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党建
公开透明是官员复出前提 公众要两方面看待
2011年11月04日 23:05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秦华)今天上午,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博士生导师高新民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教授做客理论频道,以“解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为主题进行访谈。针对官员免职复出的问题,高新民说,官员复出最重要是需要对公众的公开透明,同时媒体和公众也要两方面看待官员复出问题。
高新民谈到,权力是人民的,所以人民有权利知道。这是公开透明的第一点。第二,公开透明以后有利于公众进行监督,要看在复出过程中有没有违规现象。第三,是承担责任的表现,恰恰公开透明说明过去这个同志可能受过处分,现在能够复出,要向大家表明,这是当年处分他承担责任,现在复出同样是承担责任的表现,这个责任承担怎样要公开透明。
高新民解释说,有些舆论对官员复出有反感的情绪,要两方面看问题,有的官员是犯了错误,可是错误的性质不一样,你要看他的综合表现。有的人一直很优秀,可能有种某种决策的失误或者由于他的下属出了生产安全事故等等原因受牵连,总体来看一贯表现优秀,有的就是为了体现一种责任,把某人处分,给大家一个交代,后来表现优秀依然可以复出,这是应该的。另外,复出的过程依然规范化、公开透明。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104/6350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