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今日谈:天文馆爆满说明什么

2011年10月09日 14:06

前不久,北京市天文馆免费开放,吸引上千群众前来观看土星和木星。由于准备的望远镜只有两架,参观的人又太多,导致场面一度失控。

天文馆爆满,充分反映出民众的“科学饥渴”。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可是,这些增长的经费绝大部分被用于科技研究和试验,在科普方面的投入并没有水涨船高。“科研”与“科普”投入比例的失衡,是公众出现“科学饥渴”的重要原因。

在发达国家,从学校到城市社区,都建有完备的科普活动场所,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了解科学知识的需要。而我国的绝大部分实验室、观测站、博物馆都集中在大城市,集中在科研机构、重点大学里,很少对普通百姓开放。

北京市天文馆免费开放的做法是很好的尝试,像这样向群众敞开大门的科普场所,还应该多一些才好。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009/6345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