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文化
林治波:抗震救灾与和谐文化建设
2008年07月14日 13:49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我今天讲两个问题,一个是抗震救灾,另一个是和谐文化建设。
最近最大的新闻事件就是抗震救灾。汶川大地震是8级地震,能量相当于两个唐山大地震,5个台湾9•21地震,相当于日本阪神大地震的32倍,相当于1000枚原子弹的能量。因此,这次地震历史罕见,危害非常大。我到前方住了10天,走了好几个地方,北川、青川、汶川都去了,看到的情况触目惊心。我看到一辆汽车挂在树上,是因为地震震下来一块大石头,砸到车尾上了,车就飞起来挂到了树上。唐家山堰塞湖的那个“水库”本来是没有的,是两边各掉下一个山头来,把水挤在中间了,有两个村都压在下面。这种力量平常是不可想象的。在北川,有的狗没有受任何伤就吓死了,有的狗疯了,不认得主人了。有座山原来离东方电器的厂房3000多米,经过地震以后离厂房才800多米,快挪到工厂的跟前了,而且以每天2厘米的速度往这个厂里移。原来厂房之间隔的很远,现在都挤在一块了。地壳的运动和震动都很厉害,整个地震发生区域共计12万平方公里,地壳向东北方向移了6米多,而且下陷,四川海拔下降、重庆的海拔却上升了好几米。大自然造成的后果,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这次地震整个受灾面积44万平方公里,重灾区12万多平方公里。4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东部好几个省,相当于4个江苏省;受灾人口4624万,相当于一个省的人口。到目前为止,发生余震11800次,余震最高的是6级以上,6级以上的余震5次,遇难人口69000多,失踪人口17000多,加起来近9万人遇难,受伤人口37万多。房屋共计倒塌778万间,损坏房屋是2459万间,损坏房屋基本都需要重建。形成堰塞湖35处。四川省统计死去的牲畜4462万头,遍地都是。参与救灾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共计139000人,指挥部队救灾的将军86位,公安、消防、特警共计28000人,预备役部队75600人,专业的地震救灾队5257人,出动飞机7000多架次,转移被困群众140万人,从废墟里挖出来并且存活下来的共计6541个人。救灾的物资方面,目前为止,中央安排财政250多个亿补贴灾区,预计总共安排700个亿。国内外的捐款和捐物合计450个亿,这是史无前例的,向灾区捐款捐物最多的一次。1998年抗洪救灾总共才捐了18个亿,远远没有现在多。为什么没有现在多呢?一个原因是现在经济发展了,大家钱比以前多了;第二个原因是这次灾情重,即使经济没有发展,大家拿出的钱也会更多。所以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这次捐款的数量史无前例。
这次抗震救灾总的来说反映速度快,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气和精神。表现最好的是解放军,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尤其可贵的是什么呢?这次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大都是80后的军人,甚至是90后的军人,这批人到前线去能不能吃苦?能吃苦!守不守纪律?守纪律!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强。我们的解放军真是天下最可爱的军队,天下少有的好军队。军队反应慢,首先是因为灾情发生以后有一个评估的过程;二是动用军队需要经过行政程序,这是不能省略的,任何人随便动军队,这是不可能的。美国亚特兰大飓风灾害以后,美国军队第四天才到达灾区,他们没有任何交通障碍,开着坦克车,拿着枪,叼着烟卷,老百姓的事根本不管,仅仅是维持治安。而我们的军队完全是无代价的劳动力,所有最险、最难、最重的活都是军队干的,甚至包括灾后重建时的插秧农活军队都要帮忙。我们的军队前往灾区最多的是济南军区的部队,济南军区的54军是具有光荣传统的一支军队,是我们全部21个集团军里最了不起的一个军,54军是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两个部队汇合以后组建的军队,它的前身是红一军团,然后是八路军的115师,后来的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最后变成54军,十大元帅里面有六个是出自这个军。这个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号称铁军。整个54军都去参加了这次抗震救灾,最险、最重的活都是这个军干的。还有我们的空降兵。那天晚上的空降创造了世界空降史上的一个奇迹,那种天气条件是不能空降的,晚上、下雨、云层很低,飞机下不去,而且降落的地方是峡谷,非常危险。但是温家宝总理要求紧急降落,因为灾区路进不去,桥也断了,只能空降。当时传说是死了4个人,实际上后来一个都没有死,全部成功降落。美国、英国、德国非常震惊,觉得中国空降兵的水平非常高,一个失误都没有地完成了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支军队就是上甘岭的那支军队——15军,是曾经出现了黄继光那样的英雄的部队。
这次地震还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团结和道德的光芒。灾情发生以前,大家觉得道德下滑,社会风气不好,缺乏诚信,但是灾情发生以后,大家忽然发现其实中国人团结、善良、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捐钱的捐钱,出力的出力,出车的出车,献血的献血。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爱国热情,一种集体主义精神,一种侧隐之心。在非常时刻,这些可贵的品质都焕发出来了,以国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就表现出来了。这次去了130万志愿者,这在过去是没有的,这些志愿者为什么很可贵?没有人要求他去,他们要承担来回的路费,有的志愿者在那儿一直干到现在。我认识一些人,有的人病了,病好了以后又去了。在前线分发、管理物资,登记、管理、联络各种事务,办广播站、小报,晚上露宿操场,非常辛苦,但是大家毫无怨言。这次的捐款里,企业捐款的比例很高,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民族产业捐的很多,日照钢铁公司在全国的钢铁业排列60多位,捐了1亿5000万;王老吉,一个民族产业的饮料,捐了一个亿;有一个叫陈光标的人,地震灾情发生后,他将在各地的挖土机、掘土机全部组织起来,浩浩荡荡60多台开到了汶川,他到的时候解放军还没有到,因为去的早,救了很多人。黑龙江一个开小铺的老板,看到灾情以后就把小卖部的东西全部装到卡车上,从哈尔滨万里迢迢开到了汶川,他到的时候,老百姓正缺吃的。有一个拉蜂窝煤的老头把自己所有的钱1万多元全捐了。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在天津开钢铁公司,总资产3个亿,他捐了一个亿,把三分之一的家产都捐了。表现不好的也有,一个是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肯德基、麦当劳、诺基亚等捐的都很少,不到1000万。这次表现不好的还有房地产行业,中国100个富人里50多个是房地产的老板,但是捐的钱很少。这次灾区老百姓的自救活动中反映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也很值得说说。一位女大夫,50岁,救援人员救她4次,没有救出来,由于有余震,非常危险,她就自杀了,把戒指吞下去,用玻璃割断自己的动脉。还有一个叫刘德云的工人,被压在废墟里,用圆珠笔在自己的胳膊上写:我欠王老大3000块钱。这是一种让人震撼的道德的光芒。还有一些小孩救老师,救同学,非常勇敢。有一个残疾的女孩用残疾的手扒石头救人。到前线去的志愿者中河北农民去的特别多,因为河北发生过唐山地震、邢台地震,他们感同身受,非常同情灾区,在灾区干了很多艰苦的活。山东莒县几个农民,一听说发生了灾情,开着三轮车就赶赴灾区,三轮车不让上高速公路,他们就走辅路,千辛万苦赶到灾区,什么苦干什么,什么累干什么,非常朴实。还有一个云南农民跑到了灾区,当天晚上深夜到的,人家给他一个盒饭,他说我不吃,我还没有干活,怎么能吃这个饭呢?咱们的农民多朴实啊,多善良啊!
这次灾区的房子倒了一大片,因为灾区抗震的标准是7级,但是这次地震是8级,所以房子不倒是特殊情况,倒是正常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叫刘汉的开发商,总共开发了五所希望小学,一间都没有倒,后来人家问建筑商,你这个房子怎么盖的这么结实?他说就是按照规则来做的,混凝土是用石子和水泥搅在一起,石子有圆石头一定要捡出来,鹅卵石是不粘的,混凝土就很危险了。有个校长叫叶志明,这个校长有忧患意识,在学校里老搞演习,学生、老师烦的要命,他看教学楼不结实,那是16万盖的5层楼,他就花了40多万加固,人家怀疑他贪污,他就说你们爱说什么说什么。这次地震发生以后,楼也没有塌,而且号一吹,大家都出来了,2400个师生一个伤亡的都没有。
我谈谈捐款的问题,这次得到的捐助很多,跟网上的舆论也有关系。最后客观上造成的结果是很多人不好意思,又捐钱了,所以捐的就比较多。《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认为逼捐是非常不好的行为。我说逼捐挺好的,为什么?因为逼捐逼着那些名人、富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西方的一些富人、名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比咱们强,为什么?因为西方最早的一批股份公司是公元10世纪出现的,当时的企业是教会的企业,那个时候有一个观念,就是死了以后,自己的部分土地、财产都要交给教会,教会的土地、财产自己没有能力经营,就雇经理人来经营。所以最初的股份公司的老板,有一种浓厚的上帝信托意识,我是为上帝干的,企业的捐助意识也就非常强。可是,经理人慢慢富起来了,形成一种私有意识,企业的信托意识、责任意识就淡化了。1890年,美国出台了《反垄断法》,把企业改造为公民广泛持股的股份公司。这个法律就把老百姓的福利跟公司的发展联系起来,老百姓可以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西方的公司自然就承担社会责任。再看看咱们,上帝的信托意识没有,法律的强制约束也没有,大家表面上看捐助是自愿的,但是落实到社会责任这个层面,这是必须履行的一个社会责任,所以网上的逼捐、议论纷纷是有好处的。从常规的道理来看,富人、企业、名人应该多捐。为什么?第一,能力大,就应该多出钱。第二,名声大,人家都崇拜你,得做一个好榜样。第三,从社会上索取的多,占有的社会资源大,回报社会是应该的。所以从各个角度里说,捐赠都是必须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这次地震灾害,我提了几个建议,第一个就是建抗震救灾的博物馆。这次地震灾害非常大,无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还是从人文的精神都应该弘扬这个精神,都有必要建一个博物馆。第二,校舍的重建。这次地震灾难中最惨不忍睹的就是孩子的死亡,教训就是我们下次一定要把校舍建好,校舍应该是全社会最结实的房子,只有震不垮的学校,才有一个打不倒的民族。
我们要逐渐向公民社会迈进,没有社会公德,公民社会建不起来。所谓社会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那么现在需要一种新的风尚,就是社会公德的建设。大家可以注意到,在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这个圈子里面,中国人是非常讲道德的,热情、讲义气,两肋插刀,大家生活在这个圈子里,感觉很温暖,很方便,但是出了这个小圈子之外就不行了,中国人不能善待陌生人,不能遵守公共秩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破坏公共物品,这个现象跟老外一比就更明显了。老外在亲戚朋友圈子里比较冷淡,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关系都是经济关系,中国人不是这样的,咱们中国人在亲戚朋友里是不分彼此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我觉得跟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有关,小农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宗法社会里,大家的交流基本上都是封闭的,没有一个广泛交流的公民社会,生活的圈子就是亲戚朋友。在这个圈子里,大家是不能做坏人的,要对亲戚朋友、父母承担义务。中国人百善孝为先,这是这个小圈子里面的核心道德,所以中国人的私德很发达,很讲究。中国人讲私德是跟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有关系的。中国人公德的欠缺,现在成了一个大问题,跟我们的社会形态不协调。老外在公共场合很讲秩序,显得彬彬有礼,但是他未必是好人,有的非常自私、蛮横、有道德优越感,甚至有种族歧视。有的时候我们把中国人不讲公德这面妖魔化了,善良的中国人其实非常多,与人为善、同情弱者,这是中国人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风气的好转,根本问题就是公德意识的好转。社会转型,就必须道德转型,在讲私德的基础上讲求公德。
中国人要树立公德意识,就必须从人的利己立场出发解释讲求公德的好处。对个人没有好处的事,谁去做啊。如果想让所有的中国人长久地讲公德做好事,那就必须从内心深处认同讲公德对自己有好处。在中国有一个讲公德的榜样——雷锋。雷锋是一个讲公德的好人,把别人的利益最大化,把公共利益最大化,把陌生人的利益最大化。对于个人而言,他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个人价值,由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变成了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千古流芳的人,变成了成千上万人怀念、学习的一个光荣榜样。
人跟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除了生存还要发展,在社会关系中发展。因此,社会关系越丰富越好,得到的社会认可程度越高越好。如果人没有奉献精神,你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最大化,路就越走越窄。大家都知道武训很穷,通过乞讨攒钱来办学,他感动了很多很多人,穷人给他捐东西,富人更给他捐东西,武训就变成大家接受、认可的人物,他就是在奉献过程中,成全了自己的人格,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天津的白方里老人70岁退休以后,想到退休以后就吃饭等死,这么活下去没有什么意义。就做了一个决定,风雨无阻骑三轮车挣钱,最后挣了35万元钱,帮助350个穷孩子上学,感动了很多人。他活到96岁去世,自己没有孩子,这些孩子都变成他的孩子,他活的非常快乐。去世的时候,天津市共有26000个人出来给他送葬。还有一些企业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比如说吴仁宝,原来是江阴的县委书记,辞职回老家村里当书记,大家感觉很不理解。华西村兼并了周围25个村,变成华西镇,平均每人向国家交税50万,贡献非常大。青岛港的老总常德传,当港务局局长16、17年没有解雇一个工人,朱镕基总理要求减员增效,当时全国4500万人都被赶回家了。在企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说一个工人下岗,伤害三个家庭,自己的家庭和两边老人的家庭,要想办法不减员也要增效,转员、培训、从事第三产业。中国人报恩的心很重,工人众志成城,拼命地干,最后这个10平方公里的青岛港挣出来的钱比47平方公里的天津港挣的钱还要多,并且创造了矿石装卸和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企业发展起来以后,他提出要扩大就业,帮助沂蒙山区的农民就业,他对农民工非常好,只要好好干,一个月五六千。他招了7000个农民工,干的好提干,家属、孩子都调过来,家属安排工作,孩子安排学校。一个农民一起来,一个家庭就得救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很多人致富,向国家交的税比海尔、海信、青岛啤酒都多。所以这样的人是新社会最可爱的人。他个人在那个厂子里、码头上一呼百应,威信非常高。他的企业管理得非常好。很有趣的是,我们中国人跟外国人合资的公司,通常全部都引进外国人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和外国人合资以后,都是用他的管理方式,老外心服口服。
所以作为人来讲,你在社会上讲公德,善待陌生人,不光是亲戚还要善待别人。人付出的善是有回报的。所以我觉得精神文明的建设应该有勇气把宗教引进来,把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引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中来,这个是非常有用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利己的角度解释利他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有了这个东西以后,人就有了牢固的观念,我去做好事,是为了自己不光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也得做好事。利他者利己,助人者自助,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而且是个规律性的认识。
做官的基础是做人,首先把人做好才能把官做好。怎么样做人?首先第一要求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首先是一个起点,其次是一个高点。一方面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用君子之心去待人处事,用君子的心去度量他人,心术要正。如果与人为善的话,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好人,如果没有与人为善这个品质,那么再大的优点都是小优点,因为从根本上讲你这个人站不住,所以与人为善是做人起码的要求。同时也是个非常高的要求,为什么?因为你一时做好事,一处做好事比较容易,在所有的地方都做好事,时时刻刻都做好事,这个比较难。但是不管怎么难,都应该把它作为对自己的要求去追求。就像共产党员这个标准,是共产党员的一个要求,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与人为善就是我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去算计人,不要用恶心去对待别人,不要做坏事情。
第二,做什么样的人?做性格硬朗的人。善良的人有一个缺点是性格很弱,经常受人欺负,经常受窝囊气。我们要做与人为善的人,但是不能做窝囊废,不能做窝囊的好人,要做一个硬朗的好人,强悍的好人。有一个词叫以德报怨,中国人把这当一种美德看待,人家对不起我,也对他好,显示自己宽宏大度,显示自己善良,而且还认为这是孔子的教导,应该遵循。孔子从来没讲过这个话,孔子有一个弟子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不报德?学生就问那么办呢?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就是直来直去的,就是他对你好,你就对他好,他对你坏,你就对他坏。不要用善去对待恶,因为以德去抱怨,助长恶。我们要做像仙人掌那样的人,我不惹你,你惹了我我就扎你一下,要有这种硬朗的性格。首先可以保护自己。其次可以树立一种邪不压正的导向。要做性格硬朗的人,不单单是善的保护,而且是对善的弘扬。敢于跟坏人坏事做斗争,否则就成了宋襄公那种窝囊废了。楚军进攻,将领建议半渡而击,等楚军游到江中央的时候赶紧打,宋襄公说不行,应该让人家到了岸上,列队以后咱们再打,这才是君子,结果楚军上来以后把宋军一下就消灭了。愚蠢的宋襄公就是那种迂腐的、软弱的东郭先生。所以做人的第二条,应该性格硬朗,要以怨抱怨。
第三,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孔子说的很有道理,叫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小人什么都要学人家,一模一样的学,学的结果是真假恶性竞争,不可能和。不能做同而不和的小人,要做和而不同的君子,要跟人家不一样。他做电脑,我做插座,你做硬件,我做软件,配合起来,所以君子是跟人家合作,而不是模仿人家的,是跟你和谐的。美国西部开发的时候,大家都去淘金,有一个叫斯密斯的人,他没有去淘金,去卖水去了,卖的水非常贵,结果他发得财比淘金的人发得财都大,这就是和而不同。这是做人和做事的思想方法,具有哲学的方法论的意义。做自己有个性的东西,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做,做自己拿手的事,演出自己的拿手好戏。
第四,做忠孝两全的人。现在有一个说法叫忠孝不能两全,好像只要忠就不能孝,只要孝就不能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忠孝不能两全只是在个别情况下,在特殊情况下,像战争、这次抗震救灾,在这种情况下,号召你舍小家顾大家,舍孝顾忠。但是,在和平时期,忠孝不但能够两全,而且应该两全。既顾家,又顾国,两边都要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好了,社会就稳定了,对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贡献,把孩子教育好了,子女教育好了,就等于为国家培养人才。父母健康照顾好了,家庭关系好了,这对国家也是贡献,社会上安定和谐。所以忠孝一定要统一起来,和谐起来,忠和孝是中国文化里的核心概念,在家言孝,在外言忠;忠是孝的放大,孝是忠的浓缩;忠是孝的社会化,孝是凝聚家庭的,忠是凝聚国家的;孝可以理解为对父母的忠诚,忠可以理解为对父母的孝道;所以古人讲“求忠于孝子之门”,就是找忠臣到哪儿去找?到孝子中去找,如果是个孝顺父母的人,对国家对朝廷也容易是忠诚的。所以要把忠和孝统一在一起,一大一小两个美德合在一起,这个人就是一个既顾家、又顾国的人。我们可以争取做给单位争光的人,给单位争光,就是我代表这个单位出去参加活动,不给单位丢脸,给单位争光,我觉得做人就很成功。
做官就是在做人的基础上做官,做官为什么首先做人呢?因为做官要求比做人的要求要高,所以你首先要做好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把官做好。做官还有几个具体的要求。首先,一个禁忌就是做官不要贪污腐败。我还是从利己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做官如果贪污腐败,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少贪点不值得,因为人格很高贵,不值那个3万、5万,10万、8万。多贪点很危险,说不一定哪一天就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你要是贪的多了,那是个定时爆炸,说不定哪天要爆炸。张国光从辽宁的省长调到湖北去,一样查出来了;药监局的局长郑筱萸,那是退休了的,在任的时候的贪污查出来的,退休了也抓起来。有人说多贪点很危险,我就豁出去,贪了以后传给自己的子女,把自己牺牲了在所不惜。你这是把子女害了,这个孩子有了一两千万,绝对不努力,他就湖吃海喝的坐吃山空,弄完了以后是个流浪汉。所以少贪点不值得,多贪点危险,交给孩子就害了孩子,贪污腐败这个事绝对不能干,因为从利己的角度看,对自己不利对孩子不利。
每一个人都讲公德,这个社会就和谐了。没有这个,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人与人互相不帮助,不合作,和谐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中国人的公德意识不够,中国人活的非常累。大家都不讲公德,正常的事按照正常的程序办都办不了,都得找人,不找人什么事也干不成。到医院去看病得找人;打官司变成“打关系”,首先不是找律师,而是赶紧找人,找法官、检察官;小孩生下来从幼儿园就开始找人,上小学、初中、上高中找人,上大学再找人,分配工作找人,找对象还得找人,弄房子得找人,一直到死闭不上眼,活得真是累。中国人不能善待陌生人,这是非常大的问题。没有这个是没有和谐社会的。按照自己对自己有利的原则,去做一个讲公德的好人,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善待陌生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我再谈谈社区建设。我参观过几个社区,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宁波的江东区。这个社区跟别的社区不一样,这个社区是做正规化建设,从银行、保险公司大公司里、外资企业里招年轻人,待遇比原来企业还好,让年轻的大学生主持街道的工作,年轻人有点子、有激情、观念上也新,来了以后红红火火地把社区搞起来了。按照办家的办法来办街道,这个街道的任何人得了荣誉了,在荣誉室把得到荣誉的经过写出来,挂上照片、奖状,街道的人对这个街道就很有归宿感,像个大家庭一样。有科技室,有研究兴趣的人愿意到这儿来进行科技研发;有一个大会议室,定期地请人做报告,讲家庭生活、讲文化、讲政治、讲炒股票,放电影、搞文艺演出,演出一个礼拜组织一次,大家到时候都来了,可以请外头的人,街道人自己也上阵,扮演各种角色,演唱、跳舞;街道有巴士巡逻,谁家有事,可以帮着送上学,有病人送医院;治安方面是由社区警察和治安骨干组成一个网络,每个人有名片,有联络电话,一有陌生人进来比较可疑马上互相报告。每一个社区里楼道里面都放着一个小篮子,叫葱姜墙,放葱姜蒜,谁看到没有了就往里加点,谁用谁从里面拿着用,一看没了就往里加点,很自觉。每半个月或者一个礼拜有一次大会餐,就是一家做一种东西,一家拿一份出来会餐,高高兴兴的,互相特熟,特热乎。社区搞了一个网站,这个社区的领导人是大家网上投票选举的,对社区的工作有意见,就在网上提,当面提也行,匿名在网上提也行,他都答复你怎么改进。有健身房,社区的人优惠,很便宜,还有游泳池。社区的人要出差的话,家里的小狗没人管,他给你管起来;花卉没人管,他给负责浇水。小孩如果提前放学,家长去不了,街道给你接。核心的观念就是把这个社区办的像个大家庭一样,老百姓很方便,有归属感,互相很亲热。有的人参观了之后说不能学,因为宁波有钱。实际上关键不是钱,关键是一个观念。我去广西的梧州,那个地方很穷,但是和谐社会也搞的很好。那个地方的农村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农民都不出来打工,日子过得不富裕,但都自得其乐。原来是因为村里也组织活动,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游泳、掰手腕、举石头、举杠铃、摔跤,农村的土游戏也什么都搞,养得黄牛、猪牵出来比,斗斗鸡,弄的农民劳动之余非常快乐,过得很和谐。我觉得这个欢乐比富裕还重要,要是人富起来以后,幸福指数上不去,这个富裕就是白富了,还不如却穷欢乐呢。梧州这个地方的经验值得大家参考,就是把活动搞起来,给大家提供欢乐了,这个地方就有凝聚力了,非常和谐。这就是社区建设的经验和精髓。
报告人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08/0714/5040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