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系列微专题 时政 党和政府情系民生

民主的细节:回应关注的三十九级台阶

2011年03月17日 10:19

 

  【解说】走完三十九级台阶需要多久?如果动作迅速,也许要不了一分钟。然而参加每年两会的一些人大代表却常常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三十九级台阶上走上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因为他们要在这里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回应社会的关注。采访是记者履行职责,而回答媒体的问题可以说是代表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每年两会,人大代表都聚集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他们今年提交了哪些议案、建议?他们的议案、建议是否代表了人民的心声?他们对于政府工作有着怎样的看法和期待?他们如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会议期间,通过媒体的报道,代表们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帮助群众解疑释惑。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钱永言

 

  我们农村的水利,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的,比较陈旧。现在农民迫切希望政府对水利建设加大投入。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陈广富

 

  做企业,中小企业贷款太困难。

 

  【解说】透过记者的笔触与镜头,两会期间的每一次政治沟通都真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记者采访、代表回答,媒体的介入无疑缩短了最高权力机构与民众的距离。

 

  【同期】媒体记者

 

  关注的是民生这一块,采访时代表说的比较多的也是民生问题。

 

  【解说】在每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像若干个新闻发布会现场。人大代表每一次和媒体的零距离接触,都在解答人民疑问,回应社会关切。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钱永言

 

  报道的还是比较积极。关注民生的比较多,了解“三农”的也比较多。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雷金梅

 

  都是关注民生的,比如保障性住房啊,医疗啊都提问的比较多。让我的履职在百姓面前有一个体现。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孟必光

 

  我认为今年两会媒体报道是好的,好在哪呢?一个是媒体报道得充分,一个是真实地反映了两会的情况,把会上大家讨论的问题,国家研究的问题,真实地向全国、国际公开传播。我时刻都准备着,有媒体要采集,我们就积极地参与。

 

  【同期】新华社记者 徐然

 

  每年两会期间,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都要走上这三十九级台阶,走进人民大会堂。采访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代表愿意站在镜头前,甘于接受媒体围堵,乐于回答记者的提问。能够在这里从容接受采访,回答问题,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在回答人民的问题、接受群众的监督。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317/6029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