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学习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内蒙古: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011年07月01日 07:48
自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定位,结合中央提出的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把握全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不断灵活形式、创新载体、丰富内容,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真正成为转变作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手段,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武器
学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阿荣旗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和学习机制。把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把各级领导干部建设成学习型干部。从强化组织动员入手,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营造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良好范围。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学、帮学、促学作用,组织开展以“每周一讲、每月一刊、每季一查、每年一赛”为主题的“四个一”学习活动。规范了领导干部集体学习、党员干部轮训、党员个人自学、党员干部调查研究、领导干部宣讲、党员干部学习考核、学习成果转化、学习汇报通报、学习典型评选表彰、学习经费保障等多项学习制度,以制度化建设推进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倡导“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学习风气,在全旗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格局。围绕理论政策宣传,旗委开展了百名干部下基层宣教活动,通过走村入户与广大群众零距离接触的形式,将中央一号文件、城乡低保、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到基层。四大班子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当学员,又当教员,带动全旗党员干部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领导干部读书学习蔚然成风:旗领导每人推荐一本好书;每月亲自主讲一堂“特殊党课”;旗党政机关每个办公桌上都放着一本《2010年理论热点面对面――七个怎么看》……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旗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政治、经济、文学、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掌握现代市场经济、国际关系、社会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理论,开阔了视野,优化了知识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全旗党员干部综合执政能力。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倡导社会新风尚的有效保障
在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阿荣旗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促进者、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推动者和文明阿荣的积极创建者。结合阿荣旗争创“全国文明县城”活动,从抓学风、正作风、树新风入手,通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题创建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大力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集体收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等,激发感恩之心,激励发展之志。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企业、社区,学习型党员干部”等主题创建活动,通过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开展争创、竞赛、评比、表彰等活动,全旗共创建学习型党支部156个、学习型机关40个、学习型社区12个,学习型村屯58个,培育选拔学习型党员干部443名,实现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党员“学”起来,群众“跟”上来,全旗形成了讲学习、爱学习、比学习的浓厚氛围。
围绕提升广大群众精神文明素质,旗委宣传部深入开展了以“铭记历史,继往开来”为主题的“红五月”活动。通过“写红史、读红书、唱红歌、走红路”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红色文化,激发全旗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活动期间,旗委宣传部编印和修订了《峥嵘岁月——阿荣旗革命老区抗战史实》、《王杰是咱好榜样》、《东北抗联在阿荣旗》等红色文化史书,向各中小学和社会推荐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百套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结合草原书屋和万村书库工程开展红色电影和爱国主义丛书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开展了“春之声红色歌曲大家唱”主题活动,累计受教育群众6万人次。组织100多个单位、近3万人分批次参与“走红路”活动,参观抗联英雄园、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王杰广场、王杰纪念馆和其他抗联烈士墓和战斗遗迹,寓学习教育于追思、游览之中,全旗上下掀起了抗联英雄事迹的学习热潮。利用45处全民学习大讲堂,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十大富民产业、道德模范等各项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活动,采用宣讲报告、事迹展播、现身说法、文化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致富信息、现代理念、先进文化、文明习惯,培育和树立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那吉镇金石社区依托市民大讲堂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唱读讲传”活动,通过比读、比作、比唱、比讲,使党的政策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把学习活动延伸到基层群众。六合镇农民大讲堂以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当地知名小剧团的精彩演出,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生活的同时,学习了新知识,了解了新政策,掌握了新技术。向阳峪镇乐昌村农民大讲堂把当地孝老爱亲模范张淑荣作为活教材来学习和宣传,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向广大群众传授孝老爱亲的经验,通过争创、评选孝老爱亲家庭,营造出养老、爱老、敬老、孝老的良好氛围,塑造了文明、向上的村风和民风。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催化剂
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寻求解决办法,在解决问题中推动事业发展,在科学发展中促进农民增收。阿荣旗在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途径,将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用先进的理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激活学习一池春水。
阿荣旗通过理论调研和技术服务两个渠道,从创新思路、技术支持两个层面入手,以“促进旗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阿荣”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为发展献策、为民生建言、为和谐出力,促工作创新、促科学发展、促社会和谐”的“三为三促”理论调研活动。针对全旗现代农业建设、工业化推进、城市发展、生态建设与保护、信访维稳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文章587篇。围绕学习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全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年均增长超过20%的发展目标,并针对实现这一目标开展了“十二五”期间农民增收致富行动大学习大讨论。旗委、政府经过多次专题学习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和全旗经济发展实践,出台了10项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并派出宣讲团深入全旗11个乡镇14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经济发展理论政策大宣讲。各乡镇、各部门利用全民学习大讲堂,广泛开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宣讲活动,同时对照农民增收致富行动的目标,深入查找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制定推进措施,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发展意识,增强发展信念,全旗上下形成了谋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在大学习大讨论中,查巴奇乡达到一致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奶牛养殖作为主导产业,制定了“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和11%,分别达到16800元和11000元的发展目标。向阳峪镇松塔沟村结合实际,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建成蔬菜大棚200栋,为农民增收300余万元。
如何让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阿荣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体作用,开辟专业技术干部学习绿色通道,每年定期选派党员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充电”,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农村工作水平。同时还创新开展技术帮扶结对子工程,组织种养技术人员与全旗种养大户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通过经验介绍、技术传授,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支持。新发乡水稻种植大户金大一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采用了“泡种种植技术”,每亩增产100公斤,增收达3万余元。六合镇养鹅大户孙丽华努力学习养鹅技术,成功饲养了6000只白鹅,纯利润达到12万元。
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阿荣旗明确了“保护与发展并重、富裕与和谐共赢”的科学发展之路,提出“建设呼伦贝尔岭东经济强旗、自治区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与和谐社会典范”的发展定位和“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富裕与和谐共赢,深入实施农业富旗、工业强旗、生态立旗、文化名旗四大战略,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总体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全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7608元增长到2010年15950元,增长了109.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338元增长到2010年6800元,增长了103.7%。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动力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阿荣旗坚持“学用结合、为用而学、以学促用、以用带学”,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不断优化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和思路,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民情,提升矛盾化解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先后邀请林忠阳、安博伦等国内知名学者前来讲学,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理论层次。旗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作为干部培训经费,选派150名党员领导干部到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参加现代农业、文化发展、社会矛盾调处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域外学习培训。通过开展“领导走访调研日”、“法律知识进农家”、“流动宣讲进村屯”、“乡镇干部联系村”等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情况,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干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能力。启动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旗乡两级调处中心为平台,以政法、信访、综治、维稳为主力,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大调解”工作模式。2010年全旗各级调解组织共收案3963件,成功调解3864件,调解成功率达97.5%。
把法律宣传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把474名专兼职矛盾调解员吸纳到全旗理论政策宣讲报告员队伍中来,让他们既是矛盾调解员,又是宣讲报告员,更是法律宣传员。借助全民学习大讲堂这个平台,不断强化学习培训,提高调处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把先进调解经验、和谐的社会音符传递到乡镇、传递到社区、传递到村屯、传递到百姓家中,真正让矛盾化解在基层。六合镇珍珠村村民张鑫的妻子林玉因为4年前结婚时公公允诺给自家的3垧承包地迟迟不予兑现,与公公矛盾日益激化,盛怒之下要求与张鑫离婚。经过乡镇矛盾调解员耐心劝导说服,最终心平气和达成协议,张鑫夫妇和好如初;霍尔奇镇前进村张某因使用该村勇猛组村民自办电与该组村民发生纠纷,修理部被断电无法经营,张某将村委会起诉到法院,张某败诉后不服,为此上访7年。旗、镇两级调解员深入分析纠纷始末,制定调处方案,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双方消除隔阂。
以流动服务车为载体,建立流动宣讲、流动宣传、流动调解新机制。全面开展“148”法律服务热线,当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时,只需拨打服务热线,流动服务车就会及时赶到矛盾纠纷现场,进行矛盾调处和法律宣传,做到了有矛盾纠纷随叫随到,不收取任何费用,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向阳峪镇解放村长胜组56人就该组小灌木林与荒山承包有意见,集结在一起,准备集体上访。该镇调处中心接到热线电话后,及时赶到集结地做化解工作,宣传相关政策,并就村里发包该组小灌木林与荒山事宜提出了处理意见,要求村里走村民议事程序,并上报镇林业工作站后根据“五荒”发包管理办法,依法按程序进行发包。此举得到了该组村民的认可,及时化解了这起一触即发的群体性事件。
学习无止境,发展无终点。步入阿荣旗的城镇、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处处涌动着一股学习热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春风,吹遍了阿荣旗城乡大地。在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全旗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在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和谐美丽的桥梁,推动阿荣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杨婧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701/6082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