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党建
倪德刚:科学化,党建理念的新转变
2011年10月11日 10:21理念转变之一,由阶段性党建到长效化党建。治党从严的力度和决心,由来已久。远的不说,科学发展观实践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三讲”教育活动等等,历历在目、我们都亲力亲为过。每一阶段性党建都有每一阶段的成效。成效,集中体现在阶段性党建的过程中或者阶段性党建结束后的“一段”。如何使“一段”变成历史阶段,如何使阶段性的成效长效化、可持续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不建立党建长效机制,不把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阶段性地举全党之力抓党建不白费劲了吗?
科学是规律的本质反映。科学化,就是使规律性的东西持久、长期地发挥作用。党建科学化的要义之一,就是把对党建规律性的认识、规律性的经验、规律性的措施长效化。也就是说,走长效化党建之路是必然出路。提出长效化党建是我们建党近90年来,关于党建理念的一次重大转折。
其一,长效化是历史的必然。自建党以来,无论我们党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肩负什么样的艰巨任务,都必须时时刻刻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始终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些积建党近90年的党建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哪一条都不是在某“一段”党建所能一次性解决了的问题,而是须臾也不能放松的党建大问题。90年党史、90年的党建经验告诫我们党:长效化党建是历史的必然。
其二,长效化是历史使命的必然。建党10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还有10年的时间,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不到40年的时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和实现。在这样紧迫而又漫长的征途上,完成党所肩负的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走长效化建党之路。
其三,长效化是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长期执政与长效党建息息相关,长期执政,没有长效党建的理念和体制机制作保障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十七大报告,已部署和制定了长效化的“一个主线,五个重点”的党建新格局。按照新格局的要求,把党建长效化、日常化,真抓、真管、真从严,才能长期执政。
理念转变之二,由被动式党建到主动式党建。问题在先、整治在后,针对问题抓党建,可以理解为被动式的党建。走自觉主动党建之路,即科学党建之路,这是党建理念的又一重大转变,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把党建上升到科学化层面:
其一,能够及时解决党建中的新问题。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将新问题系统概括为“一个有些,八个一些”,诸如理想信念动摇、违背组织原则、纪律观念淡薄、领导班子软弱、选人用人不当、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干部宗旨观念淡化、高级干部腐败等。这些问题不及时遏制和解决,任其存在下去、泛化起来,势必危及党的存亡。理性总结和主动承认这些问题,这本身就是科学态度。有了这样的科学认识,加之按照科学化的思路,即用科学理论改造、武装和统领全体党员的头脑;用科学制度严密防范和严惩不殆;用科学方法系统治理和持久整治,“这些问题”或还将出现的若干“一些问题”,既能彻底解决也必将根除。
其二,能够易于解决深层次的党建问题。上面谈到的“九个”方面的问题,表面上看好像是党风问题。进一步思考却是理想信念的问题,理念信念问题的本质是政治立场、政治理想、政治道路、政治方向等问题。执政党本身存在的任何问题都属于政治、执政范畴的问题。政治、执政的核心问题是“主义”和“信念”问题,即党性问题。早在1942年3月毛泽东就指出:“党性是一种科学。”科学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解决党建深层次问题必须按党建规律办事。按规律办事就是按科学办事,科学遵循和运用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出的党建“六条”基本规律,我们就能够解决党建的深层次性的问题。
理念转变之三,由层级式党建到全员化党建。1998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2004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关于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2008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中,都明确规定,采取自上而下、分级分批进行。自上而下、分级分批,可理解为层级式党建。党中央在每次教育活动总结大会上,在充分肯定这种层级式集中党建的成效的同时,也中肯地指出了这种方式的不足。
例如,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这次学习活动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学习实践活动在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开展得不够平衡,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
那么,怎样解决和克服这种层级式党建的不足呢?或者说,如何由层级式党建转变为全员化党建呢?胡锦涛在这次总结大会上,强调了两条:第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第二,要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确保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这两个新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待党建工作已由分层抓党建到全员抓党建的新转折。所有党组织和所有党员把党存在或出现的问题都当做自身、自己的事来对待、并加以认真解决,不仅真正能够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而且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也必将牢固。总之,牢固树立长效、主动和全员党建的新理念,把新理念转化为党建的具体实践是党建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建设党的必然出路。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011/6357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