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经典文献 列宁全集 第五十五卷

第15卷  哲学史第3卷

2011年12月08日 12:32

  (希腊哲学末期、中世纪哲学和到谢林为止的近代哲学,第1—692页)
  (1836年柏林版)
  新柏拉图派[138]
  “……回到上帝……”(第5页)[注:指《黑格尔全集》1836听柏林版第15卷的页码。——编者注],“自我意识是绝对本质……”(第7页)“世界精神……”(第7页),“基督教……”(第8页)以及一大堆关于上帝的胡言乱语……(第8—18页)
  但是这个公开地“认真地”导向上帝的哲学唯心主义,比虚伪怯懦的现代不可知论要诚实。
  A.斐洛——(公元前后)一位犹太学者、神秘主义者,“在摩西身上发现柏拉图”等等(第19页)。“认识上帝”(第21页)是主要的等等。上帝是逻各斯、“一切理念的总体”、“纯存在”(第22页)(“柏拉图的看法”)(第22页)……理念是“天使”(上帝的使者)……(第24页)至于感性世界,“也象在柏拉图那里一样”=不存在的东西=非存在(第25页)。
  {理念(柏拉图的)和上帝}
  B.喀巴拉[139],诺斯替教派[140]———同上……
  C.亚历山大里亚派的哲学——(=折中主义)(=柏拉图派、毕达哥拉斯派、亚里士多德派)(第33、35页)。
  折中主义者——或者是没有教养的人,或者是狡猾的人(聪明人)——从各处取得好东西,但是……
  ——他们收集了一切好的东西,“只是没有思维的连贯性,因而也就没有思维本身”(第33页)。
  {关于折中主义者……}
  他们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
  “包含在思维中的柏拉图的普遍的东西,因此得到了这样的意义:普遍的东西本身就是绝对本质自身。”(第33页)……[注:笔记在这里中断,往下都是空白页。——俄文版编者注]
  {柏拉图的理念和上帝}
  黑格尔论柏拉图的对话录[141]
  页码
  (第230页)[注:指《黑格尔全集》1833年柏林版第14卷的页码。——编者注]智者篇
  (第238页)斐里布篇
  (第240页)巴门尼德篇
  (蒂迈欧篇)(第248页)
  载于1930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12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29卷第219—278页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1/1208/6519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