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往日专题集结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讨袁护国运动前后的蔡锷

2011年10月07日 14:33

 

      
                   蔡锷

  袁世凯称帝,我时在京,虽与隔膜,因为这事是大家所极反对,当时,多方探听,互相告语,听到见到的事,至今还不能忘。当世凯称帝之年,春节时,就有捉拿元宵担的事,到处可见。元宵者,江米小粉团,糖馅为弹子大,因其为元宵前后时令食物,故名元宵,有人家自行制食者,有挑担叫卖者。是年忽然禁止挑担叫卖,否则捉拿。小贩以为并无犯法,忽然被禁,莫名其妙。捉拿的人又说不出所以然,两相争辩,久而久之,方才说出:“你想消灭袁大总统吗?”闻者乃恍然大悟,为元宵之音,同于“袁消”,触其禁忌也。此为喜剧之开端。
    
     是时间、筹备帝制的集团,称为筹安会,每日特制一份伪《顺天时报》,版式与真报无二,专供袁世凯一人看。因为《顺天时报》为日本人所办,世凯称帝,最怕日本人反对,伪报专门制造中外人赞成帝制的舆论,为之捧场。并制造各种请愿团,形形色色,无奇不有。最突出者,为乞丐请愿团,公然执旗列队游行,一群群都到总统府请愿,见者莫不掩口而笑。

     袁又制造平天冠,衮龙袍、御案、宝座,真像演戏一般。当他尚未宣布称帝之前,见各种均已制造完成,情不自禁,迫不及待,一日早晨,他就戴了平天冠,着了衮龙袍,高坐御案案后宝座之上。他的亲信如阮忠枢、王怀庆、吴炳湘等,每晨照例进见,忽然遥望他老人家已端坐之上,出于意料之外,不觉互相努嘴,互推向前。结果只得大家跪下,三跪九叩首。而世凯也反觉不好意思,急忙亲下宝座搀扶,平天冠上的珠旒大摇大晃,衮龙袍拖拂满地。大家慌做一团,真是笑既不可,耐又不能。不一日,传遍九城,资为笑柄。

     随后乃突然发生蔡锷通电讨袁之事,袁世凯非不重视蔡,非不深忌蔡,以为蔡在昆明,握有兵柄终是与他不利,于是特设一经界局,请蔡来京,担任督办,蔡若不来,乃就明令讨伐,趁早收拾,可除却一害。袁之计划如此,谁知蔡闻命即来,并且说天下业已太平。必须施行仁政,城如孟子所云,经界为仁政起点,本人厌于军旅,极愿对此有所贡献。于是立即开局,拟定实施计划,确立分期推行年限。每日认真办事,除休假日时外,从无一刻松懈,但袁对蔡并未就此放心,仍派密探数人,终日暗中监视其行动。久而久之,见蔡氏每日按时到局,按时返寓,从不迟到,到局后,亦从不外出,已成4板文章,因此,暗探于蔡氏上下午到局后,即散去自便,习以为常。在黄昏时,偶到八大胡同冶游狎妓,独来独往,行动颇秘,但为时不过一二小时,久之认识一雏妓名。

 

     小凤仙者往来较密,自后除访小凤仙外,不复他往,但在彼处也仅小坐片刻,亦无其他举动,某日,因夫人晚出酬应,密诏小凤仙到寓,饮酒戏谈,为夫人所知,发生误会,致相口角,甚至挥拳,夫人遂一怒而至天津母家,蔡也负气示不屈服,迄成僵局,自此小凤仙常至寓,蔡于黄昏时,也从不复外出,而局中成绩,的确很可观,时将进程面陈袁氏。袁业深为嘉许,认为实事求是,狎妓小节不过借此消遣而已。当袁进行帝制,达到高潮时,对于蔡之监视,非特毫不放松,且有突然派警到蔡寓彻底搜查一事,结果,并无片纸只字,可疑形迹,惟见他所拟的经界计划草稿,堆积不少,且屡写屡改,涂改满纸,袁氏闻知此事,大为安心,既派警察总监吴炳湘亲到蔡寓道歉,谓当发命令时,签票人误书公馆番号,又因公馆中并无内眷,与所要搜索的对象、情形相符,遂致犯此人错。已将签票人记大过,切望原谅,蔡氏闻之,反而面红耳赤,跼蹐不安,谓内人因一时赌气回天津娘家,我又无暇到津接回,以致寓中日久无人主持,深为惭愧。吴氏遂再三安慰而去。一日,蔡氏取表视之云已至八时半,答云,局中钟点,止七时半,蔡氏云,那大概是我的钟错了,在室中踱来踱去,状极无聊,一面遣其亲随,密侦暗探是否已散去。盖袁派人为暗探,不知暗探行动,亦早为蔡所密侦,已非一日也,蔡氏遂关照备车,趁无公可办时,到大栅栏购物,蔡自用汽车,直驰至东便门上火车,盖车票时刻皆预定,未到天津一站,即下,乘道旁预备之小汽车,到津法租界,登日本邮船。船票及邮船开行时刻也皆预定。迄袁方知悉,急追,蔡氏已在途中,袁贼闻之惊骇欲绝,徒仰天呼奈何而已。蔡氏到云南高举义旗,布告天下,兴护国之师,声讨帝制,袁贼接电,心胆俱碎,派兵与战,屡战屡北。迨广西陆荣廷,通电响应护国军。而袁遂不得不自动取消洪宪伪号,然已无及矣。陆荣廷者,袁也深忌之,质其子于东京以为陆氏必不敢有所动作,乃陆竟毅然不顾,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此也倒袁之重大因素,迨四川督军陈宧,投降义军,而形势益棘,宧为袁氏所亲信,当离川前,向袁辞别,跪抱世凯足作孺子泣,以示不忍离膝下。袁倚为左右手,陈判讯至,袁世凯立时手刃近卫数人,不数日死。按之,非蔡不易倒袁,非陆之断然响应,倒袁也不能如是之速,此护国运动应特载者,我之所能回忆者止此。(作者时任北京京师地方审判厅推事,兼署民事庭庭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007/6426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