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学习专题 思辨 第三期
杨洁篪:中国外交迎难而上 开拓创新 大有作为
2011年01月20日 10:11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五年,也是外交工作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大有作为的五年。”“‘十二五’时期,国际形势有望保持总体和平稳定,我国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不会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外交部长杨洁篪日前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受采访,介绍了过去五年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以及未来五年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并就中美关系、周边外交以及公共外交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全方位外交取得新进展
记者:“十一五”期间中国外交成绩显著,您能否谈谈主要有哪些特点和亮点,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杨洁篪:“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是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五年,也是外交工作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大有作为的五年。外交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办好了喜事,办妥了难事,办成了大事,推动全方位外交取得新进展。
有五件大事影响深远: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建设性参与应对世界气候变化。五件大事将中国加速推向世界舞台的显著位置,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具体来讲,主要做了七个方面工作。一是以首脑外交为统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二是以全方位外交为主线,全面推进与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三是以经济外交为着力点,以政促经,促进能源资源等各领域合作。四是以安全外交为保障,有力维护了国家稳定大局和主权安全利益。五是以“外交为民”为宗旨,稳妥处理撤侨、人质解救、劳务纠纷等重大突发事件,有效维护了海外合法权益。六是以公共、人文外交为平台,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作为重要契机,积极推动软实力建设。七是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大力提高科学办外交的能力和水平。
记者:中美关系是我国大国外交中的重要一环。您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杨洁篪:近年来,在中美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确立了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定位,并就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稳步推进,在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着有效沟通与协调。但两国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全球化使中美利益更加广泛地联系在一起,双方应该在众多领域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我认为,新形势下推进中美关系有三点尤为关键:一是要相互了解,增进互信。二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三是要扩大合作,互利共赢。
周边外交全面发展
记者: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占据重要位置,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杨洁篪:我认为,亚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亚洲国家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人文交流持续扩大,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亚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不时影响地区稳定,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与周边各国友好合作全面发展。政治上,我们同亚洲各国高层交往密切,互信不断增强。经济上,我们致力于促进互利共赢,利益融合加深。安全上,我们主张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推动谈判解决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反恐、防扩散等合作也不断加强。人文交流上,我们大力推动教育、文化等合作。区域合作上,我们积极参加10+1、10+3、中日韩、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合作,并为这些机制的发展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也欢迎有关国家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形成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地区合作格局。
公共外交体制建立完善
记者:您担任外长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公共外交工作,请问您怎样看待公共外交的作用,做了哪些工作?
杨洁篪:公共外交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普遍参与,借助传播和交流等手段,向国外公众介绍本国国情和政策理念,向国内公众介绍本国外交方针政策和相关举措,以获取国内外公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的一种特殊外交形式。我们加强公共外交,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促进国内民众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外交工作,这十分重要。
这些年,我们不断加大对公共外交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了公共外交体制机制,如设置“外交部公众开放日”,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举办“蓝厅论坛”等。围绕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全球掀起“中国热”。
记者:请问“十二五”期间我国外交工作有哪些重要部署,重点在哪些方向和领域?
杨洁篪:“十二五”时期,国际形势有望保持总体和平稳定,我国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不会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外交为国家发展服务的主线,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继续推进大国关系,构筑总体稳定、相对均衡、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不断深化周边睦邻友好,巩固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有利周边环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夯实其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在国际体系改革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扎实推进经济外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大力开展安全外交,维护好我主权安全利益。积极开展公共、人文外交,大力推动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建设。我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外交工作一定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丁玮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120/5999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