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党建
党建科学化的本质是要符合客观规律
2011年11月04日 23:05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 谢磊) 9月22日15:30,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原党建部原理教研室主任高新民教授做客人民网“七一社区·理论论坛”,以“四中全会公报解析 新时期如何推动党建的伟大工程”为题进行访谈。高新民在回答网友问题时指出,党建科学化的本质是要符合客观规律,政党最深层次的规律就是不失去人心,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高新民指出,这一次四中全会公报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提高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我们要科学化,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科学。科学是反映事物本质联系,反映客观规律的东西。所以,个人的理解,党的建设的科学化,那就是党的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比如怎么提升执政能力、怎样保持先进性的规律等等。政党最深层次的规律就是不失去人心,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人民拥护,党才能保持活力。所以,党的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全党的主流价值必须正确。
高新民从干部人事制度、民主投票、决策科学化等方面举例说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性。
就干部人事制度来说,选拔干部既是民主化问题也是科学化问题。全世界的用人机制五花八门,从大的类型来讲就两大类,一类选举,一类属于任命的,该选的不选,该任命的去选,就会造成很大的混乱,最后的结果大家说民主搞乱了。其实不是民主搞乱了,是两种方式用的范围不对,该选举的就选举,该任命的就任命,这个边界怎么确定,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性问题。
就民主投票拉说,投票本身不是一定就是民主,规范化的投票才是民主的形式。怎么规范?比如公开候选人的背景、资料、家庭财产等等等信息,还要有承诺的环节,要有相应的质询、罢免、任期制等程序。把一系列程序综合起来,才能形成民主、科学的选举制度,没有科学做保障,选举就会搞乱。
就决策科学化来说,是否科学是决定政策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而且,需要把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结合起来,如果没有民主,科学的意见就完全可能被埋没。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科学的意见才能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104/6351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