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学习贯彻七一讲话
陈少峰:中华正在腾飞,文化还需创造
2011年07月21日 12:12
编者按: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谈到“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日前,人民网记者就如何解读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谈话,以及如何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在建党九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将要并将会在今后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足以辉耀五洲的文化伟业。陈少峰说,总书记谈到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它对怎样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显然,在面向国际文化竞争、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进程中,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介绍我们的文明历史和历史上的文明成就。我们应该意识到,当今的中国人,或者说所有的中华儿女,只有全面且持续地发挥出创造力,才能续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也才能无愧于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文化。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集创造性、建设性、引领性以及建设具有无限魅力的文化的再造工程,也是一项适应我国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打造具有强大文化竞争力的中华文化再创造的伟业。
我们应有复兴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我们在新时期需要更加明确的理念引领。陈少峰说,与经济建设的核心地位相对应,我们也需要赋予文化发展更具体的价值目标和方法论地位,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创造和科技进步协调起来。他认为,这些方面其总体性的口号应该是“以文化和科技驱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以及体现出领导人提出的“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理念。
我们应有文化自觉,在文化竞争领域心存忧患意识。上下一万年!我们需要着眼于未来,以未来蓝图引导今天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创造。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持续被洗脑,国家文化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我们如何奢谈未来的辉煌?!如果我们把缺乏文化竞争力归因于他国的文化侵略,那么,是不是没有其它的文化竞争我们就满足了、就辉煌了呢?陈少峰表示,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些怨天尤人的言论不是文化自觉,而是不愿意正视现实而已。
我们应有文化自信。中华儿女有条件也有能力创造出新的辉煌。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文化是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一点点地改革、提升和创造。陈少峰认为,虽然我们为以往的文化而骄傲,也是值得骄傲的;但是我们也要面对当下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甚至国民的某些文化素质尚未能强力支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因此,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我们需要从重视文化,提倡健康的价值观,培育健全人格,激发文化创造力入手,从青少年的创意教育和提高文化素质入手,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入手,来取得可持续的文化素质提升和文化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应当重视发展和创造文化的方式方法。建设并创造中华新文化,不仅要提出好的理念,好的价值观,以及体现在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的领先性上,更要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产品需求上。因此,在建设未来中华文化的目标上,我们不仅要创造面向精英人士的高端文化产品或者艺术精品,也要注重创造出吸引大众的通俗文化产品。我们在激发文化创造力时还需要坚定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陈少峰认为,就助推中华民族复兴的人才积累而言,仅仅拥有高科技人才或者吸引工商业人才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借鉴我国已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吸引人才的经验,在文化领域和文化产业领域创设“中华文化人才计划”。我们仅仅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是不够的,各级政府还需要强力支持文化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中华正在腾飞,文化还需创造。
责任编辑:杨婧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721/6093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