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经济

党国英:降低治理成本 节约公共支出

2011年10月15日 02:03

社会治理成本降下来以后,政府的钱就能用在刀刃上,财政投入的效率就可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目标就容易实现了。

云浮市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作了多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最近笔者在该市云安县、郁南县作了短期调研,这两个县的一些关键举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各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类型有三种:第一种是已经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地区,这类地区农业比重极小,财政力量雄厚,将通过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较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二种是农业比重很大的地区,这类地区最终要靠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专业农户数量的路径,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这类地区会发展为现代农区,其中人口密度会很低,仅有一定量的小城镇发展。如果没有周边其他地区高度工业化,这类地区城乡一体化不可能得到发展。第三种是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的地区,这类地区有一定工业基础和城市化水平,同时农业的比重也比较大。在我国,这类地区可能后来居上,显现发展的活力。但这类地区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偏差,造成资源浪费。由于地方之间的发展竞争,这些地区的领导者通常急于发展工业和城市,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缺乏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意识。

如何使上述第三类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意识,对于在全国范围按照科学发展观部署经济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云浮市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笔者在云安县调研时看到,因为一些乡镇被确定为以保护为主的区域,干部不再忙于招商引资,能因地制宜搞发展,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农业效率得以提高。另一些乡镇集中发展工业,也创造了聚集效应。工业发展提高了政府财政收入,使政府有能力向农业乡镇转移支付,同时也吸收农业乡镇的劳动力在本地进入城市经济部门,有利于农业乡镇实现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农业。

郁南县也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林果业及果品商贸业,形成了高度专业化的沙糖桔生产基地和沙糖桔集散市场。该县收拢行政资源,集中于林果业生产、流通体制的创新,创立了有特色的农村信贷体系,解决了果农贷款难的问题。他们从建立政府公信力入手,推动社会普遍信任关系的建设,降低了信贷交易成本,形成了独特的金融征信体系。

笔者通过在云安县、郁南县的调研还体会到,工业欠发达地区也有可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降低社会治理成本,节约公共支出。目前,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存在公共品“过度供给”的情形。有的社区人口仅仅几千人,但公共支出一年可达数百万元。按这个标准,全国农村的公共支出总额就可以超过农业GDP的一半,如果再加上各级政府的其他公共投入,其总量相当于农民每年创造的全部价值。从全国整体来看,这条路走不通。云安县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培育向善、互助、宽容、节制的社会风尚。在云安县,不存在“花钱买稳定”一说。社会治理成本降下来以后,政府的钱就能用在刀刃上,财政投入的效率就可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目标就容易实现了。

概括地说,两县的根本经验,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扩展民间社会自主创新空间,激发社会活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全面实现效率、平等和稳定的社会治理目标。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015/6381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