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学习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在学习中创新 在创新中提高
2010年05月25日 16:18
河南省义马市从2002年3月开始,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争做学习型党员、争做学习型干部、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多年来,市委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以创新学习平台为抓手,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党性修养和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主要做法
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创建活动,义马市成立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出台创建活动考评细则,制定“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评选标准,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市委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并着力打造了“网络教育、清风论坛、干部轮讲、教育培训、专家辅导、典型教育”六大学习平台。
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利用义马市政务内、外网,及时把党的重大理论、领导讲话、学习资料、学习体会以及全市各单位的学习动态在网络上发布,引导和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进行学习。
清风论坛平台。创建活动开展不久,义马市委就利用每周三晚上一个半小时时间,在市委小礼堂举办专题讲座,名为“周三讲座”。学习对象为全市党员干部。2008年7月,义马市在“周三讲座”基础上开设了“清风论坛”。内容有形势政策与社会热点,教育与管理,历史与文化,经济与金融,法律与法规,文明与礼仪,艺术与欣赏,健康与养生等方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市委将“清风论坛”与干部培训工作结合起来,要求科级以上干部每年参加“清风论坛”学习不得少于6次,一般党员干部每年参加“清风论坛”学习不得少于10次。市委组织部每季度对参加听课人员进行汇总统计,及时掌握党员干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并在全市进行通报。
干部轮讲平台。实行干部轮讲制度,要求各单位干部轮流担任讲课老师,在党员活动日、周二周五学习日集中学习时唱“主角”。讲课内容由干部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自行确定,包括自己的业务工作体会、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上级政策文件的心得、对单位工作部署的意见建议、名家名篇文章鉴赏等等。
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市委党校(行政学校)在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办事处基层党校建设,积极构建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平台。市委党校每年春、秋两季定期举办科级干部、科级后备青年干部、非党干部及妇女干部的专题培训班。同时还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举办各类主题班。对农村党员主要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形势教育和实用技术等培训为主,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带头致富能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主要抓好市场经济、企业管理、技术创新、法律知识等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对街道社区的党员,围绕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建设、民主建设和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引导社区党员干部自觉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共建和谐社区;对党政机关的党员干部,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形势热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为重点,增强服务基层本领,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专家辅导平台。一方面,市委采取“请进来”的模式,每月开展一次专家讲坛,邀请各界专家到市里为广大党员干部作报告、作辅导。另一方面,市委采取“走出去”的模式,与高校联姻,建立培训基地,派出人员到高校接受系统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典型教育平台。市委先后邀请优秀检察官白洁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徐洪刚、参加陕县“7·29”特大淹井事件救援的义煤集团矿山救援抢险突击队成员和一些全国优秀农村干部到义马作报告。同时,采取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在本市组建了“建先进组织,创和谐社区”先进个人事迹报告团进行巡回宣讲。市委在每年“七一”,对“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进行评选表彰,使全市党员学有榜样,追有标兵,营造了浓厚的争优创先氛围。
主要成效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扎实开展,使义马市形成了“天天有课堂,周周有讲座,月月有专家辅导”的学习模式,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形成了良好学风。目前在义马市,从机关到农村、从社区到企业,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载体的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活动正如火如荼,蓬勃展开。现在下班时间喝酒打牌的少了,刻苦学习、研究工作的多了,学习日益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全市上下正在形成自觉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义马市环保局积极鼓励全局干部职工通过读书学习增强素质,提高技能。到2009年年底,全局共有38人考取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6人考取了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评”上岗证,5人通过考试拿到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合格证书。环保局党委被义马市委市政府授予“学习型党组织”。
转变了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明显增强,政治责任和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形成了心往基层想、人往一线去、事在基层办的新风气。市委在全市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机关1323名党员结成帮扶对子1789个,每人都有10户“农家亲戚”,每月30日定期走访调查,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先后帮助群众新上致富项目332个,为困难群众送致富信息2000余条,办实事2000余件,解决问题318个,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有力地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
提高了创新能力。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目的。义马市探索建立的“创新一个理念、搭建一个平台、健全一个网络、完善六项机制”的群众工作新体系,被誉为“义马经验”,主要做法得到了中央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的领导多次深入义马调研,面对面进行指导。义马市先后两次在全国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上介绍工作经验,并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强力推动了义马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年,义马市综合经济实力在河南省县域经济排序由“九五”计划末期的第33位跃居到第5位,先后两次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100个县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
几点启示
义马市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开展的一些有益探索,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党员广泛参与,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石。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注重“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义马市围绕学习平台的不断创新,基本上实现了学习平台对党员干部的全覆盖,保障了党员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满足各层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
科学选择内容,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从本单位和自身实际出发,科学地选择学习教育的内容。义马市创建的六大学习平台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创新学习载体,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才能吸引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参与,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性、感召力和吸引力。比如通过教育培训平台,在社区、流动党员聚集处,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种层次的课程,激发社区党员群众学习的积极性,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建立健全制度,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保证。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艰巨课题。抓学习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发号召和提要求上,必须依靠制度来落实,使学习有所遵循,使考核评估指标得以明确,抓学习才能取得实效。义马市把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干部创建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学习的检查考核,将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坚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
责任编辑:总编室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0/0525/5854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