出来一段话,但是变化不大,就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主要有这样几个步骤:一个是承担应负的责任,还有一个是进行深入的调研。不是因为我是搞社科研究的就吆喝这个,不是这个意思。因为社区要有什么想法,怎么去建的时候,如果不深入调研,老是在家里闷着想,是想不出来的。你只有知道社区居民需要什么,咱们社区欠缺什么,哪方面不好,哪方面好,才能够发挥优势,弥补弱项,才能把社区搞得好。所以,调研非常重要,然后再制定可行的计划,开展创建的活动,最后还得有个评价。这个评价有标准,但是老百姓的评价是最关键的,老百姓的满意度是最关键的。
承担的责任有各个方面,党应该承担的是领导指导的职责,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该承担的是有关服务和管理的职责。请大家注意,我首先强调的是服务。十几年前我研究社区的时候就提出政府应该服务,当然有些人就跟我辩论,说政府是管理。我说,您说得不对,我是搞国际问题研究的,咱们说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其实美国宪法人家提出的也是为人民服务,人家的政府为老百姓服务比我们中国各级政府服务得还多,应该建设服务型政府。
现在政府的各个部门,咱们叫条条,实际上条条他们把很多自己应该做的事都下发给街道办事处,下发给社区。这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呢?因为他们是有钱的,有权的,而现在我们的街道和社区既没有钱也没有权,怎么办呢?我们在考察纽约市的时候,它的社区主任就跟我讲,他们那儿不用做什么马路坏了他来修的事。咱们街道办事处主任却说,马路上水漏了,我得去那给疏通。我说您做的也真累啊。他说我不疏通,区长找我啊。这样做不对,为什么?街道办事处主任没有这个专业技术,也没有这个职责,应该怎么办呢?居委会、社区居委会给街道办事处打电话,街道办事处给职能部门打电话,限定他多长时间来修好,修不好追究他的责任。应该是这样,因为这是他应该干的事。
那你们这个条条应该怎么办?他说,既然我们社区的委员是归我管,我们这儿要定期接受社区居民的咨询,然后提出要求。比如说我们社区要做一个什么事,这个事需要多长时间,你条条得给我说出计划,做出安排,然后按时检查。比如这事两星期,如果两星期做不完,且没有正当理由,我就要投诉你,就要追求你的不作为,这个条条到时候要接受社区居委会的评价。我们1996年去福建的时候,那儿就搞得挺好,条条到社区居委会来述职,当时还不叫社区居委会,他述职,咱们给他们打分,不是他给咱们评价。所以,实际上他应该首先是服务,然后再说管理。
实际上,社区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呢?桥梁和纽带,是一个信息平台。美国的社区、纽约的社区,59个社区,1个社区才5个人,实际上相当于我们街道办事处那层。咱们现在社区居委会就5个人,街道办事处一二百人。实际上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就相当于美国纽约的59个社区。为什么?因为他的社会很发达,很多服务都是社会服务,然后社区居委会有一个网络系统,他有接待机构,这儿的人其实不用做什么,就是上传下达、左右信息沟通就够了,不像我们现在街道办事处的这个定位,现在已经变成一级准政府,这个发展方向是不对的,重心下移不是这么一个下移方法。当然这是我跟现在有不合之处,作为研究,我们可以探讨。
新闻媒体对我们的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有很重要的责任,他们要宣传,社区单位要参与共建,我们社区干部的本事在哪儿?就在于一张嘴。您能不能把社区单位给说动了,让他们在社区共建的时候有点积极性,或者您出钱,或者您出力,或者您出智慧,或者您出场地,您出什么都行,就怕他们不理咱们。所以,一个好的社区干部一定是巧舌如簧,弹簧的簧,到哪儿,不管跟人家怎么说,就凭这两片嘴就把他们给说动共建了,然后咱们什么事就好办了。社区的资源太有限了,尤其现在的城市社区,原来它不是按照这个居住城市去建设的,是按照生产型城市去建设的,很多方面设施不健全,场地很缺乏。怎么办呢?就得是资源共享。而先做到资源共享的地方,尽管东城西城是先进,但资源共享不太好。西城区是全国文明城区,他们说什么中学小学对社会开放,也很有限。小孩没地方踢球,假期都不能到学校去,学校操场就那么闲着。能不能共享?他们考虑的就是安全,那你说那么多场地都闲着,中国足球能上去吗?本身就没有地,没有巴西、阿根廷那样的大草坪。在国内,学校是社区里面最重要的场所,很多活动都在学校中展开,学校必须为社区服务,甚至是归社区领导。现在我们做不到,归条条了,宁可教室空着,宁可场地闲着,那您社区居委会干部能不能跟他说说,实在不行咱们星期六、星期天开放,社区居民也可以到那去,有个场地活动,有个地方锻炼,有个地方踢球,这多好。当然有做到的,那就太少了。
社区共建是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社区机构还有很多工作职责,我们现在叫社区居委会。实际上,我认为它应该是居委会、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四位一体,而牵头的应该是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要发挥主导作用、领导作用。现在我们有很多新建的社区,完全是商品化的,物业跟业主的矛盾很厉害,我们居委会有时候插不上,这是不对的,这是不应该的。按理说,物业管理应该是配合我们社区居委会的社会工作,这是他们的职能。可是我们现在并没有完全理顺,能不能通过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努力,把它做得稍微得协调一些、和睦一些,我觉得难度很大,但是应该做。所以,只有这四位一体,团结一致,配合非常好的时候,社区居民才能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快乐感。社区还有一些社区组织,包括志愿者组织、环保组织、体育文化组织,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因为一个好的社区,最终要形成一种社区精神、社区氛围、社区品牌,没有这些专门组织,是做不到的。尤其是文化,文化是灵魂,你看咱们说哪个社区多好多好,人家没来过,人家不知道,你的环境,你的住房,但是你要说文化,哪哪儿搞得好,大家都知道,而且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感召力、竞争力、凝聚力。
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灵魂,社区干部如果本人爱文化、做文化、搞文化,把社区文化搞得特别好,可以使其他的矛盾大大降低,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咱们都是一个俱乐部的,都是老年门球,这就不打了,不吵了,互相去做工作了,然后谁吵着谁?本来咱们是街坊,曾经有一个聚餐,曾经坐一块,还共同出了一节目,这不能闹腾了。所以,文化能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它是一种融合剂、调和剂、润滑剂,我认为一个社区的工作搞得好不好,文化是中心。当然我还能提别的东西,说党建是龙头,但实际上文化是中心的东西,党建也靠文化去做,光给人家念党章,人家也不听啊,很多还是非党员啊,这样来讲一定抓住文化。这个叫做什么呢?既是途径,又是平台,又是阵地。
社区居民还有他们的义务、责任。社区搞得好不好,关键是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社区居民都配合了,他们是最大的资源,而且是我们的本。千万切忌什么呢?凭脑瓜一热,就搞点什么,居民根本不响应、不呼应、不配合,或者不参与,那就完全失败了,那就是给上边领导看的,你就是找成绩、做成绩、作秀。一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方方面面给它搞起来,老百姓觉得社区干部这招好,这事实在,一定要做这样的事情,一定是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这要进行深入的调研,调研有很多的方式,有座谈会,有个案调查,就是入户找个案,还有问卷调查,还得视察走一走、转一转,你的文化资源、民俗资源是什么?然后你的场地又有哪些?你的人才资源又有哪些?有一些是社区的居民,还有一些是社会的一些知名人士、学者,能不能都挖掘出来。因为我们要找到他们来帮助社区建设很难,让他们天天跟我们一块不容易,他们可以做专业的贡献,就是说他们自己所干的职业方面的贡献,这是完全可以的。调研的内容有基础的数据,有我们原来的成绩,有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成绩要找足,没有成绩就没有信心,就没有动力,就没有前途。问题也要找准,问题都是哪些问题呢?老百姓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是环境差?是基础设施差?还是什么不便利?一定要务实,没有这样的基础地方,那是不行的。调研的方法刚才我讲了,还有分析,有数量的分析,原因的分析,走向的分析,等等。还有第三步,就是制定可行的计划。
和谐建设的活动,这一点我会多说一些。说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我把和谐环境的活动分成了几个方面。
第一个和谐环境的活动里面包括治安环境和生态环境。比如说我们的街巷、庭院、楼道、阳台、绿化、美化活动。树木的色彩能不能多样化?这个时令的花草,像芍药花,现在城市里特别少见,能见到这么美的花,让人心醉的花。还有文化墙、夜晚的灯饰,等等。
我们看看国外的阳台,这是人家欧洲的阳台。首先要看人家的那个架子是统一制作的,不是随便弄块板,花盆是统一的,安全性很强,又很美观大方。现在我们做不到,其实这也是产业。能不能做一做?我们社区统一协调,比如说家里面出一点,政府补一点,街道办事处拿一点,统一制作,进行规范管理。花种也可以跟他说,你们这一块弄什么,他们那一块弄什么,可以配合一些,也可以自由一些。你看人家这些花种的配色非常的美。有深紫红的,有粉的,有白的,还有黄的,非常的美,五颜六色。再看这个,很简洁,是阳台的托,非常安全,绝对不会板掉下来,花盆砸下去了。
这是我们的阳台。大家请注意看,阳台上晾了许多衣物,很不雅观。现在,厦门市已经出台了这样的管理规定,临街的阳台是公共景观的一部分,公共空间。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到美国洛杉矶去考察的时候,当地有一个博士,四十多岁,他挣钱很多,买的是一个中高档的富人社区,但是他爸爸到哪儿移民以后,在院里头拉了一根铁丝要晾被子,晾衣服,过了没多少日子社区就来了,说你们家不能这么做。老头跟人家讲大道理,说什么呢?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传统,被子衣服晾在外面,这叫紫外线消毒。晚上一盖,那被子就喧腾。社区居委会说,你不能这么做,我们这儿没有一家这么做的。老头不服,还依然这么做,又过一周,居委会来了,说你再这么做,我们要起诉了。后来博士就讲,为什么呀?你们有这样的法律吗?没有,但是我们有这样的约定俗成。现在的房子都是商品房,如果您这么一做,我们就变成一个贫民窟似的社区了,房产就要贬值了。后来这博士怎么办呢?最后搬到旧金山去,还得在山坡上,阳面还不能晾,只能晾在阴面,夕阳照一照。因为那样别的住户看不见。
再看看,还有这个阳台。这里倒是摆了花盆了,但是花都死了。你看那花盆的颜色,再看那破板子,还有底下有些东西都锈了,那边还晾了一个沙发布什么的。很破旧,不堪入目。
社区第二方面就是和谐服务的活动。这些事我们现在做的比较好,有时候民政局管社区做的非常好的地方,就是社区服务。比如说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有聊天室、家庭养老,有社区食堂、日用品的代购,什么蔬菜,什么牙刷,等等,这些老人不方便了,帮着做。然后量量血压,换季节的体检,输液,代读,代写,搀扶,推车溜弯,等等。老年人不容易啊,我们已经接近于进入老龄社会了,有的城区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了,再过十几年、二十几年,在座的各位都已经老龄了。那现在怎么办呢?为老年人晚年幸福多提供一些东西,这是社区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家庭和谐,能不能做一些,但是也别干涉人家的内政。国外的社区里有一种相当于我们社会服务中心的地方,女同志受了气了,不用回娘家,到这儿去有住房可以住,有人给她做工作,心理的工作,协调的工作。看看,这是在公园里面。这位女士还不是纯白人血统,但是显然她丈夫是白人,你看这一家子很和谐。看看这一家子,也很和谐。看看这两位老人,虽然是风烛残年,但是你看这个老头,拄着这种特殊的拐杖走在路上,很安详,很和谐在那里散步,环境也很幽静。
还有一方面就是和谐邻里活动。其实和谐,家里事我们能管的不是很多,但是邻里的事,我们能管的确实不少,可是要有一定的物质投入和一定的组织形式。比如说,我本人爱做饭,表演一下切面条的技巧,包饺子的技巧,其他人表演养花的技巧,还有养鱼、裁减、一些民俗的制作,等等。这些需要社区居委会搭建平台,使社区居民联系起来。当然还有文体活动,比如说,书法、小文章,有一些体育活动,等等。这个都是需要的。比如说我们传统文化实际上非常好,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中国的文化绝对特地道,而且中国人活就活的是一种心灵世界,活就活的是一种文化品位。我们的民间文化很好,尤其是民俗文化。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根,中华民族五千年,强就强在文化。我说的是文艺文化,而科学文化我们是比较差的,尤其是近代文化,除了四大发明以外,我们基本没有近代有专利的。现在可能据说电脑的芯片刚能生产,前几年还是造假,全世界最赚钱的是芯片,利润是这个电脑多一半。我们民间活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民俗文化。这个一定请大家把它做的好上加好,用的劲要足之又足。然后,再看看他们社区的老年活动。他们打的相当于我们的门球,但是多半是男士,穿的都很绅士,我估计是一个高雅俱乐部,是一个比较有钱子俱乐部。看这是他们的学生,大街上。
然后是和谐物业。现在我们商品房越来越多,这里的地位比较好,环境比较好,那么怎么办?主要就是搞和谐物业活动,就是社区居委会能不能帮助物业跟业主搞好关系。现在,影响北京市整个社会和谐的就是业主与物业管理委员会的争斗。
社区和谐文化是调和剂。十七大报告是这么讲的,说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次十七大讲的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繁荣的基础就是我们的社区。
最后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也是跟和谐一致的。美国有一位学者,对社区文化尤其是资源共享方面提出,社会文化活动开展有许多文化机构与他们有关,例如图书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剧院、公园、娱乐场所、社区艺术中心、少数民族聚集中心、动物园、植物园,等等。当然还应该包括学校。这样人们能在社区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发现文化,如在社区的壁画上,在音乐节日中,在风景秀丽的社区公园中,在某个庆祝地区传统习俗的场所中。这叫理论,实际上也是大白话。美国的一位学者,我借用了他的话,也写了一本书《社区文化与教育》,当然以社区文化为主,因为他为了考虑名目,说你必须加教育,因为教育没人横干。但是社区教育属于社区大文化的一个内容,我说的文化是大文化,大文化实际上是无所不包的,包括环境文化、体育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
创办社区报。有没有这样一个载体、一个把大家团结起来的阵地和纽带,我觉得非常重要。社区里的好人好事,社区里的什么精神,上面有什么要求,老百姓有什么呼声,然后什么老年书法,什么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小散文等,往上面一登,也许一个儿童的一篇小散文就成就了一个未来的大作家。老年人,你给他登了一个书法,一个绘画,他可能高兴了三礼拜。人有自尊啊!人的价值的最高的实现,就是一种精神价值、文化价值,而人们尊敬往往也是在这些方面。他缺吃少穿吗?他不缺。但是,彼此见面有了谈话内容,哎,老李,你那书法可进步了。你那画画的,那芍药真叫芍药,确实美啊。我觉得有社区报这样一个阵地很有意义,但是能办起来的真少,办的好的也少。
你看,这是北欧的一个青年,是丹麦的,好像正在读我们昌平区的一份社区报。大家看清楚没有,社区报翻译成他们的文字了。创办社区节,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我们社区文化、社区报的基础上找到时候我们民俗的根,搞搞社区节。看看这是人家欧洲的社区节。搞的是什么?也有体育,也有表演性质的。你看这几位女士,很高雅,交谈起来很开心。那边还有一个摄影的。这就是人家社区节,搞的很红火。其实搞这个,中国随便拿出来一台节目都是全世界一流。
社区民俗活动,这一点在文化里面应该是重中之重。文艺活动,这个不用多说了。然后是教育活动、体育活动。你看这个体育活动,这个是老年健身,就像我们的拐杖一样,现在最新的说,拄这个对膝盖有好处。一人两根拐杖,不是拐杖,就是这种棍,支撑物吧,他们拿着这个健身走,这是现在世界新流行的。
然后是文明活动。文明活动也很多了,尤其是心理的调整。现在,其实人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疾病。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人很难找到平衡。你说咱们说挣一千多了,社区干部知足吧。原来你是下岗的,也不平,因为原来的在单位里面混得不错,是个一官半职的,现在居然下岗了,失业了,不平衡。然后跟公务员比不平衡,我们比他们还辛苦,做的事还多。按理说我应该挺平衡的了,也有那个心里面过不去的事,最近儿子大学本科毕业了,找不着工作。现在研究生都不好就业,他何况一个本科生了,高不成低不就。为这事,夫人在闹严重的神经病,逼的我也半个神经病。没办法,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社区的美化多做一些。看一下,这是人家的美化,这是人家的社区绿地,这是人家的一个小镇。当然咱们有点难比,咱们没有那么大的湖,没有那么大草地。但是你看人家这个景色,我觉得当时在那儿躺在地上都不想起来了,如醉如痴,太美了。你看我照的近景、中景、远景,这也是摄影的一种构图。
提高人的素质是我们搞一切活动的基础,搞社区的文化,搞社区的文明道德和谐,没有人的素质是不行的。这次十七大提出来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实际是一种文明素养,个人的准则、职业的道德、社会的功德、交往的礼仪,等等,都属于个人品德。性格也是品德的一个方面,比如说有没有竞争精神,有没有心态的调整,有没有为人处事的一定之规。最后涉及到的是评价。这个评价,你看我这儿写的多半都是满意度,但是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我们给海淀区搞了一个社区和谐的评价指标体系,北京市也有一个体系,那么我们能不能制定一个昌平区的,或者哪个乡镇的评价指标体系,我觉得都应该。因为你得有一个标尺,达到什么才相对的文明和谐。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能展开,但愿有机会我们一块儿再交流。谢谢大家!(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刘晓楠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07/1220/4992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