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百姓宣讲 往年主题宣讲活动 2009年百姓宣讲活动 庆祝建国60周年百姓宣讲 百姓宣讲团宣讲文稿

尉红英:水库人家不了情

2012年12月21日 16:13

  提到密云,人们就自然想到密云水库。因为密云是北京的水源地,密云水库是首都的生命之水。
  我的老家在石匣,现在就被淹没在水库的下面。修水库前,我们一大家子四世同堂,还开了个印刷铺叫“宝和石印局”。1958年汛期拦洪前,是石匣镇搬迁的最后期限。当时,爷爷和奶奶都想不通,奋斗了几十年,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搬走了,谁不心疼啊?在搬家的头天晚上,太爷在我们家的四合院里转了半宿,坐在井台上一锅接一锅地抽烟。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大家看到水井被太爷填了。太爷说:“搬吧,别念想了,我知道人越走越活,家越搬越穷的道理,那咱也要搬。你看镇上那些乡亲,庄稼马上都熟了,不一样得搬?咱别忘了,潮白河三年两泛滥,冲走了多少人?国家修水库,不就是想把水治好吗?上面的干部都说了,今天搬家是为了今后更好,大家更好。
  那时,我们家有20来间临街房,前店后厂,尽管已是公私合营,但我们家占的股份多,生活很富裕。听爷爷说,当时,搬迁户每家只能给两辆马车用一次,太多的东西根本拉不走。家里的掸瓶、帽筒、八仙桌、炕箱等装满好几间屋子的东西,整整雇人处理了3天。
  就这样我家和第一次搬迁的5万人一样,用两辆马车拉上重要家当,搬到了高岭公社瑶亭大队。
  艰难的创业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太爷和爷爷从这时开始,由一个小业主变为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进了“合建组”。当时的“合建组”就是把印刷、修表、修收音机等行当都组织在一起,印刷的规模一下子就小下来了。太爷和爷爷在合建组当技术人员,他们挣回的钱,要交到生产队里才能买回工分,有了工分,才能参与生产队的年终分红。
  我们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挤在临时租的住房里,等待补偿的6间新房,一等就是两年多。那时,农村户大多是3间房,太爷说房东能借给咱1间半房住,已是掏心掏肺了。刚开始,正常的生活都被打乱了,爷爷奶奶免不了抱怨几句,太爷就不爱听了。
  他说:“我们这些移民们搬迁到这里,一村地两村种,一家房两家住,一个馒头两人吃,都不方便,一些移民一再搬家,最多的搬了11次。咱不比他们安生?
  后来父亲对我讲:“别看你太爷坚决,到瑶亭后他带着我和你爷爷回老家好几次呢。第一次是想把咱石匣老家的房基旧砖捡一些回来,那时还没拦洪。太爷摸摸这块,放下那块的,哪块都舍不得……”
  他们最后一趟回去,家就成汪洋了,在水下了。太爷和爷爷领着六岁的我爸祖孙三代站在水边久久地望着……
  后来,国家调集了20多万劳动力,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在周总理的亲自指挥下,经过两年的奋战,终于锁住了滚滚的潮白两河,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
  密云县因密云水库出名了,可也正是因为这密云水库而一度举步维艰。为了修水库,库区20多万亩良田被淹了,几十个村庄的近6万人口搬家了。为了保水,很多工矿企业、旅游项目都被严格禁止了。
  1969年,乡里看到我爸机灵又能干,就安排他去了高岭砖厂上班,从摔砖坯子到烧窑,他啥活儿都干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爸当上了砖厂厂长。
  没想到的是,为了保护水库这盆净水,上世纪90年代初,砖厂被关闭了。
  一时间,厂里百十号职工一下儿就炸了锅,说是要到县里去闹事儿,还流传出这样一句话:要想富、炸水库。听了这话,我爸当时就拍了桌子:要是没这水库,咱大伙儿指不定都冲哪儿去了!大活人还让尿憋死了?我就不信找不出一条致富的道儿来。”
  1995年,我爸当选为瑶亭村党支部书记,看着村子周围的荒山,他琢磨着:得响应政府的号召,要想富、先种树。他去县林业局找来树苗儿,带着乡亲们在水库上游的潮河边儿、房前屋后、山坡上热火朝天栽上了树,他自己栽了上千棵。
  1998年春天,我爸又提出了栽种千亩仁用杏的想法,也就是说,把我们村各家连在一起的1000亩地全都栽上杏树,到时候卖杏仁。
  这一年,正赶上县水利局帮扶我们村,局领导知道这事,立刻就调来了免费扶持的杏树苗。几天功夫,千亩杏林就栽好了。
  没想到,乡亲们对这事一时接受不了。他们担心着: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地,能长出好果吗?
  面对村民的担心和顾虑,我爸没少在大喇叭里做工作:“大伙请放心,现在地里栽树国家给补贴,一亩补140斤面,就连肥料都免费发,有国家的好政策,这事儿没问题!”
  朋友,您要是现在去我们瑶亭,会看到漫山遍野的花果林。我们村至今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儿:“瑶亭庄、好地方,前有米粮川、后有花果山。”
  密云人民的冷暖始终挂在党和政府的心上。几十年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没有忘记我们,先后几次来过密云。记得那是2003年1月,马上就要过年了,胡锦涛总书记一行顶着严寒、冒着大雪,驱车百里来到密云,为我们密云人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也为密云县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总书记指示,我们密云县不断深化实施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举保水旗、吃环境饭”,这一理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密云人民的心中了。
  如今的密云,林木覆盖率达到61.67%,绿化覆盖率达到90%,成为首都东北部坚实的生态屏障。2008年8月1号,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密云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为“绿色奥运”增添了光彩。
  我是70后,祖辈们的故事让我对密云水库有了特殊的情感。得益于祖辈的教诲,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我念完大学本科,成为了密云广播电视中心的一名新闻工作者。到现在,我们家依然住在水库边上,我无数次地走近过她。
  2008年,为了纪念密云水库修建50周年,我特意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通过这次深入的采访,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像我太爷、爷爷和我爸一样的,为这片纯净的水做出贡献的那些平凡的密云人。
  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那些曾经参与过水库建设的人纷纷给我打电话,让我给他们刻张光盘,说是要留个念想。
  作为水库移民后代,今后无论我走到哪儿,都会自豪地说:北京的水,每三杯有两杯就来自我们密云。

  (密云县广播电视中心职工)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1221/6203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