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学习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西安政治学院用延安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纪实
2011年02月10日 17:32
春节临近,西安政治学院虽然放了寒假,但学院“网络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却开展得红红火火。在这个“永不下课的课堂”上,从学院领导到普通战士,从专家教授到参训学员,人人都有学习计划和成果……
这种尚学之风哪里来?学院党委书记、政委刘强告诉记者:主要得益于该院连续30多年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丰富实践和深厚积淀。他们把弘扬延安精神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有效推进了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继承传统,激发学习动力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近年来,学院先后组织了240多批次延安革命传统现地教学,每一批同志都会在凤凰山革命旧址看到一件革命文物——毛泽东同志用过的火盆。1938年冬,毛泽东在凤凰山撰写《论持久战》,用火盆取暖时,由于专注于写作,脚上的棉鞋被火盆里的炭火烧出一个洞,他都没有察觉……
置身革命旧址,面对珍贵文物,聆听感人故事,每位参加现地教学的同志都强烈感受到党在延安时期注重学习、追求真理的浓厚氛围,被崇尚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的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深深感染。
为汲取延安时期全党开展学习运动的经验,学院党委把弘扬延安精神与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依托30多年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形成的资源优势,组织力量对延安时期学习运动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出延安时期我党加强学习的基本经验,在全院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延安精神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讨论,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动力,制定下发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和《党员干部学习考评细则》,区分领导干部、专家教授、干部学员等层次,对导学、督学、践学、述学、评学进行规范,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
开拓创新,提高学习质量
近年来,为扩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学院积极探索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的途径方法。他们组织50多名专家教授,历时近一年,研制开发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研究系统”,通过校园网覆盖到所有教职员工办公室。该系统以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中心内容,具有资源丰富、分类科学、军味突出、适用面广等特点。
“延安时期学习运动之所以搞得有声有色,一系列灵活新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齐三平介绍说,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学院党委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探索科学的学习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推动学习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运用红色资源搞好现地教学,学院先后组织3900多名在职干部和学员赴延安进行传统教育,组织148名团以上领导干部举办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读书班。同时,他们充分发挥在延安精神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依托全军首家“延安学研究所”,先后组织军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了“推进军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传播实践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等7场学术研讨会。院党委常委带头参与学术研讨,带头撰写体会文章,在报纸杂志发表理论研究成果32篇。
学以致用,推动科学发展
学习成果能否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是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这些年,西安政治学院按照“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的标准,及时编写了《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概述》等教材,在所有班次开设“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专题。院党委在实施“名师工程”“新星工程”的基础上,构建教员队伍人才结构分析模型,形成了《加强中青年教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了职称评审量化打分制度,使评审工作由软性指标变成硬性标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员脱颖而出,成为学院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去年,该院又兴建了军事演练中心、反腐倡廉研究中心、新闻培训中心和地下射击馆等教学设施。近4年来,该院新建教学设施总数达到33个,学院教学科研的硬件条件大大改善,实践性教学有了先进可靠的载体和平台。
与学院面貌焕然一新相同步,教风学风有了可喜的变化。院党委常委深入教学一线搞调研,一年间听查课就达480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蔚然成风,开学、毕业典礼不超过20分钟,工作性部署会不超过40分钟。
最近,该院对毕业学员进行跟踪调查,部队称赞学院培训的政治干部“靠得住、用得上、过得硬”。
责任编辑:杨婧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210/60072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