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经典文献 党的历史文献集和当代文献集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面向二十一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

2012年03月29日 10:14

  再过几年,人类社会就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二十一世纪?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基础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两年各地涌现出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典型,积累了好经验。例如,汨罗市的经验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烟台市进行综合改革,整体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搞得也不错;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山西等省市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一些地区已开始制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案。国家教委也在统筹考虑。我们要加大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力度,力争在本世纪结束前取得明显成效。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教育,尤其重视基础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可是后来“文化大革命”带来巨大灾难,教育受到了严重破坏。打倒了“四人帮”,邓小平同志复出后,首先对教育拨乱反正,并身体力行,亲自抓科技和教育,做了许多重要指示。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教育事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基础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基础教育为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基础教育还不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存在着“为考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试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叶,我国要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我国未来的发展,要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面对这样的转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的教育也要实行两个转变,这就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健康发展。这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决不是否定基础教育已取得的成绩,而恰恰是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在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更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落实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使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根本的在于人的素质和人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依赖于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形成依法办事。依法律己的行为习惯和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发扬唯物的科学精神,也离不开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十几年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和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学科间不断的融合与渗透,开拓出许多新的科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科技方面的突破,这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出访以色列与佩雷斯谈及教育时,他认为现代教育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会继续学习;二是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生存发展并作出贡献。以色列资源贫乏,自然条件差,但他们靠教育、靠培养大量人才、靠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本世纪涉及教育的最大变化有两个:一是各国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教育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二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不再认为智力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事业的成功还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例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与人合作、自我激励、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等等。一九九五年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发现第六个夸克(顶夸克)存在的证据,就是由两个实验组的八百多人共同努力取得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与他人密切合作。个人的作用是重要的,但靠单枪匹马取得重大成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智力是重要的,但智力本身,也有个知识面问题。综观有成就的科学家,一般不但在专业领域有极高的造诣,往往有丰富的知识面。知识面也是个人素质的组成部分。这些都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中国还有自己特殊的问题,这就是独生子女问题。独生子女当然比以前的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但也带来了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娇惯和放纵。我们比任何国家都更需要对这些孩子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教育本身的目的和教育功能也要求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法》确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总的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总的指导方针,这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是必须强调的:
  一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原则,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而“应试教育”只是着眼于选拔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只重视应付考试的知识而忽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教育”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为了少数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牺牲多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淡化选拔意识,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强化普及意识。
  二是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思想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素质,应当说是一个素质结构系统。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考试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上,不仅智育本身有很大局限,而且因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这不能认为是好人才。有的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也不能认为是好人才。道德修养好和本事大的人,身体不好也派不了大用场。当然,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差,也不能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们决不能重犯“文化大革命”中不学好知识,甚至提倡交白卷那种极其荒谬的错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表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实施素质教育也更有利于各个领域拔尖人才的成长。素质教育不仅不应降低学习质量,而应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中华民族能否在二十一世纪胜利地迎接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严峻挑战,能否全面实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绘制的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最终取决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我们培养出一代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我们讲“科教兴国”,但不是什么样的教育都能兴国,“科举教育”能兴国吗?“应试教育”能兴国吗?不能。只有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才能兴国。因此,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而认真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光要讲道理,更要有切实有效的措施。事实上,从一九八五年中央作出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始终处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从思想转变到体制转变,在教育结构、课程教材、考试制度及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各地在推行素质教育中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我在这里讲几点意见,提出来请大家研究。
  第一,加快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过去由于我们的教育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为了加速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当时集中力量办一些示范性的重点中小学是必要的。在这个阶段已经过去的今天,也就是要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今天,如果我们继续人为地把人力、物力、财力、各种捐助还集中往重点学校投,势必会拉大学校之间的差距,影响多数学校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学校成为新的薄弱学校。今后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搞重点学校,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办好每所学校。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均衡生源都是必要的,但关键是校长和老师。一个好校长、好的领导班子带一批好老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此要下决心提高校长和老师的素质,加强师资培训,抽调优秀校长和教师到薄弱学校工作。采取校长、教师流动以及学校联办等多种形式,使好的办学经验迅速推广到薄弱学校去。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从县里、市里、省里以及中央机关的青年干部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较高的同志,经过培训后到中小学当校长、当老师。对于这个办法的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转发了国家教委、中组部、人事部的一个文件,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执行。有的省还实行了一种制度,即把分配到政府机关的大学毕业生先集中到人事部门,派到学校去支教,当教师甚至当校长、副校长,经过一段锻炼,再根据其支教的表现回来正式分配工作。这样不增加基层负担,既支援了教育,又使本人得到基层工作的锻炼。青年人到基层锻炼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过去已经有这个经验。恢复高考后的两届学生因为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不仅在学校受欢迎,后来在工作岗位许多人的表现也很出色。北京、上海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上制定了一些措施,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也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措施和规划,争取在几年内使本地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以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
  第二,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小学应构建和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改革教材。现行的课程门类过偏,有的教材内容偏深、偏多,有的过于陈旧,与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不相适应。课程教材的改革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应适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接受全面素质教育,有条件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公益活动。请国家教委集中力量,抓紧组织好这项工作,对此要有紧迫感。
  第三,加快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现在,升学考试成了评价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指挥棒”。其他工作做得再好,升学考试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叫得再响也会落空。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应实行小学生就近免试升初中,似缓解应试的压力,为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创造外部环境。高中会考要认真总结经验,兴利除弊,不断完善。扩大高中招生规模,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高校招生和考试的改革,在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普通高校招生的同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快步伐。我赞成有的地方已经实行的把高考报名与学校脱钩的做法。由教育行政部门在社会上设立报名站报名,组织高考,录取后公布和直接通知学生。这样可以模糊高中升学率的概念,以利改变目前把升学名次作为考核学校教育的唯一指标的状况。上海高校招生和考试改革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可取之处要逐步推行。
  第四。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的评估机制。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评估学校的标准实际上就是一个升学率,评价学生就看分数,而且还是百分制,差一分都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这很不科学。评价学生要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不是单纯看文化考试的分数的高低;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归根到底要看能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现在全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如上海、北京、烟台、鞍山、汨罗等地,进行了评价改革实验,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淡化分数。还有的探索“素质学分制”,用正面、积极和充满情感的语言给学生写评语,激励学生努力向上。这些改革的方向是对的,要不断加以总结、完善,有步骤地予以推行。
  第五,充分发挥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施素质教育,最终都要通过中小学校长、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校长、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更高了,既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又要在教育手段。方法上有创新和突破。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才能适应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每个地区都应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努力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在大力培养数、理、化、语文、外语等知识课程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培养比较缺少的德育、美育、体育、劳作等方面的教师,发挥他们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对其他教师的积极影响。师范院校更要率先进行素质教育。现在师范院校的学生就是未来的教师,他们现在的素质决定了未来素质教育的水平。师范院校的教学也对这些学生未来的教学方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我们要建设一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教师队伍,去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第六,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积极发展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拓宽升学就业渠道。在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并不是在基础教育自身的封闭系统内就能实现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从教育的整体改革、教育结构的调整来统盘考虑。我们讲我国教育要实行“三级分流”,现在中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最终还有一个前面所提到的考大学的“指挥棒”问题,这对素质教育的影响最大。因此,这一级的分流对推行素质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固然应创造条件扩大招生,但毕竟不是都能上大学。我多次讲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虽然主要是从培养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才来讲的,是从推迟就业压力来讲的,也是从缓解千军万马过一座上大学的独木桥的角度来讲的。这件事抓好了,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导向,有利于推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办高等职业教育,决不是重新铺多少新摊子,而是着眼于对现有大专和相同水平的成人院校的改组、改革,人们说现在不少的大专是本科的浓缩,既没有大学本科的理论优势,也没有职业学校的实践优势。专科院校在就业方面已连续几年发生困难,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总之,“三级分流”也是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我们还要创造条件,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全社会逐步形成适合公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推进素质教育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有不同的要求。如,大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农村,就不能完全一样。广大的农村学校,当前主要还应当大力推行教科农相结合、“三教”统筹,基础教育要为农村的发展、为脱贫致富服务。
  上面,我从六个方面讲了如何推动素质教育。上次我到汨罗市考察时,了解到他们推行素质教育,全市中小学音体美课程开出率为百分之百,毕业生体育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并出现了大量具有特长的学生。十三年来,汨罗市在校中小学生犯罪率为零,没有一个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劳动教养,而且并没有降低学生的智力开发水平。我对此感到很高兴。这说明素质教育正在开花结果。类似这种情况,有不少地方已经做到了,我相信,其他地方和学校也能够做到。
  三、党政推动和支持,家庭与社会共同努力,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但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而且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学生家庭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现在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政治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应该看到中国的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挑战,更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遇,一个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要高瞻远瞩,走在时代的前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官,而决不能拖后腿,帮倒忙。有的领导同志对学校压升学率,甚至采取经济奖惩或人事升迁等手段来达到此目的,这是错误的。我到地方搞调查研究,有的先向我介绍奥林匹克竞赛拿了多少奖。拿奖是好事,但只着眼于拿奖,恐怕指导思想就有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眼睛要看着全体学生,要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在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校舍环境、充实仪器设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校管理、改善社会大环境这些方面下功夫,近几年,各级政府在解决教师住房、工资待遇、民办教师等问题上,做了许多工作,对稳定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积极性起了很好的作用。今后这些方面的工作还要继续抓紧抓好。各级政府还应保障教育投入,统筹协调各部门、社区的教育资源支持教育改革,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全面评价学校的办学行为。只有做好了上面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各地推进素质教育成功的经验看,凡是比较好的、在较大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的,首先是这些地方的党政领导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为教育的改革创设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大环境。例如,汨罗用加强管理、全面评估和督导的办法代替单纯以分数评估教育的办法,既评估学校,也督导政府的有关部门。他们还在全市范围内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烟台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教育结构,并在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初中、中考招生指标与办学水平挂钩、小学取消百分制等许多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运行体制。他们的改革都是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推动、支持下进行的,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各级政府在指导教育工作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要通过建立正确的奖励机制、督导执法机制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今后,对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也应当包括教育思想、观念和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绩。
  全面改革社会用人制度,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将有力地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脱离中国国情和教育实际,片面和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倾向应当引起注意。我们知道,恰恰是在发达国家,选拔人才并不唯学历是用。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就是重视所谓“智商”以外的因素。他们的公司、政府机构录用新人,必经面试,用人条件注意全面素质和特长,学历只是个选拔的因素之一。事实上,许多优秀人才并不一定有显赫的学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既需要大量学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在普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和劳动者。要在全社会造成重实际、重素质的良好风气。人事部门考核、录用新职工,要做到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给有才能的人以同等的竞争机会,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和热情,对明天的社会和工作充满理想和希望,使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在将来的社会中找到自身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岗位。
  我们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能不对广大家长讲几句话。现在的少年儿童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有了这种心情,如果没有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就很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少,有的甚至酿成悲剧。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的家庭中大量的家长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无所适从。很多人把追求孩子获得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而不懂得训练孩子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还有的把素质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逼迫孩子非要通过钢琴几级考试,会几种乐器等等,以为这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当然包括美育的内容,这主要是树立正确审美观和启迪孩子对艺术的爱好和理解。我们的孩子每日背着沉重的书包,心理承受着沉重的压力,真是苦不堪言,怎么能求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呢?解放孩子,除了学校和社会作努力以外,家长要想通。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违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教育必然失败。这就要求家长们必须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现代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在这些方面,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提供帮助。总之,我们希望家长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积极支持者,努力配合学校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宣传舆论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它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在教育观念上形成共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我们希望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学校,及时发现和宣传报道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典型。好经验、作家、艺术家、教育研究工作者都要从各自的角度,为推行素质教育作出努力。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能够培养出真正合格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我想,这一点全社会都责无旁贷。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广泛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改革,是涉及到价值观念、人才观念、教育质量观念的思想观念大变革,是涉及到劳动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的社会性改革,是我国教育为实现经济工作的两个转变,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必须进行的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大转变。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按照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勇于开拓,扎实工作,大力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如果这项工作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到了下个世纪,具有全面优良素质的中华民族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李岚清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2/0329/654107.shtml