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学习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西安市中级法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调查
2010年08月10日 19:15
西安市中级法院院长康宝奇在简朴的办公室,随手从满满的书柜里取出了一套八本的《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实务与理论研究》丛书,拿着这套丛书,康宝奇认真地说:“这是我们西安中院建设学习性党组织的结晶。作为省会城市的人民法院,法官素质理应走在全省前列。我们的法官95%都是党员,要与时俱进,实现公平正义,只有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个链条不断延伸,不断加强,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责任。”
西安两级法院每年审理的案件高达6万多起,每个法官一年审理案件多达六七十起。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如何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西安中院党组清醒地认识到,要把每一个县级法院党组、每一个庭室法院党支部,建成一个个坚强堡垒,要使每一名党员法官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只看案件审理的数字,不能只抓业务建设,忽视思想建设。要使建设学习党组织活动形成常态,体现长效,就必须具体到位,因为一具体,就扎实;一扎实,就深入。因此只有提高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重创新性,才能使广大党员法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不至于动摇信仰,产生“本领恐慌”。
提高针对性。为了使“学习”一词真正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西安中院党组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而是针对审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人民群众对法院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而是针对审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新期盼,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让各种观点激烈碰撞,展开理论研讨。用这种方式,引导大家去学习,去思考,去提高。法官常青说:“你要参加研讨,就一个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就必须进行扎实的调查研究,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你要在研讨会上阐述你的观点,就必须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这种方式确实有效、管用,让人一点点进步。”近年来,西安中院就是采取这种形式,针对司法良知、城市房屋拆迁、城中村改造、征地款分配纠纷等问题,进行了八次大范围的研讨,不仅吸引了全院法官积极参与,提出的很多观点在全国法院产生了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西安中院顺应青年高涨的学习热情,成立了青年法官联合会,为青年法官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目前,不仅在市院有青联会,全市13县区法院也有青联会。青年法官李涛说:“别小看这个青联会,你要加入它,没有一点理论功底,没有一点专业水平,甚至不会写作,都进不去。它就像一个磁场,把我们紧紧吸引。”
突出实效性。西安中院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把每一起案件是否案结事了,是否让群众认可,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检验标准。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和拆迁成了目前法院受理最多的案源。在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诸如征地补偿款分配,嫁城女的名分和权益等法律纠纷,成为困扰法院的一个头痛问题。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西安中院把城中村改造繁衍出来的一些法律问题和典型案例,以及群众的激烈要求,大胆地交给全市法官进行调查研究,展开学习讨论,从中寻找解决办法,并使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审理此类案件,一定要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较好地指导了此类案件的审理,在全国法院系统中引起广泛关注。其中,西安中院形成的《城市房屋拆迁及“城中村”改造的法律适用》、《征地款分配纠纷审判实务与研究》等专著,已经成为全国法官的必读和重要参照。
注重创新性。2007年,在院里组织的一次学习研讨会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引起法官们的注意:不少基层法院年结案率都在97%左右,但月、季收结案极不均衡,有的法院结案率最低月份只有30%,最高月份可达90%。通过分析研究,法官们认识到,这种时松时紧的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审判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让一些社会矛盾不能得到有效及时化解,群众不满,甚至上访。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西安中院通过几次深入的学习讨论,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提出了“均衡结案”工作法,即按年度的综合考核为按月、季的动态考核与半年、全年考核相结合,改简单考核结案率为重点考核审限内结案率。“均衡结案”是对法院传统考核办法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仅使案件审理做到了科学有效,而且大大提高了结案率,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该院受理案件数上升3.4%,结案总数上升19.5%,结案率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均衡结案”使西安中院突出了重围,走上了良性轨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俊胜对西安中院“均衡结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法院推广。
责任编辑:杨婧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0/0810/5927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