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赵小卓:当前我国安全环境问题分析
2011年09月26日 14:20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对中国安全举足轻重的四个国家
现今全世界共有近200个主权国家,与我国领土接壤的国家与地区共有十几个,还有几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这么多国家中有4个国家对中国国家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这几个国家。
第一,美国。
美国与中国并不接壤,两个国家各自在地球的一端,应该说离得很远。但是,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却非同寻常,自建国以来持续对我国产生影响的主要国家就是美国。现今包括我国周边的热点事件、国际问题,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朗、朝鲜核问题,我国内部包括台湾问题,甚至藏独、疆独、法轮功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美国自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发展较为迅速。美国在建国初期领土面积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的领土、经济和国力等急剧扩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已经坐上了世界头号大国的交椅,此后美国一直都在为增强和巩固超级大国的地位而努力。
其超强的意识形态、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价值观方面,美国要将其民族的价值观推销向全世界。冷战时期,西方国家曾给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加了一项罪名:“输出革命”,其实现今美国在其意识形态的输出上比当年的苏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次是经济方面,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发明创造相当一部分是源于美国。以诺贝尔奖为例,其获奖者一半以上来自美国。第三是它的军事力量。
中国有句俗话叫“树大招风”,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所面临的威胁也比较多。现在对它的威胁,第一个方面是国际恐怖组织,自“9·11”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对美国发动恐怖袭击开始,美国就把基地组织作为破坏其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或者是最大的现实威胁。第二个方面是大国的崛起,中国、俄罗斯这些新兴国家的崛起在传统意义上美国认为对它的霸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第三个方面是像朝鲜、伊朗这样谋求获取核武装的国家,美国称之为“流氓国家”,这些是从潜在走向现在的威胁。另外,这些国家有一个特点,都在欧亚大陆上,所以美国整个的布防力量都是围绕欧亚大陆来进行的。在欧亚大陆的西侧,主要是北约国家,现在北约已经发展到28个成员国,北约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政治军事集团。而在东亚美国则没有北约那样的集团可供其利用,因此美国采取的是联合其他国家打造军事同盟的措施,像美国和日本的安保体制,美国和韩国签署的美韩军事条约等。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几个准军事同盟,一个是美国和菲律宾,另外一个是美国和新加坡。去年8月我曾去了一趟新加坡,美国航母就停靠在新加坡的樟宜海军基地补充给养。另外在中东,美国则依靠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这些所谓的铁杆盟友把整个欧亚大陆置于它的包围之中。
美国还有一个特点,按常规其他国家都是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划分军区,但美国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就在全世界范围的地图上划分军区。以我国为例,我国军区命名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等,而美国的军区则直接命名为太平洋司令部。从美国的西海岸到欧洲的东海岸,北到北极,南到南极,将整个太平洋地区、43个国家圈至其中,中国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南方司令部、非洲司令部等。美国本土在“9·11”事件之前则从来没有被划进军区范围,所有的军区都是划在国外的,领土之外的安全就保证了它本土的安全,它自己并不需要被划进去,因此美国在本土只留有预备队。2002年后,美国开始在本土建立北方军区。从地图上来看,美国全球驻军的分布呈哑铃状,一部分在欧亚大陆的西侧,其北约部队数量大约八万;另外就是东亚,在日本、韩国、关岛、菲律宾等地都驻有美军部队,大概也是七至八万人;再有相当一部分约十几万人驻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地区。美国现在从伊拉克撤军后还留有五万兵力。
第二,俄罗斯。
俄罗斯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其国土面积约1700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国土面积的两倍。俄罗斯的版图横跨欧亚大陆,其欧洲部分只占其领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但是却占了人口总量的五分之四,亚洲部分则是地广人稀。
苏联当年作为超级大国,拥有超强的综合实力。自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总体下滑明显,其最近的国民生产总值约1万多亿美元。而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去年是4万多亿美元,俄罗斯现在只到中国的四分之一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军力空前强大,那时我国边防部队的装备与苏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苏联甚至耻笑我国缺少机械化装备,全是靠人力。如今的俄罗斯国力虽日渐衰落,但军事实力仍是它的强项。如果说俄罗斯现在还有一个东西能拿的出手的话,那就是它的军事力量,它的军事力量相对于其他力量的衰落(政治影响力、势力范围和经济实力等),其衰退速度还是比较慢的。再者就是现在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依然畅销,像米格、苏系列战斗机、“现代”级驱逐舰和防空导弹等,在许多国家这些军工产品还是比较抢手的。
第三,日本。
大家对日本还是比较熟悉的,它的国土面积很小,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资源非常匮乏。但是请大家不要忘记,日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现在,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于“二战”时日本是战败国,“和平宪法”规定其不能拥有军队,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成立自卫队,顾名思义只能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全,没有战争权,不能向海外派兵。经济上纵然实力一流,但身为战败国,军队走不出去,缺少政治话语权,在别国面前就如同一个矮子,为此日本一直耿耿于怀。
日本的自卫队数量虽然只有20多万人,但是装备十分精良,作战水平较高。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有日本军官公开说过,甲午战争至今已经过去100年了,当年日本军队可以击败大清国的北洋舰队,今天一样可以战胜中国海军,甚至开战一两天内就可以摧毁中国主力战舰。虽然是日本人口出狂言,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日本自卫队军事实力的强大,尤其是其海军的反潜能力甚至超过美军。日本的问题在于,“二战”之后日本的军事一直被美国所主导,发展较为畸形,依赖性较强。
“9·11”事件后,日本有一个新的动向,就是日本军队要走出去。想要走出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修改宪法。因此日本后来通过了很多法案,如《周边事态法》、《反恐特别措施法》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美国对中东进行军事打击需要盟友支援为由,借机让日本自卫队走出国门、发兵海外。后来日本不但向伊拉克派兵,又到印度洋、太平洋去为美军提供补给。以遏制索马里海盗为名,日本同样也派了护航编队奔赴亚丁湾,并在吉布提建立了日本唯一的一个海外基地。2007年日本还将其过去的防卫厅改为防卫省,也是其提升军事地位的又一个举措。
第四,印度。
由于受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印度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所以又被称为印度次大陆。印度次大陆在一定程度上和亚欧的其他部分是隔开的,是个相对半封闭的地区。可就在这个半封闭的地区,印度无论是领土面积还是人口都占了南亚的三分之二以上。它的周边除巴基斯坦大些,其他都是一些小国,比如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印度的国土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但它一直想当南亚大国,它也同样具备成为大国的所有要素。比如印度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和航空母舰,现在又在大力发展导弹。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报道说印度的烈火导弹射程已经到了3500公里,最远甚至6000公里。
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是尼赫鲁。在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尼赫鲁曾蹲过三年监狱,其间写了一本书叫《印度的发现》,里边有一句话,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任何中间地位是可能的。所以印度一直以做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为目标,其战略首先就是称霸南亚,然后南下印度洋,最后是变成世界大国。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印度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试图在各种国际场合发挥影响力,包括在冷战时期,它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其实,这些都是它为成为超级大国努力的一部分。这里举一个例子:在航天领域,我国的神舟和嫦娥工程都在进行,而印度也已一箭五星发射成功。这就意味着,一枚导弹上去之后,可以同时用四五个弹头分别打击不同的目标,它掌握了过去只有美俄中等大国才掌握的技术。并且,它还在实施登月计划等。因此现在的印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印度在现阶段国际体系中的位置有点像冷战时期的中国。中国在冷战时期,实力不是很强,但却是平衡美苏关系的重要力量,形成了中美苏的三角格局。所以当年尼克松访华,试图拉拢中国,苏联那边马上就坐不住了。印度现在起的也是这样的作用,所有的国家都在拉拢印度,它已成为一个很大的砝码,不光美国、俄罗斯、日本,其实中国也在尽力跟印度搞好关系,毕竟这同样是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又是我们的邻国。
当前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棘手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安全形势总体上保持了比较良好的态势,但在安全上也存在很多隐忧。可以说,安全问题就像空气一样,有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有的时候感觉就特别明显。
第一,陆上边境安全问题。
我国在大陆边境安全问题上,总体上来说是解决得比较好的。中国跟俄罗斯、越南有长期的陆上边境纠纷,最后都很好地解决了,现在陆地上只留了印度这么一个尾巴,中印边境现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从目前情况看,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仍然得不到解决。中印边境线分为东中西三段,西段面积约3万多平方公里,为我国占有。中段约5000平方公里,为印度占有。争议最大的区域是东段,为印度占有,这片区域号称西藏的小江南。1962年,中印爆发边境战争。当时中国东边蒋介石要借美国的力量反攻大陆,北边与苏联老大哥的关系已经闹僵,当时中国主要的敌人是美苏,因此我们在一个我们不想打仗的地方跟一个我们不想打的对手打了一仗。
由于中印边境所处地理位置都是海拔较高的山脉,荒无人烟,所以它不像别的国家的分界线划分得那么清楚。加上当时解放军刚刚进驻西藏,我国正忙于内部维稳而无暇顾及边境问题。因此,印度在边境线划分不明确的情况下不断地蚕食我国领土,最后双方形成了一种犬牙交错的形势。印度是最早承认中国新中国的国家之一,而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提出的。中印战争后一直到1988年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两国的关系才开始逐渐正常化,但边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态度太过强硬,经多轮谈判后协议依然无法达成。
第二,领海纠纷问题。
这个问题比起陆地纠纷可能更为严重。我们总是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其实我们还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其中有37万平方公里属于我国领海。但在我国领海之外,从日本到马来西亚形成的一条长长的环绕我国的岛链,成为美国等妄图封锁我国的链条。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领海起向外延伸至200海里以内属于各自的海上专属经济区,而岛链中的这些国家与我国之间的距离一般都不超过400海里,因此我国与周边隔海相望的国家基本上都有领海争端。我国与朝鲜有3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与韩国是12万;与日本是21万。
关于南沙群岛。由于南沙群岛远离我国大陆,一直以来我国对其缺少有效的控制,关于这个地方的争端是最严重的,前后共有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国侵占南沙群岛。我国为解决南海问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但结果是争议没有完全搁置,开发仍然是别国单向开发。越南、菲律宾等国吸引大批欧美投资商来大肆开发南海的石油天然气,这事实上是在肆意侵吞和掠夺我国的国家资源。
关于钓鱼岛。“二战”之后,美国占领钓鱼岛并在1972年将其交给日本,当时从法律关系上并没有明确钓鱼岛所属权,因此造成了今天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纠纷。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从国土面积上看,如果钓鱼岛归日本所有,相当于日本的海洋国土面积扩大了74万平方公里。其次从军事上讲,如果在钓鱼岛设立军事设施,等于将战线直接置于我国眼前。而更大的意义在于,钓鱼岛周围的海底资源非常丰富。按照专家们的推算,钓鱼岛周边石油储量约为1095亿桶,相当于全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的储量,另外还有丰富的天然气和可燃冰有待开发,其天然气储量可供资源匮乏的日本使用100年。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钓鱼岛问题并不是能够轻易解决的。
海上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就是海上的战略通道。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经越来越高,从之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就可见一斑。目前我国石油更多的是依赖进口,大部分来自中东和非洲,因此海上通道的安全就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保障。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我国对海上通道的控制非常少,这些通道基本上都在周边国家和美军的控制之下。这对我国来说是个非常大的隐忧。
第三,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其实主要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台独,二是外国军事干预。
台独问题自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后逐步淡化。马英九的策略实际上依然是“不统,不独,不武”,所以台独问题现在只能说是有所淡化,但这个问题远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以,台独问题也是我国一个很大的隐忧。
台独问题是怎么来的呢?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台湾一直被外国占领,西班牙、荷兰都曾经长期占据台湾,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正式将台湾割让出去。随后是日本对其长达50年的统治,直到1945年国民党开始接管。至今台湾与大陆已经分离了100年,因此台湾人对祖国大陆的感情较为淡薄。虽然我们是同宗同文,但是就像兄弟俩一样,一个是很小很小就走了,到了四五十岁再回来,想要再有感情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再加上国民党占领台湾之后,曾在二二八起义中血腥镇压当地人,也造成了台湾人民排斥大陆的心理,这些都被台独分子所利用。
关于外国军事干预问题,美国多年来实行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在同中国接触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牵制台湾,以此来遏制中国。因此美国一边与我国建交,一边与台湾之间搞了一个《台湾关系法》,中间最大的一个矛盾就是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个问题是当年中美建交时遗留下来的。我国曾要求美国做到基本的三条:断交,与所谓的中华民国断交;废约,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撤军,美军全部从台湾撤出。美国悉数接受,但当时留了一个尾巴,就是对台军售。
美国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拉住台湾呢?道理很简单,美国认为台湾是一条不沉的航空母舰,又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美国人一直有一个企图,就是靠台湾来和平演变中国大陆。只不过中国大陆崛起之后,美国将此策略暂时搁置了。另外战略上很重要的因素是,如果台湾不在中国大陆的控制之下,那么它连同北至日本南至马来西亚就将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岛链,把我国大陆完全封锁起来。而台湾这个点一旦被我国所控制,就等于在整条岛链正中的位置开了一个缺口,我国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太平洋,所以台湾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一直拉住台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全球政治舞台和经济发展中俨然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中国大陆的崛起肯定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中国发展模式所形成的不同力量的壮大也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台湾问题被赋予了新的一层意义,就是美国实施以台制华战略拖住中国的崛起。
第四,朝鲜半岛问题。
大家对朝鲜都比较熟悉了。按当年毛泽东的话讲,朝鲜和中国是唇亡齿寒,所以有了我们的抗美援朝。美国一直希望将朝鲜牢牢控制,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提出打赢两场大规模战区战争的战略部署,其中一场在中东,另一场就是在朝鲜。对朝鲜没有打起来,但是美国从来没有放弃过把朝鲜拿下来的念头。当年的朝鲜战争随着我国发兵朝鲜而最终结束。自此之后,未能如愿的美国就一直对朝鲜耿耿于怀。
有时候,我们看朝鲜对很多国际事态的反应过激,觉得没有必要。其实要是真正设身处地地从朝鲜的角度去考虑,它的行为是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之下针对美国作出的反应。可能外界觉得它有点过了,事实上有它合理的成分。最近,韩朝因为天安舰事件再起纠纷,现如今不了了之,因为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韩美对天安舰事件的调查结论都有漏洞。而且国际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无组织社会,每个国家利益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但此事件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总而言之,朝鲜半岛的局势也是我们的一个隐忧。如果开战,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首先我们要面对的就是来自朝鲜的难民潮。另一个问题,如果朝鲜半岛真的开打,北朝鲜如何应付战败所带来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我国是静观其变还是继续出兵?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而且这些问题以后可能还会持续。
第五,核扩散问题。
纵观人类武器发展史,就是矛与盾的关系。当一种武器被发明出来之后,紧接着就会有另一种新武器被研制出来克制它。以矛和盾互制这种螺旋式的上升关系来促进武器的发展,但核武器被发明出来之后,这个关系链就断了。核武器因其破坏力之大而被人称为绝对武器,也有人把它叫做战略武器。核武器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国防重要组成部分和武力威慑力量。因此各个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希望拥有核武器。自美国和前苏联相继研制原子弹成功开始,核武器的发展就形成了一种相互威慑的局面。之后经历了核武器平衡时期,直到197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从法律上规定已有核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器,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但那些非核国家认为你们有了之后就不让我们有,这样不公平。于是就改为,非核国家可以和平利用核设施、核能;另外非核国家要是担心别的国家对其进行核武器打击的话,其他的核国家可以保障其安全。美国对日本、韩国都是这样做的,你不安全我来给你保卫,谁敢打你我就打它,但是你不许有核武器。
这个状况一直稳定到1998年,先是被印度打破了。印度当年进行了核试验,试验共进行了5次,它的敌对国家巴基斯坦也紧接着进行了6次核实验,这两个新冒出来的核国家等于将之前整个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完全冲破。朝鲜在2006年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原先的五个有核国家,正好是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那么可以说有核武器的国家就是大国。如果核武器是超级大国的象征,那么现在它也是小国变成大国的武器。一个国家一旦有了核武器之后,就有了相当的威慑力。可以看一下美国,美国自“二战”之后在全世界范围进行对外军事干预有几十次之多,但从来没有一次是打有核武器的国家,有了核武器的国家美国就不敢打了。
像我国这样的大国保障自身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小国是研制不起现代武器的。好比美国的一架B2隐形轰炸机高达2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100多亿,很多国家一年的军费都没有那么多。现在信息化战争,并不是指拥有一两件武器,而是整个体系:天上有卫星,然后有各种轰炸机、侦察机,有雷达系统,整个资源系统。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间的对抗。那么对于中小国家,武器既买不起,也造不起,很多大国还不卖,那么强大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有核武器,这是现在促使核扩散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目前拥有核武器的八、九个国家来看,中国正处于核武器的包围之中,现在找不出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的核环境这么恶劣。
我国北边的俄罗斯是老资格有核国家。东北是朝鲜,它的核基地离我国边境线仅仅几十公里。我们暂且不说这里的核武器是否使用,万一发生核泄露事故,我们都无法承受。如果朝鲜发生核泄露的话,包括我国东北、华北,中国将近四分之一的地区都可能面临核污染。我们的南边是印度,现在一般认为印度拥有接近100枚核武器。印度大张旗鼓地研制核武器,不仅制造出了核武器,还在制造战略核潜艇和核战略轰炸机。另外就是巴基斯坦,1998年印度核试验之后,中国的反应非常大。印度的驻华大使曾经解释印度为什么要开发核武器,他说,你们也应该理解我们,你们当年是怎么搞核武器的,你们说当了裤子、砸锅卖铁也要搞核武器,我们跟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当然,我们是反对的:我们那会儿是什么年代,现在是什么年代,你不能这么干。于是他把矛头紧接着就指向巴基斯坦,说你们真正应该紧张的是巴基斯坦,那是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斯兰国家,这种国家的政权是极其不稳定的。现在恐怖主义活动正日益频繁,假如再跟核武器结合,那简直不得了。现在有核武器的一般都是主权国家,这些主权国家基本上是有一定责任的。但恐怖主义就不是了,恐怖主义的理念正好跟主权国家相反,它是搞得越血腥越好,杀得人越多越好,越轰动越好。它就是要闹事,把事闹大才能达到目的。怎么才能把事情闹大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弄一枚核武器。所以美国现在被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搞得非常紧张。以美国现有的军事防御设施、导弹等很难对美国本土安全造成威胁,但是别的途径呢?何况美国外来人口数量众多,说不定会出现什么危险状况。
被众多有核国家包围将是对我国安全的一大挑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平常大家比较好的时候都没问题,但是人的主意瞬间就可以变化,今天可以很好,明天就可能不好了。国家之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像我们原来跟苏联、越南甚至印度的关系变化就是典型的例子,一夜之间就闹翻了。
另外,核武器在跟导弹结合之后,威力更加可怕。据美国统计,全世界拥有导弹的国家有40多个,像我们周边的这些国家:朝鲜、韩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包括中国的台湾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导弹,而且现在导弹的射程是越来越远,动辄就是几千公里,并且精度越来越高。不光有弹道导弹,还有巡航导弹。巡航导弹速度虽然比较慢,但巡航导弹可以飞得很低,可以躲过整个防空系统。现在台湾着力发展的就是巡航导弹。台湾已经计算过,用导弹攻击一个国家维护自己的安全,和那个国家把导弹打过来用反导系统把它拦截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各自的花费是1:9的关系。就是说,假如建立防空体系花费90亿美元,要改为建立导弹系统,10亿美元就够了。所以台湾现在也在发展导弹系统,它现在建立的导弹射程号称已经达到上千公里了。如果真是这样,对我们的威胁就很大了。
美国人的办法就是反导,反导就相当于用子弹击中飞过来的子弹,反导的难度非常大,但美国人就在干这个事情,不只是现在在干,而是20多年来一直在干,现在已经越来越成熟了。美国的反导系统基本上是以美国为中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两翼。美国的太平洋反导系统分三线。第一线也就是第一岛链,主要是日本和韩国。日本不惜花费重金从美国引进了爱国者二型、爱国者三型这两种反导系统。第二线是阿拉斯加。第三线是在美国的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除了这三线之外,美国还有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宙斯盾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从发现、到拦截、到指挥控制整套系统全在军舰上。因此,如果在海上这三线反导系统都拦截不了的导弹,那么就由宙斯盾舰出马,最终把导弹拦下来。
还有一种反导是激光反导。美国现在的反导系统已经进入实战部署阶段。如果攻击的导弹数量有限的话,反导系统的成功率虽不能说是百分之百,但也是比较高的。总之,美国反导系统将会越来越成熟。
我们说反导好象是用于防御的,其实反导用于攻击一点也不比防御差。2007年1月,我国发射了一枚导弹,将一颗废弃的卫星击落,展示了我军导弹部队的实力。我想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美国打的所谓的信息化战争,实际靠的就是太空卫星资源系统。中国现在有能力把卫星击落,便意味着一旦开战,就能让你的卫星失去作用。那对方的信息化部队就好比失去了眼睛,这个时候,即使有多硬的拳、多硬的脚也无济于事了,所以这个事件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实这个技术美国人早就掌握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就可以发射空中导弹直接将一颗卫星打下来。现在美国人要是用这个反导系统来击中一个导弹,更是轻而易举。何况它现在还有激光反导,激光打卫星也是,卫星在地球轨道上是相对静止的,等于打靶一样。快速移动的目标不好打,打一个相对静止的目标应该比较容易。
关于国家安全环境的几点思考
第一,美国对我国的影响在哪里。
现在我们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隐忧,但毕竟我国正处在自建国以来安全环境最好、国力最强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时机提高综合国力,快速发展军队。中国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其实跟一个因素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这就是美国的反恐战争。美国是对中国的安全环境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国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建国以来,美国跟中国关系相对比较好的时候,中国就发展得比较快;美国人跟中国人惹事的时候,中国就受很大影响。因此美国的焦点是否集中在我国,对我国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表现出一系列的强硬态度,对于克林顿提出的中美之间是“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策略,小布什反驳说,中美之间不是战略伙伴,而是竞争对手。关于台湾问题,小布什表态,台湾是美国一定要协防的,美国有这个义务。美国不仅法律上有规定,美国政府政策取向也是这样的。但后来美国将精力主要用在打击恐怖主义上,对中国自然就无暇顾及了。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打击恐怖主义又要寻求中国的帮助,所以美国开始有求于中国。美国这个国家有着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只要有求于你的时候,就猛跟你示好,无求于你的时候,就表现的很狂妄。历史上,美国曾三次有求于中国,每次都是它挨打被动的时候。第一次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时,美国作为中立国向两边出售武器。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致使停泊在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军覆没,美国才对日宣战,随后中美之间才开始这种战略同盟。后来美国给蒋介石那么高的地位,包括1945年联合国成立的时候,中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都跟美国有求于中国是有关系的。第二次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整体趋势是美攻苏守,美国一直是强势,但越南战争把美国拖入泥潭,国内政局和经济都受到很大影响。苏联乘势而起,美苏之间的攻守平衡开始转化,这时美国才开始想到拉中国,因此就有了后来的美国舍弃台湾,尼克松与毛泽东的握手。第三次是“9·11”事件之后,遭受国际恐怖主义袭击后的美国开始寻求中国的帮助。中国也充分利用了这个契机,乘势崛起,当然这和我党的许多英明决策也有很大关系。
以前我们的军队有很多事情想干干不了,因为没有钱。我国的军费投入从1996年到今年一直在增长,在累积了这么多年后,现在终于可以开始做一些事情,并且都做成了。所以现在美国一说起中国军队就有点不安,这和我国的这种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美国对华政策开始往回调了,美国最近有一系列的针对中国军队的举措,包括它最近四年的防务评估报告提出空海一体战理论,企图以此来遏制中国军力扩张之势。
第二,我军在现代化战争中的形态该如何转变。
我军从1927年建军到现在已经83年了,这83年中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我们有一个短板,就是自从1979年自卫反击战至今近30年来没再怎么打仗,而这30年正好是战争形态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海湾战争包括后来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我们过去的战争已经不是一回事了:我们过去所熟悉的战争是机械化战争,依靠坦克、飞机、大炮,而现代的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美国的信息发展为战争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过去的军队练拳头、练肌肉,现在练眼睛、练耳朵、练大脑、练神经。现代化战争追求的是整个信息化体系,预警系统首先看到什么东西过来了,然后通过指挥控制系统识别,识别之后找最近的把它打下来,美国的反导系统就是这样的结构。所以现在胡主席提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但对于我军来说,没有直接的战争经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去借鉴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来补充我们自己。
第三,富民强国还需要强军。
我们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长期处在和平时期的好处在于,过去我们想开展军队建设没法开展,因为以前是应急,有着应付不完的情况,而现在我们可以长远规划、整体规划。但它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就是由于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国民和部队容易渐渐麻痹,失去危机感,等真正问题来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尤其是现代战争没有预警。
我2001年曾在非洲待过一年,联合国在刚果有一个军事观察团,我在那个地方当观察员。跟那个任务区的40多个国家的人打交道时发现,原来讲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以前我并没有深刻地感觉到,可跟外国人一比较,中国人确实是勤劳。我后来也去过十几个国家,在勤劳这方面也就是韩国人、日本人能跟中国人比一比。再一个就是中国人有智慧。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中央给了政策,经济一下就起来了。一个政策怎么就能使经济腾飞起来呢?所以说中国人具有聪明智慧,一旦找到适合的机会,总能很好地利用起来。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崛起是完全正常的,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战争决定秩序,所有大的秩序都是战争决定的。现在中国是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的阻力很大,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敌对关系,正在崛起的国家和中国是竞争关系。所以这里就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周边所有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都是从中国崛起、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些成果中受益的,但在安全上又都是对中国加以防范的。我们现在只有两个盟友,一个是北朝鲜,一个是巴基斯坦,其他都是属于对中国持比较大疑虑的。要是站在旁国的角度理解的话,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崛起速度之快令其感到不安也是正常的。因此,一个国家如果只是经济上富强,而没有一个强大的军队保障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不但要富民强国还要强军,要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报告人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部研究员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0926/6224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