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北京论坛专题 访谈选粹

中国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调整和巩固阶段

2011年10月26日 19:45

记者:俞海萍

11月5日上午,北京论坛(2008)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中心举行。会后,记者采访了历史分论坛负责人钱乘旦教授。 钱乘旦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采访中,作为国内研究现代化问题的专家,钱教授就历史分论坛的作用、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解决农村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等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历史分论坛的主题与中国的国家发展密切相关

在被问及北京论坛、特别是历史分论坛开设的意义时,钱乘旦教授首先高度评价了北京论坛组委会和北京大学对历史学科的重视。五年来,北京论坛几乎每一年都开设历史分论坛,这对于一门在当代不太被大众所重视的学科是相当不容易的。钱乘旦教授表示,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应该是所有人文学科知识的支撑。它在文科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数学在理科中的地位;没有历史学科知识的支撑,其他文科研究的工作都会有一种知识上的缺陷,缺少一定的根基。所以,北京论坛对历史学科的重视,会使历史学科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与重视、对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年历史分论坛的主题是“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钱乘旦教授认为,这个主题本身无论从学术还是从现实角度来看,其意义都相当深刻。从学术上看,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国家建构的问题非常重视,大量的研究,有些甚至是相当重量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钱教授表示,学术界甚至整个世界之所以对这个课题那么重视,是因为这个课题本身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代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来构建自己国家的问题,让国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正因为它有如此深刻的现实意义,才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可以看出,历史分论坛的这一主题,与现实接轨、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钱乘旦教授表示北京论坛自创办以来,历届历史分论坛的主题不仅和中国有关系,而且和世界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不仅关注历史本身,而且将对历史的思考融入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将学术界的现实关怀通过历史分论坛这块平台来体现出来。

采访中,钱乘旦教授介绍了本次历史分论坛“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主题下的五个副主题:“国家构建与民主”;“国家政策与社会公正”;“印刷术与政治文化的传播”;“非殖民化、现代化与国家建构”;“政府权威与经济发展”。当被问及为何将“印刷术”作为主题之一时,钱教授认为,印刷术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没有印刷术就没有现代文明的根基。“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历史上第一次信息传播的革命,而正是这一革命导致了后来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变化。”

中国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调整和巩固阶段

在提到与欧洲国家的稳健发展相比较,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却产生了多方面的问题时,钱乘旦教授认为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欧洲国家在他们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同样有着漫长的探索阶段,其间也出现过各种曲折,只不过他们的现代化起步比我们早了几百年。采访中,比之于“落后”,钱教授更愿意用“起步晚一些”来形容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差距。如果从整个世界的角度观察现代化过程,钱教授认为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必须经历以及逐一走过三个不可跨越的阶段。

钱乘旦教授认为,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以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为例,在这一阶段,均出现了多方面的变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人们的心理素质等等。没有这些准备因素,后来的现代化便无从谈起。而对现代化的出现与形成有着更直接影响的,就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因为只有一个统一的、独立的、以民族作为自己支撑的国家的出现,才能有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和政权来保障后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

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为经济的明显快速发展,即通常所说的“经济起飞”。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当时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除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外,这一阶段还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精神面貌、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变化太快,用钱教授的话说就是“囫囵吞枣”,无法消化,累积了很多的问题。但当问题出现之后,当时的欧洲国家却没能很好地将问题整合起来,因此,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贫富差距、社会公正、医疗问题、老年保险、妇女权利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相比于现在欧洲国家的平稳,当时的欧洲非常动荡。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巩固整合阶段。钱乘旦教授认为这一阶段是对第二阶段的补充调整与进一步提高。钱教授再次以英国为例,1850年以后,英国历史上称为改革的时期。政府通过政治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推行社会福利等一系列措施,调节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减轻阶级对立。经历了这一阶段后,欧洲才出现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完整地走过三个阶段的西方国家。钱教授认为,欧洲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

钱乘旦教授特别强调中国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折的关键点上。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第一阶段的基本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亟待我们解决,而意识到这一点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钱教授认为,要正确面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认识到它的必然性,从而消除恐慌,积极面对。

农村问题的解决政策是个高瞻远瞩的举措

在谈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国家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时,钱乘旦教授提到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致力于解决三农的政策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钱教授表示,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举措。他说,三农问题是任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碰到的问题。“放远目光,将我们目前所碰到的农业问题放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来看,就不难看出其实这些问题只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社会转型的一个方面。”钱教授指出:“要实现现代化,城乡、农业和工业等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所积累的问题,都必须要得到解决和调整。我们现在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即致力于调整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其实就已经在第三个阶段迈出了一大步。”

钱教授认为党和国家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非常及时和必要,“从整个现代化的全过程来看待,解决农村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同时,它又是一个现阶段很迫切需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钱乘旦教授表示,事实上,我们目前的经济还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需要我们消除恐慌、坦然面对,并逐步调整和解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026/6402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