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学习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专题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福建省上杭县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2011年07月13日 07:56
近年来,福建上杭县按照适应建设生态型工贸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积极营造推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实践锻炼,突出抓好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开展三项活动,营造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
1、开展“两个倡导”活动。上杭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两个倡导”活动(即倡导每年读几本好书,倡导锻炼身体、健康生活),加大“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创建力度,促进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身心健康。要求机关党员干部每周坚持至少自学5小时,并写好读书笔记,每年至少精读1本好书(或看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每年至少撰写1篇学习体会文章或调研报告。始终坚持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以党(委)组中心组学习推动全县党员干部普遍学习的开展。同时,县委还通过赠送书籍、推荐学习书目、组织学习交流、组织征文评比等形式,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多读书、读好书、读新书。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已向中心组成员赠送了《建国大业》、《红色摇篮》等光盘和《中国的经济制度》、《货币战争》、《中国经济转型30年(1978—2008)》等书籍,向全县党员干部推荐了《沉思录》、《于丹〈论语〉心得》、《干部健康手册》等不同类别的书籍。县直各单位共举办学习论坛、学习心得交流、知识竞赛、演讲、报告会、座谈会等120多场次,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
2、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月”活动。以实施党员“素质工程”为载体,制定了《上杭县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确定每年的3月份为全县党员集中教育培训月,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上杭县采取“县委点题、乡镇选题”的形式,先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并协调县委宣传部、党校、农办等11家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对集中培训的教案编写和培训的组织工作进行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再由各基层党委(工委)组织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菜单式”与“点题式”并举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培训实效。县委组织部还在“中国上杭网”网站上开设了“党员教育培训专栏”,将党课教案和部分党课音像资料放入网页,方便各基层党委和外出流动党员使用。2008年以来,各授课单位共撰写党课教案68篇,提供师资人员56人,全县农村党员参训率达8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参训率达90%以上。
3、开展“读书日”活动。响应“世界读书日”活动号召,将每月的23日定为全县党员干部读书日,把“读书日”活动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开展全员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读书日”与平时读书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博览群书,养成“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好习惯,提高党员干部读书学习的热情,共同打造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同时,上杭县还以此为契机,通过电视台、广播、网络、报刊等加大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学习范围等内容,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对各类危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而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二、创新培训方式,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
1、“一班一策”精学,提高培训实效。落实大规模培训任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深化“一班一策”办班要求,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实效。一是突出重点。对机关、乡镇、农村(社区)等进行调查摸底,广泛征求领导和有关专家意见后,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工作的特点,分别设立不同专题,做到一期突出一个主题,一期一个重点。如对机关干部突出政府形象塑造课程、乡镇干部侧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副职领导注重角色定位、村两委干部着重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等。二是自主择训。培训前,县委组织部向参训者发放《干部培训自选课程表》,参训的各级干部,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或自身关心的问题选择“菜单”,自主择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及时反馈。在每期办班结束前,随即发放问卷调查表,征求学员对本期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根据学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下期培训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提高培训实效性。2010年以来,已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科级干部700多人次,村级主干462人次。
2、“远教平台”选学,解决工学矛盾。作为全国远程教育重点支持县,上杭县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优势,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国上杭网”网站,将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文件、专题辅导教材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教育资料“打包”上传,并充分发挥系统网上“教、学、考、管”的功能优势,加强学习管理,促进广大党员干部采用“定点式”、“菜单式”、“点播式”等模式自选课题组织集中学习或进行自学。网站可以随时收看、机动灵活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党员干部工作与学习互相冲突的矛盾,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习实效,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的欢迎。2009年10月,上杭县网络培训系统被评选为全国区县级“十佳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优秀应用案例。2010年,上杭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中心制作的“不负殷切期望,加快和谐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情系闽西革命老区”专题网页的点击数已超过20000次,成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载体。
3、“专题讲座”助学,加快知识更新。一是“高层讲座”。县委学习中心组先后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福建省社科院原院长严正、福建省人大法工委主任游劝荣等6位专家学者作关于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专题讲座10余次,把脉上杭科学发展,明晰科学发展思路,寻求破解难题办法。二是“创业讲座”。在全县各级机关党组织中定期组织开展“创业讲坛”, 围绕推进上杭又好又快发展,由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结合各单位实际,谈思路、讲办法,并通过推出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致富讲座”。在农村党组织中开展党支部书记讲理论、实用人才讲技术、致富能手讲经验专题教育活动, 引导农村党员学习政策理论知识,提升致富能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四是“标兵讲座”。在学校、医院、“两新”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中开展“优秀教师、医疗专家、企业发展”等讲座, 通过先进人物现身说法,引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加快发展。
三、强化实践锻炼,增强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
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上杭县根据年轻干部的个体特点,有计划地选派经历单一、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重点工程一线、综合部门工作一线、新农村建设一线等急难险重岗位参加实践锻炼,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培养、锻炼、考察年轻干部,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下挂”。对缺乏基层工作磨炼的部分县直部门年轻干部,安排他们到新农村建设一线挂职。去年以来,已先后选派22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挂副书记、副(乡)镇长和乡镇长助理等职,通过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丰富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二是“上挂”。对各乡镇推荐的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经筛选后,安排到县直综合部门或业务对口部门挂职。近年来,先后从镇机关选派了36名干部担任县直部门的副局长、副主任等职,切实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开阔了眼界,转变了工作思路。三是“平挂”。对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重要岗位锻炼的年轻干部,安排到重点、难点岗位进行锻炼。近年来,先后选派53名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业园区、信访局等岗位挂职,在直面群众矛盾、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现场,直接感受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基层、应对复杂局面、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外挂”。先后选派6名副科以上优秀干部到莆田等发达地区和省农业厅等上级部门挂职,进行“前沿式”锻炼,寻找差距,掌握政策信息,学习工作经验,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随着各级党组织抓学习力度的加强,上杭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日趋明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一系列理论学习和调研成果正在转化为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工作举措,推动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1月,上杭县以迅猛的发展态势、稳健的发展实力第五次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责任编辑:杨婧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713/6086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