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经典文献 列宁全集 第五十四卷

煤和铁

2011年12月08日 13:19
 
  《Internationale Monatsschrift für Wissenschaft,Kunst und Technik》[注:《国际科学、艺术和技术月刊》。——编者注](莱比锡),1916年1月(第10年卷,№4)。
  汉斯·阿尔特博士,慕尼黑的矿业陪审官。《煤和铁及其在现代世界战争中的意义》。交战国煤铁储藏量的统计。
  (世界铁矿储藏量)
  (""煤"""")
  (1910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和1913年在多伦多召开的地质学家代表大会。)
  按储藏富源来说,煤:      铁:
  1.美国                  1.美国
  2.加拿大                2.纽芬兰
  3.中国                  3.德国。
  4.德国
  1913年煤的产量:
  英国——287.4(单位百万吨)
  德国——278.9
  (消费量:德国250.3
  英国233.8)
  托马斯发明(1878)的碱性法或称托马斯法很出色,代替了贝氏炼钢法。
  这个方法使德国取得了优势,因为它能脱磷,而德国的铁矿石正好含有大量的磷(注意)。
  德国用这个方法就击败了英国。
  化学工业制造煤焦油(1912年德国的产量为100万吨)。
  德国占领的法国地区
  约占法国煤储藏量的70%
  """"铁""""80%。
  (没有美国,法国早就灭亡了。)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208/6517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