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社会

钟国兴:学习型社会、组织与团队智商

2008年01月28日 17:55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非常高兴能够今天在这儿讲课,和大家共同交流。今天我主要讲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和团队智商。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我今天首先要讲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是从国外传进来的。首先是美国的学者提出,一个组织要学习,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后来大家都知道,美国一个学者又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一个学者叫彼得•圣吉,出了一本书叫《第五项修炼》。我想咱们这儿好多同志,应该都看过这本书。

学习型社会是2001年江泽民在一个国际会议上提到这个概念,后来在我们中央文件里面又几次出现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这个概念。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大部分大中型城市都提到要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的城区基本上都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区,尤其是北京海淀和朝阳区。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城市都在提建设学习型城市,光我自己兼的顾问,在全国城市、城区就有十几家,包括咱们北京海淀区,上海闸北区,还有四川乐山市,贵州贵阳市等。

那么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有我们国家好多大种型企业,包括一些小企业,都提建设学习型组织,那么学习型组织又是怎么回事?它在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潮流。但是我们国家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要有一个好的概念,马上就流行起来。每个人都在讲,但是在讲这些概念的同时,未必把这些概念都弄清楚了。而且真正做起来,未必做得到位。我认为我们国家有一个能够把各种好东西劣化的机制。比如说好的产品出来了,质量非常好,马上有一些伪劣产品跟着就出来了。一个好的概念出来了,马上大家都在用,讲话全在讲,有的居委会老太太也在用一些词,挺大的词,讲话也像中央领导一样。大家用得非常多,用烦了,到最后真正做,未必能做到。

学习型社会也有这个问题,讲得非常多,什么都是学习型的。但是最后效果可能未必好,那么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最实质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搞学习型社会仅仅就是读书学文件吗?那如果那样说的话,从解放以后,我们一直在读书学文件啊。包括50年代的扫盲运动,包括文化大革命学最新指示。大家积极性多高啊。当时我在农村,只要是最新指示,马上有人站到房子上拿一个喇叭就喊起来,夜里敲锣打鼓,大家就去学。那是不是就是学习型社会呢?如果那样学的话,像现在有好多单位,制订每个人读书的计划,或者是大家聚在一起,指定一个人念念文件。如果那样就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话,那么我们还有必要提这个概念吗?还有必要搞学习型社会、搞学习型组织吗?因为我们已经是了。

那如果不是的话,它又是什么呢?现在社会上,好多搞学习型组织的单位,都在学《第五项修炼》。有一些评论,说《第五项修炼》是21世纪的管理圣经。那么搞学习型组织就是搞五项修炼吗?《第五项修炼》主要讲五个方面,说一个组织要搞成学习型组织,要做到五个方面的修炼。团队学习,整个团队都要学习。共同愿景,大家要有共同的对未来的一个想象。对一个单位的问题,要进行系统地思考,给出一套模式来。大家看《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就会看到思考一般是划一个圈,从这个问题思考到那个问题,再到那个问题,最后又回来。它是这么一种思维模式,在这儿不细讲,因为时间关系。然后是改善心智模式,把思考的方式进行改变,让你转化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最后一个是自我超越,你从原来的状态达到一种新的状态。团队学习,共同愿景,共同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这五项。

这五项首先在美国,后来是在亚洲的国家,在日本、在韩国,在新加坡都非常有影响。这本书是90年代写的,后来传到中国。中国的好多企业都按着《第五项修炼》来建设学习型组织。这本书为什么叫《第五项修炼》,不叫《五项修炼》?在这里面,它把系统思考排在最后一个,特别强调系统思考是贯穿于其他四项里面的一个灵魂的东西。搞学习型组织,最关键的是要学会系统思考。所以叫《第五项修炼》,而不叫《五项修炼》。

那么《第五项修炼》,按照它来做,就是学习型组织吗?其实从一种角度讲,《第五项修炼》也没有什么太神秘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我们国家,在延安时期,共产党搞的一些东西,跟《第五项修炼》讲的内容差不多。讲共同愿景,我们在延安时期,讲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是不是一个共同愿景呢?我们每一个人想过上好日子,是不是一个愿景呢?也是啊。团队学习,那时候每一个支部都学习,全党全军都学习,那是不是团队学习呢?也是啊。系统思考,那时候都学矛盾论、实践论、矛盾论。实践论是干什么的?就是教你系统思考的。改善心智模式,那时候我们针对的就是王明的教条主义,让你学会从实际出发来思考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我超越,我们从原来的那种思维状态,达到一种新的思维和工作状态,那就是自我超越。

所以从这种角度说,《第五项修炼》从理论上系统地来总结,这一点我们没有做到。但是在实践上,共产党应该说做得非常好。当然《第五项修炼》第一次把对学习的管理,变成一套管理模式,变成一套理论,这是它的贡献。它的真正意义不在实践上,当然还有很多新的东西。比如说它讲共同愿景,应该以每一个人的愿景为基础,大家来共同建立。比如说思考,它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从这一点到那一点,到最后又回来。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它都有自己的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它是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在新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此时,这个社会比原来复杂得多,社会变化比原来快得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我觉得咱们这儿可能好多人不了解《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所以我在这里简单地讲一下。如果不讲这个问题,下面的问题不好讲。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搞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在我们好多地方,都搞成运动了。这些年我兼任十几个城市的顾问,到这些城市搞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好多活动我要参加,好多文件我要看,还要讲课。我发现全国搞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有点变成运动了。从2001年开始,我们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在我的提议下,举办了学习型社会的论坛、学习型城市的论坛。我们每年都办,最多的时候几十个城市都申请跟我们办。但是我们一年保证办一个,一个会办一个,不多办。因为多办的话,有可能把这个会办得太多、太滥了,反倒不好。每年这个会,都由我来组织、由我来主持的。我在每一次会上,有机会就讲,不能把它搞成运动。到我做顾问的每一个城市、城区,我都讲这一点,千万不要搞成运动。但是讲这些是没有用的,我自己知道没用,这么讲也是废话。因为我们国家有一个习惯,只要有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就把它搞成运动。

搞成运动怎么搞呢?组织活动,在这个活动上领导动员,领导讲一大堆套话,然后有关部门去布置,搞几个大活动,最后达到上万人。然后再接着搞一些活动,掀起几个高潮。然后再推出几个典型,媒体同时做一些宣传,最后大家一总结,这个风就过去了。得到什么效果呢?只有一个效果,把大家搞烦了,把领导搞累了,这个概念搞臭了,这个活动就结束了。我们做事就是这么一个模式。上面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提法,非常有新意,但是到最后不了了之。搞的时候大家都重复一句话,比如说原来讲加入WTO,既然挑战又是机遇,上面讲,下面也这么讲。到居委会的老太太,电视一采访也这么讲,农村支部书记也这么讲。我们做什么事,都形成这个模式了。上面的领导讲话,下面就重复。每一个人讲话,都像总书记。不是说总书记讲得不对,因为总书记是站在最高的程度上讲,他讲得就要层次高一点,就要抽象一点。你说他不讲加入WTO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他讲有哪些挑战有哪些机遇,讲得非常细,那就不是总书记该讲的了。但是农村的一个支部书记,再讲这些,再重复这些话,那也不是你该讲的。

搞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也是这样,大家都在重复,都在重复一些口号,都在搞运动。但是真正搞得好的也有。据我了解,企业搞得好的,确实有一些。比如说江淮汽车制造厂,就搞得比较好,而且真正有效果。还有一些企业,我不多讲了。有一些城市搞得不错,比如说南京、常州、大连,还有青岛,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当然了也都有自己的问题。

那么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讲的学习型究竟应该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究竟应该是什么样?为什么要搞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等?我认为搞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升级的问题。为了这个,我专门写了一本书,讲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叫《升级才能生存》。大家都知道,升级是一个电脑里面的概念,硬件、软件要不断地升级,包括网络也要升级。现在讲web2.0也是升级。但是这个概念非常有普遍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升级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认为21世纪最剧烈的竞争是升级的竞争。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你是搞企业的、搞电脑的,那可以想象,如果你生产的产品是一个286电脑,人家生产的是奔4,那你的产品质量跟人家怎么竞争?咱们平时总讲产品质量竞争的问题,产品质量竞争是产品在同一个档次上竞争质量。如果你生产的电脑是286,人家生产奔4,你做得再好,跟人家也没有办法竞争。现在有好多企业都是这样,比如说照相机,结果人家一个新的产品出现了,马上你这个产品被淘汰了。比如说生产胶卷的企业,你原来生产胶卷,人家现在不用胶卷了,人家用数码相机了,好多生产胶卷的企业,包括原来洗胶卷的店,现在一下子没事情做了。

在高科技的产业里面,这种淘汰非常快。有的企业昨天还挺好的,今天马上就不行了。所以升级在21世纪是竞争最剧烈的。你只有不断地升级,才能生存。所以这本书里面,我讲了升级是一种时代理念,一种时代哲学,也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只有升级才能生存,只有更快地升级,才能更好地生存。不光是企业,每一个人也是这样。你在社会上,还处于原来的层次,比如说东北的好多企业工人,原来技术非常好,但是现在下岗没事做。为什么呢?因为别人的素质已经升级了,社会的需要已经升级了,你自己的能力没有升级,所以你没有事情可干。社会上非常需要技术工人,但就是不需要你。我们培养孩子也是,如果不把他培养成一个能不断升级的人,就让他死学一些东西,将来他就不适应这个社会。

国家也是这样的,国家也要升级,政党也要升级。我们讲共产党要与时俱进,党要保持先进性,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要升级,要不断升级。如果你不升级,就没有办法领导这个不断现代化的国家。我们实现的现代化是什么呢?就是国家的产业能力的一种升级。我们讲要实现基本小康,又要实现全面小康,那也是升级,是让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各个方面要上一个层次。所以升级在我们社会中,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遍的现象。我希望这个课进过之后,大家能够牢牢记住“升级”这个概念。

作为一个领导,在这个时代应该做什么呢?就要会领导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不断地升级。在这个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在竞争最剧烈的时代,要不断升级。如果你不能领导这个单位、地区升级,那你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前一段时间有一本书卖得非常好,是美国人弗里德曼写的,叫《世界是平的》。他为什么讲世界是平的呢?他说这个世界信息流动非常快,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我们马上就知道了,没有信息流动的障碍,所以世界是平的,这是从信息流动的角度来讲。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讲,世界就不是平的了。从升级的角度讲,世界是阶梯式的,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要不断地升级。

那么学习型组织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解决的就是一个组织、一个城市、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升级的问题。怎么来升级?就要让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要适应这个升级,让领导能引领这种升级,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学习型组织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学习组织是做什么呢?就要解决升级的问题。只有升级才能生存,只有不断地更快地升级,才能更好地生存。

怎样提高团队智商

下一个问题讲怎么来升级,我们靠什么来升级?要靠团队智商。大家对智商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从国外传进来一套测智商的办法。就是测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然后除以他的年龄,最后得出一个商数,就是这个人的智商。那么什么是团队智商呢?就是你这个团队的智力的商数。怎么计算?我一会儿还要讲。

团队智商非常重要。咱们都知道现在《百家讲坛》讲一些中国传统的故事,比如说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成功和失败,就可以从团队智商的角度来说。大家都知道,项羽没有一个非常高明的管理团队,只有一个姓范的谋士,他还没有用好,最后把人家气走了。刘邦本来是地痞流氓出身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他有一点,能够不断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笼络一批人,而且让这些人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比如说张良、韩信、萧何、陈平等。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他的团队整体智商是非常高的。项羽这个团队智商非常低,最后不打败仗是不可能的。

我跟北大一个老师,合写了一篇,讲《创业成功的二二一法则》。什么叫二二一法则呢?其实也是一个调侃,就是总结历史上政治成功的、白首起家的人,像刘邦、朱元璋等。现在搞企业的,好多老板白手起家,成功最基本素质是三条。这三条当然是开玩笑了,叫做“二百五”、“二皮脸”、“一根筋”。“二百五”,敢干,谁都不敢辞职的时候,他辞了。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的,人家不敢造反的时候,他敢干。当时,萧何他们地位都比刘邦高,别人不敢牵头了,刘邦牵头了。带头造反,要灭九族的。“二皮脸”,做事不怕别人说。好多人都琢磨过,我是下海还是不下海呢?有的人不怕别人说,这么一想,他就下海了,把工作辞了。再就是“一根筋”,做事就要坚持下去。一般人做事做到半截,发现有风险,就退回去了,再换一个别的事做。但是成功的人就是坚持下来的人。像刘邦、朱元璋多少次差点一下子就失败了,甚至全家都要被杀掉了,但是他们一直坚持下来了。当然成功还有别的素质,还有一系列更高的素质,我不讲了。

刘邦就具备这几条素质,而且善于经营团队智商。善于经营团队智商是一个更高的素质。项羽就不是这样,他不够“二百五”,不够“二皮脸”,也不够“一根筋”。他还不善于经营团队。当然这种故事是历史传说,有的不真实了。比如说项羽死在乌江那儿,怎么死的?说韩信用蜂蜜在石板上写几个字“霸王必死乌江”。然后蚂蚁聚在那儿都粘上了。项羽一看,蚂蚁都排成字了,我活着还有什么劲呢?干脆抹脖子就算了。要是刘邦绝不会干这种事,项羽脸皮薄,不够二皮脸,不够一根筋。另外也跟团队智商低有关系,如果身边要是跟着两个谋士,像张良、韩信、萧何这样的,到跟前细看一下,弄清楚那是用蜂蜜写的,也不至于自杀啊,就是因为团队智商低啊。

不光是他,有的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也有团队智商很低的。比如说在三国里面,曹操这个团队智商非常高,手下有名的谋士几十个。曹操怎么打仗?每次打仗之前开会啊,几十个人开会,大家出主意,最后曹操选一个最好的主意。曹操的人才有的是引进过来的,甚至挖别人的墙角。比如说徐庶原来在刘备那儿,他就把徐庶愣拉过来了。那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不给出主意,但曹操就白养着他,也不让他给刘备出主意,让社会上看看我多重视人才,再吸引其他人。曹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刘备和孙权两个人联合起来,都没有办法对付他。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半神半人的这么一个人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掐会算,本事太大了。但实际上这个人,我认为一辈子都在卖弄聪明。他这个人是文人,但是挺小气。为什么说小气呢?咱们想想,他到刘备那儿,容了谁呢?关羽、张飞、赵云不敢说话了。关羽给弄去守荆州,别再跟我跟前晃了,我看着你就别扭,我说话你总插嘴。刘备也都听他的,没有别的谋士。有一个庞统,给刘备出了一个主意,一直没有发挥作用,后来给他出了一个挺重要的主意,就是把刘璋的地盘给拿回来。最后庞统急于建功立业,被乱剑射死了,当了烈士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别人了,你说还有谁?诸葛亮什么事都是自己说了算,没有一个团队。刚才我讲把刘璋的地盘抢过来,是人家庞统的主意。除了这个,他还干了什么呢?火烧赤壁,是人家周瑜设计的。诸葛亮干什么呢?借东风,装神弄鬼。再就是七擒孟获,就那么一个胜仗,在《三国演义》里使劲给他渲染一下。但是人家孟获就是一个少数民族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小学都没有读过,你打了几次胜仗,耍弄了一下,那算什么本事呢?除了这些呢?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寸土未得,年年打仗,把蜀国搞得民不聊生。当时的官民比例比我们现在社会的官民比例还要高。诸葛亮到临死的时候,还耍了一下聪明。耍什么聪明呢?魏延有点不服他,他说人家脑袋后面有一块骨头,长得不对劲,是反骨,这个人肯定要造反。所以在他后面要准备一个人,拿着一把刀,干什么呢?只要他不服从领导的时候,一刀把脑袋砍下来了。魏延是什么人?有勇有谋,在蜀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咱们不说魏延有好多毛病、个性什么的,他真有问题,那把他双轨了不就得了吗?就这么一刀给砍下来了,证据确凿吗?

咱们都知道历史上有好多冤案啊,岳飞的冤案,那是秦桧弄的。袁崇焕的冤案,那是皇太极用的反间计啊。魏延的冤案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脑袋后面一块骨头长得不对劲啊。我那时候上小学,三国演义看得不太明白。我当时就天天摸脑袋后面这块反骨,魏延长得不对,那我后面是不是也长得不对啊。历史上没有比这个冤案更大的冤案。所以对诸葛亮,我认为应该重新看,从团队智商的角度上来看。那时候蜀国也是勉强能维持。如果这个团队智商更高一点,人更多一点,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至于这样。最后诸葛亮把蜀国搞成什么样了呢?咱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魏延让他给杀了,关羽给人家挤到荆州去,最后让孙权他们给杀了。张飞、刘备最后都死了,没有人了。谋士没有什么特别有思想、有办法的,武将也没人了。他就从魏国那儿挖了一个姜维。这个单位的领导把大家弄得,就你有本事别人都没有本事,这些人都成了奴才了,唯唯诺诺。到外面挖人家墙角,引进一个,空降过来。最后让他弄得也是谨小慎微的,所以就没有人能够出谋划策,带兵打仗了,最后蜀国就败了。这都是诸葛亮不善于经营团队智商,耍自己的聪明搞的。

企业也是这样。有的企业,老板成功了之后,出语录啊。我到好多企业讲,一旦老板出语录,等于宣布这个企业马上要破产了。为什么呢?我举了很多例子,好些个企业的老板自己觉得不得了,出了一本语录。一进门就是老板语录,拐一个弯一个语录,这种企业非倒闭不可,我了解了好多企业都是这样。我讲完课,有的企业老板不好意思地说我马上把语录摘下来。有的弄红宝书,让每一个员工都要背下来了,我说你这个就是要破产的标志。我后面还要讲,比如说共产党和国民党,共产党为什么打胜了,团队智商高。国民党为什么打败了,蒋介石那时候团队智商非常低,不败不可能。蒋介石那时候人才济济,好多将领都非常有文化,都是留学回来的,一大批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土包子起家,但是共产党成功了,国民党失败了,为什么?因为共产党团队智商高,国民党团队智商低。苏联东欧为什么会倒台?当然有好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团队智商低。大家都不敢说话,最后能不垮台吗?

那么什么是团队智商?首先我要讲团队智商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跟过去的要求不一样了,过去如果一个人足够聪明,你也可以打胜仗,也可以成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社会变化太快了,每天接触的信息非常非常多,变化非常非常快。在这个时候,一个人拍脑袋来做决策,不行了。你可能做100个决策,都是对的,但是有可能一个决策失误了,就把这个单位、这个企业给葬送了。这种情况非常多,因为这个时候信息非常多,第一是你自己不能垄断信息了。过去我当领导,就靠几个文件知道信息就行了。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每一个人知道的信息都跟你差不多。第二信息是海量的,人家知道的,很可能你不知道。比如说领导,你能天天上网,也未必找到所有的信息。搞企业的,今天股市涨没涨、涨多少,世界上又发生一个什么事,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你能全部了解吗?你不能全部了解的时候,就要让大家充分来发挥作用,发表意见。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需要比较高的团队智商。什么是团队智商呢?团队智商是这一个团队的智力水平的一个指数。怎么算呢?比如说我们这些人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能有多少人的智力释放出来?就我一个人,一天坐着这儿看,那这个团队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我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我一个人指挥整个团队,大家都不能吭声,那这个团队是非常危险的。那是不是我们这儿有三个人能说话,团队智商就高了呢?也未必,因为这三个人里面,可能有两个一天死顶,两人闹矛盾,这种情况不少。最后就像当年项羽手下的项伯他们两个人似的,两人的智力互抵消了,最后还是相当于我一个人的水平。一个非常大的团队,是不是人多就等于智力水平就高了?不是的。人多是需要智力水平高,因为你掌握这么多人的命运,但是就几个人说了算,那说明这个团队的智力水平非常低,比一个人决定自己的命运还要危险。这个团队智商是什么呢?在一个团队里面,这个体制能让他们释放出多少智力,在智力相互抵消之后,剩下的除以这个团队的人数,就算团队智商。

我们共产党在经营团队智商上,过去有非常好的传统。刚才我讲国民党和共产党打仗的时候,共产党就是靠团队智商打胜的。我讲团队智商,北大有个老师讲团队情商。我们认为共产党成功,可以从好多方面研究,但是有一点,就是因为团队智商、团队情商高。团队情商就是善于把大多数人团结起来,善于把人民给鼓动起来。智商高为什么?你看打仗,一开始游击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发挥作用的自由度,所以打日本人、打国民党非常有优势。国民党武器非常精良,但是指挥上非常死。比如说共产党打三大战役,领导坐在那儿每天要商量,林彪、粟裕中央下令让他们打,他们可以不同意的。但是国民党不是这样的,国民党打仗的时候,司令在那儿指挥作战呢,蒋介石把人家一个人一个就调走了,那仗怎么打啊?蒋介石想怎么打就怎么打,那仗能打好吗?而且蒋介石还不像毛泽东那样,是一个能打仗的人,是一个军事家。他自己在那儿耍聪明,团队智商低啊,800万军队就让他自己给折腾没了。要像共产党智商这么高,他未必就败得那么惨。所以共产党一直有这种传统,让大家充分地来发表意见。我们这个传统非常好,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一度我们的团队智商降低了。降低了之后,国家就出了好多好多问题,各种政治性的灾难就出来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个人决策,有时候会做出挺正确的决策,但是有时候也可能会做挺荒唐的决策,这是难免的。

所以我讲团队智商非常重要。比如说世界500强的企业,好多都是美国的,美国企业团队智商就是高啊。我这本书就是原来比尔•盖茨的七个副总裁之一、后来跳槽到谷歌担任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给写的序。他对我这本书里提出的几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他认为我讲的这些东西,尽管过去没有人总结,但是美国最好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他写的序里面,认为他工作的苹果公司、微软公司、谷歌公司都是这样的。比如微软,它就是让每一个人的智力都充分发挥,给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宽松环境。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世界的首富,他的员工假期可以到他家去玩去。谷歌这个公司,大家都知道,是世界最强的搜索引擎,发展比微软快得多。在咱们国家大家都知道百度,谷歌不如百度影响大,但是在世界上,都知道谷歌。谷歌公司有一整套的办法。李开复跟我讲,有一次,他们公司招完员工,人事部门谈完话。新员工说,谈了半天话,没告诉我坐哪个办公桌啊。人事部门的人说,我们的传统就是你随便坐,你看哪个办公室有位子,你就坐在哪个办公室。最后这个人伸脖子这个办公室看看、那个办公室看看,找到一个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就一个老头在,干脆就搬进去。结果搬进去几天之后,才知道他是谷歌的一个全球副总裁。

只有自由才能够有创造性。世界上科学家们研究,什么时候人最有创造性,快睡觉的时候,早上醒的时候,刷牙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等。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你最放松,那时候你脑子转得最快。不是说把大家管得非常死,像部队似的管得这么严。在这里我也提醒大家一句,有小孩的家庭,千万让他有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管得那么死。我的小孩我就不那么管,他愿意上网就上网,愿意看电视就看电视,从小就这样。从上小学,我们没有给他做过饭,他也不让做,早晨自己鼓捣点就走了。他也比较独立,学习我从来也不问他,愿意考多少就考多少,当然他一直到五年级总考100分。到五年级了以后,我问他你考多少分啊?他说100分啊。我说你考过99没有?没有。我说你要是哪天不考100分,我就请你吃一顿好的西餐,为什么呢?我说这100分压力太大了。他有一次考98分,我专门花了几百块钱请他吃了一次西餐,就让他宽松一点,轻松一点。

 

我认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够适应社会。人家谷歌就自由阿,自由到什么程度呢?当然咱们一般的企业、制造业的企业不能这样。员工可以带宠物上班,员工什么都带,连老鼠都带,猫、狗都带。在中国一下招了四种菜的厨师给做菜。上班时间往任何一个方向走,都能找到各种各样吃的东西。上班可以大嚼大咽,他们不管,最后你出成果就行。美国的好多企业都是非常自由的,效果非常好。

这跟我们中国不一样,尽管好多企业都讲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城市,但是我们的学习是一种什么学习呢?不是让大家充分思考、充分研究问题的学习,而是一种低智商的学习。在学校里就是这样。中国的学校是怎么教呢?民政部救灾司司长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在北京大学读博士。读博士期间,他又跑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了半年。他说中国和美国教学方式确实不一样。北京大学这么好的大学,教学方式是老师给你讲课,也讲各种观点,最后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在美国不是啊,美国给你讲几种观点,这几种观点对不对呢?然后你去收集资料,大家来讨论。最后老师也不说哪种观点对,你自己去思考。它让你锻炼什么呢?锻炼每一个人的智力,通过大家讨论来形成一个提高团队的智商水平。它不像一些单位,大家坐在一起,每星期五下午学习,不上班了,然后怎么学呢?学习之前领导先讲一段话,指定一个人读读文件,每一个人讲学习体会,然后表态。表态能说什么呢?这个文件如何如何好,讲得好的联系一点工作实际,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得更好。这种学习能起什么作用呢?降低团队智商,不是提高团队智商的学习,不是提高每一个人智商的学习。这种学习没什么好处,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大家说假话,把自己隐藏起来。

团队智商非常非常重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团队智商,提高团队智商。你不提高团队智商,那些学习型组织是是假的,没用的。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就是要让大家智商充分发挥出来。像诸葛亮那样,你怎么让大家学习?学习也是没有用的。你让大家都学了,学完了以后,最后还是诸葛亮一个人耍聪明,那有什么用啊。诸葛亮那种领导,到现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那绝对是要淘汰的。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你还在那儿一个人耍聪明,肯定不行的。诸葛亮要搞学习型组织,那个学习型组织肯定是假的。我们要搞真正的学习型组织,要在提高团队智商上下工夫。

怎么样来提高团队智商?国外有一系列的办法,学习组织是从国外传进来的,我们要把人家的东西真正学进来,别搞假的学习型组织。那是自己糊弄自己,自己欺骗自己没有用的。那怎么来提高团队智商呢?实际上彼得•圣吉在他《第五项修炼》里面也没有讲清楚。美国有好多企业,包括机关和社团,他们搞学习型组织、搞经营团队智商方面,有好多成功的经验,彼得•圣吉的书里面没有提到。但是世界上对这些企业的一些做法还是关注到了。可能有一些人不了解,韦尔奇号称世界第一CEO,是美国通用电器的总裁,干了10年,中国好多企业的老总都非常崇拜他。他到中国来,好多企业家都追着他,翻来复去问他一句话,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其实好多企业家问这个话挺掉架的,你也是有名的企业家,你问人家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其实用一句话跟你表述秘密,也未必能解决你的问题。但是那些企业家反复问,这个问完了,那个还问。韦尔奇回答挺含混,但是韦尔奇有没有秘密呢?我认为还是有的。

他的秘密是什么呢?韦尔奇刚管理通用电器的时候,通用电器有好多问题,几百家企业,好多企业经营不行,好多问题没有人解决,他非常发愁。怎么办呢?他最后想出一个办法来,让企业里面的员工坐在一起讨论企业的问题,把问题摆出来。摆出来以后,怎么办呢?比如说企业员工讲了两天,讲了好多问题,把问题整理出来。最后让每一个企业的老总坐到讲台上,大家跟你讲问题,你当场回答,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你承认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一下子把这个企业的里面的官僚主义一扫而光。原来官僚主义非常严重,有问题拖着不解决,这样一下子好多问题都解决了。他管理这个企业10年,企业股票的市值翻了38倍,在美国那是很不容易的。那是一个成熟的股市市场,翻了38倍,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所以韦尔奇被称为世界第一CEO。

我把韦尔奇搞的这个组织,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讲出问题来,大家再继续研究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叫做自由团队。我有一段时间专门研究世界500强的企业,它们为什么搞得好?如果我们有朋友是搞企业的,我觉得应该跟他们宣传一下这个观点。世界500强的好多企业,比如说沃尔玛,比如说福特,比如说施乐,比如说松下、丰田,有好多企业都是这么干的。除了整个行政正规化的组织之外,它有一种方式让员工自由参加,能够把企业的问题讲出来,然后研究问题。比如说我们一个单位也是这样,除了平时干工作,还能够让大家把问题讲出来,然后按照谁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自由来研究问题。我在我们报社就是这么搞的,让大家把问题摆出来,然后把问题整理出来,成立不同的小组,让大家自由探讨。

刚才我讲的世界500强企业,这些企业为什么能搞得好?为什么能够基业长青?就是因为有这种组织,大家能够共同思考问题。实际上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搞得的话,也应该是这样的。比如咱们台湾民进党,大家非常讨厌,那是地痞流氓的党,而且搞“台独”。我们发现有的时候他们吵架非常厉害,什么“四大天王”啊,吵架非常厉害,但是一旦决定一个事,“四大天王”互相之间胳膊一挎,异口同声。它就是有一种机制,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随便讲,也可以吵架,但是执行的时候,绝不允许反对。所以在台湾,它有它的优势。当然它也做出很多非常荒唐的事情,将来终究是站不住脚的。

国外的政府研究问题和执行,就是把这两个分开。研究问题大家吵架,但是执行的时候,绝不允许反对、消极抵抗。我们搞学习型组织,就是应该以自由团队的方式来研究问题。自由团队跟一般的团队有什么关系呢?不一样。比如说在一个单位里,学习了,大家坐在一起来念文件,这种学习不是我们讲的自由团队。自由团队的学习是什么呢?是大家找问题,找完问题,把这些问题筛选出来,分成不同类型的问题,自由组合,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在这里面,一般情况下,没有领导,大家自由地研究问题。当然自由研究问题,会不会胡说八道啊?研究的是单位的问题,别研究政治问题,四项基本原则什么的。另外也不是公开发表意见,就是研究一些实际的问题。

为什么叫自由团队呢?刚才我讲韦尔奇通用电气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排名非常靠前的公司,就是这种方式。它是最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在彼得•圣吉那个书里面提到多少次。它是怎么研究问题呢?每个单位都有好团队,非常平等,平等到什么程度呢?生产型企业里面,管理人员是穿着制服的,跟工人的衣服不一样,但是他要求在讨论问题的时候,管理人员先把制服扒下来,换成工人的服装去参加,为什么呢?因为你坐在那儿,穿一件制服人模人样的,那工人一看就自卑啊,你说话别人就不敢发表反对意见。但是你跟大家穿得衣服一样,心理上没有压力。他要让每一人都非常平等,非常自由地研究问题,所以叫自由团队。

不信我们想一想,大家坐在一起正儿八经的,领导到那儿讲几句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学习要有什么效果,然后让大家去读书啊,念文件啊,这种学习有什么效果?如果以自由团队的方式来学习,大家首先讲这个单位有什么问题,我们怎么样来解决。比如换一个角度,不讲单位的问题,讲我们素质上对工作有哪些方面不适应。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大家看应该读什么书。对不同问题感兴趣的员工,组织不同的小组,针对这个问题来学习,然后一边学习一边讨论,那效果是不一样的,大不一样,这就是自由团队。

真的学习型组织,是搞自由团队的;假的学习型组织,是按照行政组织的。当然按照行政组织也可以搞得比较好。我说假的学习型组织,是按照行政组织,然后领导指定学习什么,大家表态学习,那不是学习型组织,那叫伪学习、假的学习,叫低智商的学习。真正搞学习型组织,就要把这种学习变成大家自发的学习。

我和瑞典搞学习型组织研究的一个学者来往比较多。瑞典原来没叫学习型组织,但是人家全国的学习型活动搞了多少长时间呢?搞了100多年,而且搞得非常好。它不叫学习型组织,叫学习圈。我觉得这个学习圈值得学习。因为它们整个国家到处都是学习圈啊。学习圈怎么搞呢?就是大家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想学习什么东西,比如说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么我找几个人共同来学习这个东西,什么都可以学,只要社会需要的。比如说我就想学炒菜,那几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圈,咱们就学炒菜。你想学怎么教育,咱们就组成一个学习圈,学怎么教育孩子。

为什么叫学习圈呢?大家都是平等的,里面没有领导。有人愿意充分发挥作用,但也不是指定的领导。大家学习的时候,坐成一圈这么来学。那么政党和社会团体起什么作用呢?它帮助来组建学习圈。比如说你就想学怎么教育孩子,不知道到哪儿去招人,他帮你宣传,帮你联系。他们国家政党、工会、社会党,还有青年的组织就干这个。那么国家政府干什么呢?政府也没有闲着,帮着弄学习圈,发挥它的作用,干什么呢?你组建学习圈,我把学习用品的钱给报销一半,为什么报销一半呢?因为全给他报销了,会出很多问题,说不定他把书给当废纸卖了,就没有那么大积极性。你给报销一半,他觉得你给他解决问题了,而且他一定是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瑞典就靠这种方式,人家不是搞硬的,是一点一点建立学习圈,每一个学习圈学的东西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其实搞学习型社会,不一定都是学大套的理论,不一定学那么抽象的东西,不一定只是学技术什么的,只要对社会有用的东西,包括让人生活好的东西,让人提高质量的东西。比如让人们学怎么样来娱乐,健康地娱乐,只要能丰富社会生活就可以了。你让他自由地学,他肯定有积极性啊。你给他报销一半学习用品,买桌子椅子,他能没有积极性性吗?当然人家瑞典比较发达了,但是100多年前也不是特别发达,人家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好多事,所以坚持了100多年,效果非常好。

世界上好多国家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办法都是什么呢?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来组织,不是你行政组织。你行政组织,组织起来,他就不愿意学。即使是他非常需要的,也不愿意学。人就是这样的,他感兴趣的,自己来做,会非常有积极性。他感兴趣的,本来他需要学,你去给组织,你要求他,他就反感。所以学习啊,就是要把它民间化,领导别整天在那儿号召,要让他有动力,让每个人有兴趣,要民间化、动力化。我们国家搞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搞得好的全是找到了一种动力,找到了一种民间的形式;搞得不好的,全是在那儿搞运动。我这个人比较直,我到了我当顾问的那些城市,有的问题我就直截了当讲,我认为那个就是形式主义。我们要让每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自由,充分发表意见,充分研究问题。

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批评,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08/0128/4998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