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系列微专题 时政 党和政府情系民生
中国警方以空前力度推进“打拐”
2011年04月13日 14:33
这是一名跟随大人街头行乞的孩子在救助车上哭泣(2月11日摄)。
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打击拐卖犯罪形势,中国公安部4月12日做出了一项新的规定:今后凡是发生的拐卖儿童案件,必须由县一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担任专案组长,并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等三项工作全程负责到底。
人们将这一空前严格的做法形象地称为“一长三包制”,而人们更关注的是,在2011年春天中国“微博打拐”热潮的映衬下,中国警方将如何在“打击拐卖犯罪、解救被拐儿童”中有所作为。
中国政府部署“打拐”专项行动始于2009年。两年以来,已破获拐卖妇女案件12946起,拐卖儿童案件7867起;解救被拐卖儿童13284人、妇女23085人。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从魔爪中夺回的生命;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历经磨难后的幸福团圆。
“拐卖案件一天不破,公安机关就一天也不会放弃对案件的侦查和对被拐儿童的查找。尽管有些案件没及时侦破,但公安机关的工作永远不会放松。”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在12日举行的进一步做好打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这一决心,既要让被拐儿童的父母感受到,也要让人贩子和收买被拐儿童的群众知道。
对于失踪儿童来说,最初的几个小时是查找解救的黄金期。为此,公安部要求公安机关接到儿童失踪警情后,要立即启动查找工作,打破警种界限和常规作法,调动一切警务资源,快速查找失踪儿童。最新的消息是,公安部决定在6月1日前将这一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在全国普遍建立。
为解决被拐儿童“身源确定”的难题,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对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儿童和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进行采血入库。目前,已收录2万多人的信息,比对确定1040名被拐儿童身源。
从现在起,中国公安部还将在全国开展为期6个月的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对疑似被拐卖儿童的,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对非亲生子女入户的,必须采集生物检材进行检验,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确认非被拐卖儿童后,才能办理入户手续。
“截至目前,公安部共发出30张A级通缉令,缉拿重大拐卖犯罪嫌疑人。”公安部所属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主任陈士渠说。
这种前所未有的力度给犯罪分子以极大震慑,30人中已有29人到案,其中不少人系自首。
“公安机关在警务机制革新与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以民意为导向,推动‘打拐’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陈士渠说。
致力于“打拐”的政府部门并不只是公安部一家。中国在4年前已经出台《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年)》,并建立以公安部为牵头单位的反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个行动计划涉及28个部委,涵盖预防、打击、受害人救助、遣返及康复、国际合作等反拐工作的各个领域。
例如,公安部正在与多个部门密切合作,以综合治理的思路应对拐卖犯罪;公安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全国妇联也在展开合作,努力拓宽拐卖案件的线索来源。中国公安部不断加强国际打拐合作,目前已与缅甸、越南、老挝等国有关部门达成合作协议。
同时,民众的力量也被纳入“打拐”之中。公安部与民间反拐志愿者合作,在网上开通“打拐”信箱,派员加入“宝贝回家”寻亲网站QQ群,指定专人接收、反馈拐卖犯罪信息和线索。当前兴起的“微博打拐”,更是将这项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为避免“打草惊蛇”招致犯罪分子报复或将被拐儿童转移,公安部引导民众发现疑似被拐儿童后拨打110报警,不要随意在网上发布照片。目前,民间力量与公安机关的良性互动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尽管“打拐”战果显著,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但中国的“打拐”行动仍面临长期作战的压力。
2010年12月13日,中国海滨城市山东青岛警方接到群众报案,“一名3岁小女孩被坏人从奶奶身边抢走”。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10余个小时后,将犯罪嫌疑人王福军、徐东东、徐成龙抓获,解救出被抢儿童。
警方查明,2010年初,犯罪嫌疑人张乃敬因交通事故致残无法生育,找到王福军帮助其买个孩子,王福军遂纠集徐东东、徐成龙,3人驾车趁经过受害儿童与其奶奶身边时将其抢走,在赶往外地交易途中落入法网。
“当前,中国拐卖犯罪整体处于高发多发阶段,出现了许多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犯罪集团,手段不断升级,职业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地区拐卖犯罪相当猖獗,量大面广,已侦破的案件可能只占很小部分。”陈士渠说。
他说,巨大买方市场的存在,使拐卖“屡打不绝,且不断蔓延”,这是“打拐”行动面临的最大困难。
社会管理和服务存在漏洞也是犯罪滋生的原因之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入托难、入学难。家长们忙于生计无暇看护,这部分儿童成为被拐卖的“高危人群”。
种种传统和现实的诱因显示,在中国,“打拐”绝非“突击战”而是“持久战”,警民协力“打拐”任重道远。
公安部:拐卖儿童案件一天不破 就决不放弃案件侦查和被拐儿童查找
新华网北京4月12日电(记者邹伟)针对当前仍然严峻的拐卖犯罪形势,公安部将通过大力强化侦查破案、开展全国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在全国实行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严打跨国跨境拐卖犯罪等多项举措,全面加大打击力度,不断深化“打拐”专项行动。
“拐卖案件一天不破,公安机关就一天也不会放弃对案件的侦查和对被拐儿童的查找。尽管有些案件没及时侦破,但公安机关的工作永远不会放松。公安机关对‘打拐’工作的强大决心和力度,既要让被拐儿童的父母感受到,也要让人贩子和收买儿童的群众知道。”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在12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打拐”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做出以上表述。
张新枫指出,自2009年4月开展“打拐”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下,扎实开展侦查破案、抓捕人贩子、查找解救被拐卖儿童妇女、推进综合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的大背景下,加之非法暴利的驱动,拐卖犯罪活动在短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打拐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对此,全国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高度,全面加大打击力度,不断深化“打拐”专项行动,全力维护儿童妇女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包括:
——大力强化侦查破案。今后发生的拐卖儿童案件,县市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要担任专案组长,专案组长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工作要全程负责到底。
——各地公安机关治安户政部门和派出所要开展为期6个月的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对疑似被拐卖儿童的,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对非亲生入户的必须采集生物检材进行检验,比对确认不是被拐儿童后,才能办理入户手续。
——今年6月1日前,要在全国实行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公安机关接到儿童失踪警情后,立即启动查找工作,打破警种界限和常规做法,调动一切警务资源,快速查找失踪儿童。
——针对拐卖犯罪跨区域大范围流窜作案的特点,发挥各警种职能优势,因地制宜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查缉工作,截断拐卖犯罪通道。
——充分利用警务合作渠道,加强与相关国家警方的合作,严厉打击跨国跨境拐卖犯罪。
——大力做好打拐宣传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加强与失踪被拐儿童家长、志愿者的沟通,广泛开展反拐宣传活动,积极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拐卖犯罪线索。
——积极推进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反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主动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相关工作,落实好对拐卖犯罪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公安部:拐卖儿童案件将实行“一长三包制”
今后凡是发生的拐卖儿童案件,公安机关将实行“一长三包制”,即由县市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担任专案组长,并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等三项工作全程负责到底。
这是记者从12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打拐”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的。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表示,各地公安机关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大的工作力度侦办拐卖儿童案件。今后凡是发生的拐卖儿童案件,县市区公安机关要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案件没有侦破,嫌疑人没有到案,被拐卖儿童没有找回,专案工作就不能放松,“一长三包”的责任也不能撤销。
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按照“一长三包”的要求,快侦快破现行拐卖案件,积极侦破历年累积案件。公安部将从各地历年累积的拐卖儿童案件中,梳理影响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列为公安部重点督办案件,分批下发各地,逐案成立专案组,强化破案攻坚工作。重点督办案件的撤销,要在破案解救受害人后报公安部批准。
责任编辑:国际视角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413/6044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