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前沿观察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多大?

2011年11月10日 18:24

 

多年来,我国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问题日益突出,工农业产品比价不合理的弊端明显,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数亿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是指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之为剪刀差。

目前,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这里来一番考察与分析。工农业两大产业部类之间交换产品,这里选取工业品中交换量较大的钢铁、食盐、药品来考察,农产品则以粮食为大宗交换商品来考察。

一、钢铁、食盐、药品的价值与价格

钢铁是我国工业的主要产品,也是农业上广泛使用的生产资料,诸如农具、农业机械、农村建筑住房等等,都是少不了的。钢铁的工厂成本在经济学上表现为钢铁的生产价值。2000年10月《中国税务报》曾报导福建省某钢铁集团的管理经验,由于加强成本管理,该企业2000年10月的钢材制造成本为1353.01元/吨,生铁的制造成本为790.85元/吨。统计资料表明同一时期全国市场上钢材的销售均价目2528元/吨,生铁的平均销售价为1286.52元。对此稍作计算分析即可知道:钢材的价格是其价值的186%,生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162.6%。利润率分别为86%和62.6%。

化肥是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质消耗物,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商品。

食盐是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盐的价值与价格状况怎么样?2004年10月《工人日报》有一篇报道说:食盐每吨成本150~160元,出厂价一般每吨400~500元,销售终端价为1600~2000元。由此可见,其生产价值是出厂价的三分之一,工业利润率为200%,而其商业利润更高了。

药品是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的必需品。2005年初,某省在查处医院的院长、医生吃药品回扣案件时发现:一种名为典沙的药品,每支出厂价13元,招标中标价每支33元。某某牌参脉注射液,国家定价是每盒110元,药品经销商可以从厂家拿到17元/盒。可以看出,前一种药品的工业利润至少是其价值的1.5倍,后一种药品,出厂价与国家定价之间,其利润率是价值的五倍以上。

通过对上述三种工业品价值与价格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三种工业品的工业利润率,最少是60%,最高可达500%。

 

二、粮食、油菜、猪肉的价值与价格

粮食是城乡居民的主要食物,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吃饭是第一件大事,而吃饭主要是吃粮。这是任何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那么,粮食的价值与价格是什么样的呢?据统计资料分析,2005年我国粮食亩产平均309公斤,其中有10个省和自治区的粮食亩产在213~258公斤左右,有8个省市自治区的粮食亩产在271~329公斤左右。亩均投工量和劳动价值是多少呢?据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每亩投入工时为23天,雇工价格为每天30元。四川省农调队的调查资料表明:农产品中的水稻、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2003年平均每亩的物质消耗为144元,亩均纯收益199元。

农产品的价值由什么条件决定?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农产品的价格应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换言之,同样面积的土地,其肥沃程度不同,所收获的产量大不一样:上等地的产量高,下等地的产量低。但是,投入的社会劳动时间是一样多,因而,所包含的劳动价值是相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考察粮食的价值,应该选取单位面积产量偏低的标准作为依据,是比较合适的。这里选取粮食亩产偏低的10个省区的平均数,即按亩产236公斤计算。亩均投入劳动日23天,每天计入劳动价格30元。其分析结果是:每公斤粮食价值为3.88元。2003年的粮食出售平均价格为1.05元。价格仅为价值的27%。

油菜是城乡居民的主要食用植物油。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的油菜籽,亩产量为119.6公斤,其中有10个省和自治区的油菜籽亩产在50公斤~100公斤左右。这里以亩产119公斤作为考察标准。据四川省农调队的调查资料显示:油菜籽亩产124公斤,其物质投入116.5元。据分析,其投入劳动量,基本上与粮食生产的劳动投入相当,这里按20天计算。分析结果,每公斤油菜籽的价值为6.60元。2003年油菜籽的出售价格为每公斤2.30元。其价格仅为其价值的34%。

我国城乡居民的肉类食品主要是猪肉。我国的猪肉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猪肉的价值与价格状况是如何的呢?四川省是我国生猪生产大省,具有代表性。据四川省农调队的调查资料显示:一头肉猪均重约92公斤,其中间消耗即物质投入为383.63元,2003年每头肉猪的纯收益152元。相关资料表明农民饲养一头肥猪需投入19个劳动日。按每天工价30元来考察,仅能够得到相当于5天工钱。据此可知,每头肉猪的价值为953.63元,每公斤价值10.36元。2003年的实际出售价格为5.84/公斤。可见价格仅为价值的56%。

通过对以上三种农产品的考察与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了,三种农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44%~73%。

这里需说明的是:2008年10月,粮油等农产品的收购价已有了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平均价已经上升到每公斤1。7元左右;生猪收购价约为12元/公斤;油菜籽收购价为4。6元左右。但与其实际价值相比,粮食平均价值每公斤约3。00元左右,尚有40%的上升空间;生猪生产价值约每公斤12元左右已属正常水平;油菜籽的价格空间还较大。

 

三、剪刀差与价值规律

我们对以上主要的工业品和农产品作了一番考察的结果是: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60%~200%;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50%~73%。从理论上讲,工业经营者如果每天的工资为40元,通过商品交换,他不但可以全额实现,还可以得到50%以上的超额利润;农业经营者如果每天的劳动工资为30元,通过商品交换,却只能得到10元,其余20元被剪刀差剪掉了。工人一年可以取得12个月的劳动报酬,如果按每月劳动25天,每天工价40元,一年可以收入12000元。农业经营者分得的承包土地人均约1.8亩,也只能从这点土地中取得农业收入,一年春秋两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约不过60天,人均产粮食510公斤,按2003年的粮食价格实际能取得的劳动报酬收入不过600元左右。2004年国家实行惠农政策,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扬,综合价格约1.50元/公斤,农民人均生产的粮食能取得的纯收益在800元左右。可见剪刀差造成的工农业经营者收入的差别是何等悬殊啊。

这种考察和分析结果是否具有真实性?国家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为1040元,其中:东部地区为1005元,中部地区为1226元,西部地区为848元。本文考察依据基本上是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的省份入手的,因而可与正式的统计资料比较。可以说,上述考察和分析的结果,是具有真实性的。

如果取消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农民以其所承包的人均1.8亩土地生产粮食,以60个社会必要劳动日计算,可能取得劳动报酬1800元,再加上农业平均利润,其农业纯收益人均可达2000元。农闲时间以其它家庭副业或劳务取得收入,完全可能达到年纯收入3000元以上。农业条件差的省份和地区,可以达到这种收入水平;农业条件好,即人均土地面积较多,土地较肥沃的省份和地区,则有可能达到4000元以上的水平。我国农民多年来种粮亏本,增产不增收的困局将从此改观。

也就是说,我国农民2004年人均纯收入2936元,其中有19个省、自治区低于平均数,而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就有6个省和自治区,如果人均增加劳动报酬1000元,自然其纯收入就会达到或超过3000元。按国际上人均每天一美元的贫困线标准,我国农民就实实在在地整体脱贫了。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揭示的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进行。农产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农业利润率决定于工业利润率。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我国的农产品总体上还是供不应求的趋势,基本上还不存在农产品处于卖方市场的问题。

因此,现阶段应该取消农产品的剪刀差。这无疑符合我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9亿农民的根本利益,利国利民,人心所向,势在必行。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110/6450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