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会议专题 全会专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 专家解读

王鹤云: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解读与文化发展市场化之路

2011年10月12日 13:37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文化部的王鹤云,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点,国家许多领导人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国家也发布了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应该说引起了各界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今天榆林市政府举办本次论坛,可见市委市政府领导有长远眼光,今天我能来到会议现场感到特别高兴。

 

  下面我把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国家重大思路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以介绍,首先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和特点以及优势。其次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文化产业的重大政策。最后是下一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国际上目前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还不是完全形成统一意见,欧盟、日本称之为内陆产业,韩国称为文化产业,我国则把文化产业界定为向社会公众提供娱乐文化的产业。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里面,将影视制作业、广告业、演艺业和动漫产业等列为文化产业门类,在我们国家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过程,1979年广东出现了一个音乐茶座,这是我们文化产业的萌芽。1998年文化部成立了文化产业司,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说明我们的文化产业由民间的自发发展到了政府推动阶段。2000年10月提出了文化产业问题,这是在中央文件里面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从此以后,注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就在宣中委形成共识。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判断和论述,在文化发展方向、目的、思路、战略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提出了它的重要地位,十六大提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当中,并提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各类文化事业都要适应要求,首先要文化事业放在首位。十七大提出了明确思路和布局,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占国家经济比重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今年2月,胡书记和温总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阐述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之一,发动文化产业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方面的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他深刻阐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了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的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7月23号胡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文化的形势,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必须抓好的四项重点工作,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最完整,最权威、最系统的论述在讲话中,胡总书记定位了文化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四项重要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在谈到加快文化产业的时候,总书记指出要认真落实文化产业的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液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精心打造中国民族品牌,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市场,可以说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去年的7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的规划,这也是第11个专项规划,这个规划的出台也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和其他门类产业相比,特别是工业产业相比具有它鲜明的特色也有它的优势,简单来讲就是它以创意为源头,以内容为核心,对自然环境没有污染,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环保节能产业,同时它技术广泛的关联度,能够增强产业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价值,延伸经济的产业链,它的准入门槛比较低,等于广泛吸纳劳动力,提高就业率,另外文化产业的经济回报率高,收益时间长,易于新技术、新载体,结合创造新业态,是具有较强创新的产业。长春同志对它的优势总结为,优结构、增就业、促跨业、可持续说了它的独特特点。

 

  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应该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需求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了蓬蓬勃勃的新局面。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快速增长,2004—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22%,高于同期的GDP,增长3.6百分点,2009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是8400亿元左右,比08年增长了10%,也快于同期GDP增长速度3.2个百分点,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破坏了文化产业领域。

 

  第二个文化发展的表现是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加快经济增长转变方式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省市的增加值文化产业占5%,其中云南省08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3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

 

  第三个表现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第二途径,大家也有一些亲身体验。

 

  第四表现是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09年我国商业演出团出演出场次1万多场,海外销售收入是4亿美元左右,电视节目出口超过1万小时,我们的文化企业也在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像天创国际演艺公司以独立投资的方式联合了别的单位,创造了资本运营带动演艺的新模式。

 

  第五个表现是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持续升温,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形成。

 

  随着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追逐的新热点。比如说以电子制造业和电子专业市场为主导产业的深圳华侨集团大规模投资文化产业,成为国内文化主题公园的新领,他们在安徽建了一个方柯(音)公园,桂广西的印象刘三姐已经成了广西旅游的名片。集群化的表现是很多城市有很多文化产业聚集群,北京市已经有文化产业聚集区70多个,上海有2万多名高层创意人才,文化部分别组建了中国动漫产业示范园,项目已经正式启动。

 

  第六个表现社会资本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开始形成,现在不仅有国有,还有很多民营文化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现在我国拥有的民营的文化企业有70的家,民营电影制造企业2800多家,民营电影制片公司近400家,出版业企业是8家。

 

  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是总量不够大,水平不够高,对经济结构调整作用发挥不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发达国家。

 

  第二文化产业的集中度不高,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第三相关法规体系不健全,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精英管理人才,市场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较缺乏。

 

  第四文化贸易的逆差较大,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有待于加快。

 

  有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我国引进和派出的文艺演出和国外的演艺相比可能是10:1。

 

  第五盲目发展的苗头一定程度存在,规划引导调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现在很多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较高,一方面体现了各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同质化竞争的不足,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盲目发展现象。

 

  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政策,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其中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相关规定,06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09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专项规划,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文件是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财政部、人民银行等联合下发的,这个协议是今年出台的,应该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它也解决了文化产业投融资瓶颈问题,在意见出台以后,文化部也积极搭建了相关平台,与有关部门沟通。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是09年8月份文化部跟国家旅游局共同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与理由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对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意义和主要措施、组织机构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这部分对榆林市应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这里面提出了对文化旅游结合的相关措施,包括打造文化旅游系列品牌,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实施品牌引导战略,深度开发旅游文化工艺品等等,除了政策支持之外,我们国家还在财政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央财政已经设立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目前全国有26个省市区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省级的财政投入约25亿元,江苏、上海、天津、陕西等10多个省市已经或者正在抓紧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者投资公司,从中央层面有关部门也在积极筹备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第三大部分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弘扬,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与企业集团,文化布局更加合理,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更加健全,文化市场秩序更加稳定,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明显提高,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其中一些措施也有一部分。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微观活力,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与管理,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扩大文化消费,拉动文化内需。加强科技支撑,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我也拿到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纲要,其中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的内容包括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结合,相关产业是包括发展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公共视频载体、电子书、电视购物等业态,推动文化与旅游制造信息、物流、建筑、包装等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这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我想谈一些个人观点,有专家把文化产业要素归纳为四要素:第一是人才要素,第二是资本,第三是资源要素,第四是市场要素,我觉得榆林应该是在文化资源方面比较丰富,有潜力可挖。

 

  最后我也借此机会预祝榆林的文化产业实现新跨越,获得腾飞,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012/6428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